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0152
区域卫生规划应“中西医并重”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21期
     ——各地区域卫生规划的进展与我们的建议

    陈珞珈 李宗友 朱佳卿

    国家计委、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已印发两年多,各省(市、区)也陆续制定或正在制定各地的区域卫生规划,针对工作中的某些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一、中医中药是区域卫生规划的重要内容

    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0年全国中医诊疗人次达4.6亿,入院人数达582万,中药工业总产值达493亿人民币。中医药在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中,要明确中医药在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中医药资源的配置。

    二、当前的进展及某些问题
, 百拇医药
    目前,许多省(市、区)已制定、出台了区域卫生规划。部分省市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时,重视中医药的作用及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如北京市与江苏省。但少数地区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西医药内容无中医药内容,使中医药机构与资源无所遵循,发展无所适从,亦得不到地方法规的保障;只看到个别中医机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而忽视当地总体中医药资源不足,简单地对中医药机构进行撤销或兼并,部分中医院被不合理地兼并;未经公众的卫生和中医需求与服务调查,不是根据社会对中医机构的实际需求,不合理地对中医医疗机构、人员和床位设置进行限制,如30万人口以下的县不得设置中医医院等。

    当前,我国中医药资源总体上不足,但存在较严重的不平衡现象,部分地区发展较快,部分地区发展较慢,布局、结构和功能还不合理。在资源匮乏的同时,也存在着某些利用效率不高和资源闲置的问题。当前少数地区在区域卫生规划的中医药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一是对党的“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认识不足,没有将中医中药作为我国卫生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目前中医资源与国家的实际要求差距很大,如每张中医院病床的固定资产与设备总值仅相当于西医院的三分之一。三是有的地方将个别中医医院内部管理中的某些问题混淆为资源浪费问题。四是少数中医医院未能适应患者的多种中医药需求,服务领域开拓不够,资源利用不充分。五是部分地区对中医药资源配置标准的研究与调查不够,缺乏制定标准的依据。我们认为,一定要站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的高度,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促进中医服务供需平衡,以人群需求为导向,走注重质量与效益、以内涵建设为主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百拇医药
    三、区域卫生规划中中医药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

    通过对中医药资源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卫生事业相协调,能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基本中医药服务需求,有效、经济、公平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改善和提高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我们认为,区域内各部门、各行业对地方开放的中医药资源,个体行医及其它所有制形式的中医药资源应全部由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实现资源全社会共享、行业管理。

    四、中医药资源配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发展我国现代医药与传统医药”,“中西医并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明确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和优势。我国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互相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并再次明确“中西医并重”是我国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因此,在区域卫生规划中要重视中医药资源的配置,同时中医药资源的配置也要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坚持中医药事业与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 百拇医药
    2、中医药需求与服务相适应

    中医诊疗手段简便而又丰富,成本相对低廉,对常见病、慢性病、疑难病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在医疗、养生、保健中的优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中医医疗服务的有效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为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需求,必须强调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中坚持中医药需求与服务相适应的原则,加强中医药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

    3、坚持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配置资源

    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的作用,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中医医疗服务的需要,有效地运用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调整资源配置和中医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提高中医药资源的利用效率。在中医医疗机构之间要形成公平与效率的竞争机制,防止不正当的垄断,用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

    五、关于中医医疗机构的规划问题
, http://www.100md.com
    1、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本着“调整、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从内涵上加强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发挥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主导作用。适度发展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

    2、中医医疗机构调整要从满足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不同层次的需求出发,从有利于中医药学术和事业发展出发。现有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应继续保留;已有县(市)中医医院的县(市)不宜再建新的中医医院;对一些确实基础较差、效率低下的中医医院在保证中医办院方向的前提下,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进行重组。对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应因地制宜,主要在功能转换、布局上进行适当调整;对当前尚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中医医疗资源进行布局结构和服务结构方面的调整与优化,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之间联合、重组,或进行共建中医医疗服务集团的探索。

    3、合理规划中医医疗机构,深化机构内部改革。在宏观控制中医医疗机构规模的前提下,加强内涵建设。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前提下,拓宽服务领域,健全综合服务功能。尽快明确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 百拇医药
    4、针对农村和社区中医药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鼓励和引导中医医疗机构人力、技术资源向农村和社区流动。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应在区域卫生规划的中医药内容中,提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资源配置的意见或标准。

    5、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以各种形式投资兴办中医药机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局面。

    六、关于中医药人员的规划问题

    1、在保证城乡居民基本中医药需求与服务的基础上,合理配置中医药人员,优化人员结构,提高中医医疗机构人员的业务素质。加速培养能够承担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中医人才。提高农村在职中医人员素质,疏通人才通向农村的渠道,面向农村开展中医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中医临床专科专病技术骨干的培养。

    2、中医医疗机构的人力配置应与居民中医医疗需求相适应,以达到国家资源标准的床位和医生标准工作量为主要依据。人力配置指导标准包括区域内的中医医生、中医护理人员、中药药剂人员和千人口中医师数,具体标准可由各地调查和测算后确定。对社区和农村村卫生室应规划中医药的人力资源。
, 百拇医药
    七、关于中医医院病床问题

    1、病床的数量与质量:中医床位配置的主要依据是人口数量、群众对中医药的医疗需求、国家对床位使用效率的要求以及现有中医床位的规模和利用效率。三级不同层次的中医医疗机构床位配置的标准应有所区别。

    2、现有中医医院从全国总量上不宜扩大床位数量。确有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且病床使用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的,可根据实际需求量适当增加床位,但须经上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批准;若病床使用率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则不得扩大床位。

    3、由于区域经济的差距,中医药发展的不平衡,因而目前各地中医医院病床的床均固定资产有很大的差距。原有床位存量与今后的增量应真正达到每张病床的资源配置水平,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规定的病床水平。

    4、综合全国西医院与中医院资源配置的标准,我们提出:省级中医医疗机构每床建筑面积60至80平方米;市级中医医疗机构每床建筑面积50至60平方米;县级中医医疗机构每床建筑面积40至50平方米。每床净使用面积:省级中医医疗机构不低于7平方米,市、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不低于6平方米。每床占有固定资产金额:省级中医医疗机构不低于18万元,市级中医医疗机构不低于12万元,县级中医医疗机构不低于6万元。
, 百拇医药
    八、关于中医医疗机构的设备问题

    1、中医医疗机构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应由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协调,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2、常规技术设备购置应根据社会需要与经济可能、医院功能定位进行综合论证后配备,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九、关于中医药科研教育机构规划问题

    1、按照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深化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资源的优化和组合。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兴办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

    2、统筹调整科技资源布局,逐步建立起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体系和以医院为主体的临床研究体系,以企业或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应用研究开发体系。

    3、各类中医药院校要进行功能定位,根据社会需求,培养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人才。重视继续教育,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