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为何不见虫
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服了驱虫药马上能排出虫才是好药。此种观念是错误的,但其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
这是因为过去所用的驱虫药毒性较强,不宜在人体内久留,故其与泻药组成复方制剂。驱虫药麻痹虫体,使其抓不住肠壁,同时借助泻药及肠蠕动很快将虫体排出体外。但问题是此种泻药对成虫、幼虫及卵都没有杀死作用,而排出体外的成虫和卵可继续污染环境而造成寄生虫病再传播。如此驱虫结果不仅使得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事倍功半,更让儿童增多了感染的机会。
近年新研制的苯咪唑类驱虫药,如甲苯咪唑、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广泛用于治疗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肠道线虫。其药理机制为选择性与不可逆地抑制寄生虫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使虫体糖原耗竭,三磷酸腺苷产生减少而影响其生存。体外试验表明,此类药可抑制钩虫幼虫的发育,而蛔虫卵在用药后,幼虫发育率仅为治疗前的32.2%。由此可见,苯咪唑类驱虫药用于驱除肠道线虫,可使虫卵污染土壤的机会大大减少,对降低重复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苯咪唑类驱虫药基于它的独特杀虫机理,给药后不需同服泻药,因为服泻药可致虫体与药物接触减少。所以,病人一般都是在服药后2~4天才见大量虫体排出。由此可见,服了驱虫药不见寄生虫排出,便怀疑药物作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寄生于人体肠道的蠕虫,分别为线虫科、吸虫科、绦虫科,故选择药物要根据肠道有何寄生虫才能进行服药驱虫。如线虫科的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应选用甲苯咪唑、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或噻嘧啶等药物。而吸虫科或绦虫科的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棘口吸虫、猪肉绦虫及牛肉绦虫等,应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当前人群以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感染为主,特别是在农村人群中,寄生虫混合感染率甚高,开展集体驱虫治疗可以大幅度、大面积地减少肠道寄生虫病原体,能有效地减少重复感染,控制流行。
那种认为服药驱虫后,都应见到虫体排出的错误观念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过去我国南方蛔虫感染率相当高,如城市感染率达70%以上,农村感染率90%以上。又由于蛔虫较大(15~25厘米),故服了驱虫药后,几乎都能见到蛔虫排出。而现在城市蛔虫、鞭虫感染率为10%~25%,农村感染率为30%~60%;钩虫以农民感染为主,感染率为15%~40%;蛲虫以少年儿童感染为多,城市感染率15%~35%,农村40%~60%。这表明,寄生虫感染率的降低和重复感染机会的减少,也使“吃药见虫”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百拇医药
这是因为过去所用的驱虫药毒性较强,不宜在人体内久留,故其与泻药组成复方制剂。驱虫药麻痹虫体,使其抓不住肠壁,同时借助泻药及肠蠕动很快将虫体排出体外。但问题是此种泻药对成虫、幼虫及卵都没有杀死作用,而排出体外的成虫和卵可继续污染环境而造成寄生虫病再传播。如此驱虫结果不仅使得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事倍功半,更让儿童增多了感染的机会。
近年新研制的苯咪唑类驱虫药,如甲苯咪唑、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等,广泛用于治疗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肠道线虫。其药理机制为选择性与不可逆地抑制寄生虫摄取葡萄糖的能力,使虫体糖原耗竭,三磷酸腺苷产生减少而影响其生存。体外试验表明,此类药可抑制钩虫幼虫的发育,而蛔虫卵在用药后,幼虫发育率仅为治疗前的32.2%。由此可见,苯咪唑类驱虫药用于驱除肠道线虫,可使虫卵污染土壤的机会大大减少,对降低重复感染有着重要意义。
苯咪唑类驱虫药基于它的独特杀虫机理,给药后不需同服泻药,因为服泻药可致虫体与药物接触减少。所以,病人一般都是在服药后2~4天才见大量虫体排出。由此可见,服了驱虫药不见寄生虫排出,便怀疑药物作用的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寄生于人体肠道的蠕虫,分别为线虫科、吸虫科、绦虫科,故选择药物要根据肠道有何寄生虫才能进行服药驱虫。如线虫科的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应选用甲苯咪唑、复方甲苯咪唑、丙硫咪唑或噻嘧啶等药物。而吸虫科或绦虫科的肝吸虫、姜片虫、肺吸虫、棘口吸虫、猪肉绦虫及牛肉绦虫等,应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当前人群以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等感染为主,特别是在农村人群中,寄生虫混合感染率甚高,开展集体驱虫治疗可以大幅度、大面积地减少肠道寄生虫病原体,能有效地减少重复感染,控制流行。
那种认为服药驱虫后,都应见到虫体排出的错误观念形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因为过去我国南方蛔虫感染率相当高,如城市感染率达70%以上,农村感染率90%以上。又由于蛔虫较大(15~25厘米),故服了驱虫药后,几乎都能见到蛔虫排出。而现在城市蛔虫、鞭虫感染率为10%~25%,农村感染率为30%~60%;钩虫以农民感染为主,感染率为15%~40%;蛲虫以少年儿童感染为多,城市感染率15%~35%,农村40%~60%。这表明,寄生虫感染率的降低和重复感染机会的减少,也使“吃药见虫”的现象越来越少了。,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抗寄生虫病药物药理 > 抗肠虫药 > 甲苯咪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