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心胸外科
编号:93103
上海市首例声控机械臂心脏微创术获得成功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20日 医学空间
     45岁的夏永忠饱受风湿性心脏病之苦。像今天这样的低压潮湿天气,胸闷气短的日子是愈加难过。当然,二尖瓣狭窄并非不治之症,只是换一“扇”从左心房通向左心室的“阀门”,必须在胸腔拉开一个近约20厘米的大口子。对于不得不转换瓣膜的事实,他还是有点紧张兮兮,还想“熬一熬”。

    所幸的是,上海第一例“声控机械臂微创心脏瓣膜手术”的机会落到了这位新凯福大酒店员工的身上。一个名叫“伊索”的声控机器人有一条与成年男性长短相仿的“手臂”,纽约大学医学中心外科主任科尔文曾用它成功实施一系列心脏微创手术。连着柜式冰箱状的“脑袋”,声控机械臂今天出现在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11号手术室等待一展身手。

    上午8点30分,病人胸部右前方被划开了一个不足6厘米的口子。此处距心脏病变部位有20厘米,而小口子则是掌握内窥镜的声控机械臂与主刀医生的“操作区”。

    与科尔文“搭档”的是市一医院心外科主任箫明第教授。这位在国内心外科领域享有声望的专家在其30余年医学生涯中,有主持近6000例各类心血管疑难手术的纪录。面对先进的整套电脑设备,箫教授同样怀有几分兴奋。“那只握着内窥镜的‘手’完全听从主刀医生的使唤,上下左右360°旋转,而内窥镜又将所‘看’到的心脏放大10倍送到显示屏上。那换瓣手术的质量一定会好,病人也肯定少吃不少苦头哦!”箫教授术前对我说这番话时,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

    9点50分,机械臂开始工作,由于主刀医生的声音事先已让电脑“确认”,“握”着内窥镜的机械臂配合着医生“向前”、“往下”、“转过来”的指示自如运作,那份默契,犹如主刀医生在转动着头颅以满足自己眼睛的视野。看清楚啦——心脏在搏动,但负责血液通道的二尖瓣却因病无法“开启”。

    硕大的显示屏上,心脏区情况丝毫毕现。持针器、钳子、剪刀,又细又长的器械从小口子伸入,贴近再贴近,到最佳部位,“咔”的一下。10点,病变的二尖瓣被“拖”出体外。

    17公斤的“手臂”不知累,不抖动,手术医生操作绝对游刃有余。紧接着,一枚直径2.7厘米的钛合金瓣膜从小口子送了进去。医生开始一针一线地将“人工阀门”固定在心脏的要塞。

    40多位共同观摩这一中美合作微创心脏手术的国内专家不禁为病人击掌祝贺。

    《新民晚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