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防伪DNA
■目前,科学家已能人工合成DNA,造假者也虎视眈眈。
某名牌蛋糕的配方将可能是:鸡蛋、面粉、奶油、味精和盐,以及某厂长的DNA…
DNA担起商品防伪的重担
日前,广东中山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称,他们已经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用于商品防伪的方法——生物基因(DNA)防伪技术。据该公司崔清臣总经理介绍,DNA防伪技术的做法是:从企业负责人身上(可以从一滴血、一根头发、一小片皮肤中)提取出他的DNA密码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克隆出更多的剂量,然后掺入到生产的商品中去,也可以制成商品标签贴在商品上。这样,生产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中都将含有企业负责人的微量DNA密码标志。据悉,这种技术可广泛应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颜料中去,它极有望替代传统的防伪标签和激光防伪方法。目前,企业界对DNA防伪技术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北京吉百利食品公司技术部的潘先生就表示,这种防伪技术是“以后发展的趋势”,对保证商品质量大有好处。据悉,目前已有一家企业就DNA防伪技术表达了使用意向。
, 百拇医药
你敢吃这种防伪食品吗?
如果DNA防伪技术直接应用到食品和药品行业中去,记者发现,它却有两个层面上的难题。技术层面上,据研发该技术的企业负责人之一肖伟平介绍,DNA防伪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检测大宗食品的部门或商场,而非直接面对普通的消费者,因为它必须用专用的TCR检查仪才能检测出来。同时,TCR仪既在使用时很费劲,价格也不菲,约在几千块钱左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很实用。从这点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认为,该技术“没有实际意义”。另外,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说,社科院伦理教研室的邱仁宗教授认为,该技术“实际用处不大”,因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四项权利:知情权、选择权、保证安全和健康、民族习惯尊严。尽管DNA防伪技术只是从某企业负责人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中,提取信号基因掺入到商品中去,不会形成伦理方面的问题。但毕竟相当于“转基因”食品的做法,应该“明确标明”。邱先生同时认为,出于防伪的目的,如果必须用DNA技术的话,“没有必要采用人的基因,用植物的或其它动物的基因都是可以的,甚至也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基因”,以避免产生相关的问题。同样,接受采访的中消协那位官员也提出了“慎重使用”的建议,他认为不能“开玩笑地试”。记者4月18日上午在当代商城门口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人,除了一位学生表示将“勇敢地尝试”外,大多数人都表示DNA防伪技术用在商标上是“可以接受的”。
造假者不难找到防伪DNA
记者曾经在4月17日就DNA防伪技术自身的防伪性问题采访了崔清臣经理,他表示该技术的防伪性很高,其被仿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从DNA防伪技术书面介绍的制作过程来看,邱仁宗先生认为,企业负责人的一滴血、一根头发或一小片皮肤是不难弄到的,因此从中提取DNA的可能性就很大。同时,邱先生提出,人们的基因9%都是相似的,只是碱基的排列次序不同而已。如果用于DNA防伪的碱基只有一对或几对的话,那么被造假者仿造的机会就很大。崔清臣经理认为,DNA提取的技术以及克隆技术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最起码在目前这个阶段被仿冒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更何况,用于仿冒的费用很大,无形中提高了造假者的成本。, 百拇医药
某名牌蛋糕的配方将可能是:鸡蛋、面粉、奶油、味精和盐,以及某厂长的DNA…
DNA担起商品防伪的重担
日前,广东中山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宣称,他们已经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用于商品防伪的方法——生物基因(DNA)防伪技术。据该公司崔清臣总经理介绍,DNA防伪技术的做法是:从企业负责人身上(可以从一滴血、一根头发、一小片皮肤中)提取出他的DNA密码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克隆出更多的剂量,然后掺入到生产的商品中去,也可以制成商品标签贴在商品上。这样,生产出来的每一件商品中都将含有企业负责人的微量DNA密码标志。据悉,这种技术可广泛应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和颜料中去,它极有望替代传统的防伪标签和激光防伪方法。目前,企业界对DNA防伪技术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北京吉百利食品公司技术部的潘先生就表示,这种防伪技术是“以后发展的趋势”,对保证商品质量大有好处。据悉,目前已有一家企业就DNA防伪技术表达了使用意向。
, 百拇医药
你敢吃这种防伪食品吗?
如果DNA防伪技术直接应用到食品和药品行业中去,记者发现,它却有两个层面上的难题。技术层面上,据研发该技术的企业负责人之一肖伟平介绍,DNA防伪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检测大宗食品的部门或商场,而非直接面对普通的消费者,因为它必须用专用的TCR检查仪才能检测出来。同时,TCR仪既在使用时很费劲,价格也不菲,约在几千块钱左右。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很实用。从这点来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郑也夫教授认为,该技术“没有实际意义”。另外,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角度来说,社科院伦理教研室的邱仁宗教授认为,该技术“实际用处不大”,因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四项权利:知情权、选择权、保证安全和健康、民族习惯尊严。尽管DNA防伪技术只是从某企业负责人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对中,提取信号基因掺入到商品中去,不会形成伦理方面的问题。但毕竟相当于“转基因”食品的做法,应该“明确标明”。邱先生同时认为,出于防伪的目的,如果必须用DNA技术的话,“没有必要采用人的基因,用植物的或其它动物的基因都是可以的,甚至也可以用人工合成的基因”,以避免产生相关的问题。同样,接受采访的中消协那位官员也提出了“慎重使用”的建议,他认为不能“开玩笑地试”。记者4月18日上午在当代商城门口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人,除了一位学生表示将“勇敢地尝试”外,大多数人都表示DNA防伪技术用在商标上是“可以接受的”。
造假者不难找到防伪DNA
记者曾经在4月17日就DNA防伪技术自身的防伪性问题采访了崔清臣经理,他表示该技术的防伪性很高,其被仿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但从DNA防伪技术书面介绍的制作过程来看,邱仁宗先生认为,企业负责人的一滴血、一根头发或一小片皮肤是不难弄到的,因此从中提取DNA的可能性就很大。同时,邱先生提出,人们的基因9%都是相似的,只是碱基的排列次序不同而已。如果用于DNA防伪的碱基只有一对或几对的话,那么被造假者仿造的机会就很大。崔清臣经理认为,DNA提取的技术以及克隆技术都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最起码在目前这个阶段被仿冒的可能性几乎是零”,更何况,用于仿冒的费用很大,无形中提高了造假者的成本。,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