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编号:107070
新世纪医院院长:Mba?医学专家?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15日 北京青年报
     专家当院长即将走向终结

    进入新世纪,以改革而著称的北京天坛医院院长戴建平做了一件让全院都吃惊的事儿,以副院职待遇从南方挖来了一名30多岁的总会计师。这个学历背景为MBA的年轻人不但自己获得了北京户口,老婆孩子也一并摇身而变为首都居民。

    与此同时,北京朝阳医院院长高居忠也向本报记者透露了一个信息,从今年1月开始,一名在京城以资金运作而小有名气的总会计师将在医院走马上任,这位年轻人也是学经济出身,目前在职攻读MBA,尽管高院长一再申明医院的工资并不高,但他表示自己并不在乎,而是希望涉足新领域、寻找成就感,做得不成功,立马走人。

    据了解,上周五北京同仁医院也进行了医院管理人才招聘答辩会,其中总会计师已经有了人选。

    在南方,总会计师进入医院管理高层也出现了。

, http://www.100md.com     随着医疗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群众就医要求的提高,一个振聋发聩的呼声在医疗机构内部回荡:医院软件的建设急需支持,医院管理职业化迫在眉睫。去年3月份,北京市卫生局受北京三家大型综合医院的委托,招聘总会计师,由于应聘者寥寥且条件不够理想,这三家医院转而自行搜罗人才,时间长达10个月。

    虽然只是几家大医院把资金运作、成本核算引进管理,但种种迹象表明,一个医学专家担当院长的时代即将过去,专业管理人才上岗医院高层的潮流即将扑面而来。

    凭经验管理医院的模式将被市场经济所摒弃

    本月初,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让职工群众享有更好的医疗服务》一文中对深化医疗机构内部改革也提出了要求,文中对完善医院的管理制度、重视事前监管和规范化服务、改进服务态度、改革患者不方便的工作程序,以及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和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激励措施,同时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作了详细阐述,并且提出“对医疗机构负责人要逐步公开选拔,让素质高、有改革精神的人担任领导职务。这仿佛也发出了一个信号。
, 百拇医药
    也就是在刚刚过去的2000年12月29日,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国际饭店举行隆重的“中国卫生管理人才培训-丽珠基金签字仪式,这是卫生部在卫生管理干部培训领域建立的第一个培训基金。

    该基金主要用于开办国内医院高中层管理人员研修班,普及管理知识,推广管理新理念;开展国外医院管理考察学习活动,促进国内外医疗卫生管理领域的相互交流,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创办“医院管理论坛,拓展中国医院管理科学研讨园地,交流管理经验,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据了解,这个基金产生的背景是:由于几十年来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卫生行业各级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从专业人员中选拔,基本上是“经验管理。卫生管理干部缺乏系统培训,管理知识欠缺,从整体看,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管理的落后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行业有识之士已经发现,新世纪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一大批适合不同层次卫生工作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建立一支懂经济、懂法律、掌握现代化管理知识和技术,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职业化卫生管理干部队伍。
, http://www.100md.com
    管理医院,MBA比医学专家更有竞争力

    目前,我国医院高层及中层管理者主要来源于技术骨干或学科带头人,就是所谓的专家当院长。他们身兼数职,既要管理医院、又要出专家门诊、还要带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会议不能落,还要在各种学术团体尽职,可谓分身无术。因此,中国医院的院长被称为是“专业做专家、业余当院长。他们虽然在专业技术上是强者,但是在上岗院长前后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因此对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政策学等管理经营理论及其实践知之甚少,管理方法属于传统经验型和封闭型,经营粗放,上亿元的大摊子由此漏洞颇多。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是说专家不能当医院院长,而是有些专家未必懂管理,有些是勉为其难。在当今世界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是人才,谁拥有人才,谁就拥有未来,顺应新经济时代的要求,要有一批能够迎接挑战、了解医院事业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型管理人才。在美国都是MBA管理医院,应该说,在管理医院方面,MBA比医学专家更有竞争力。

    北京朝阳医院近几年来迅速在京城崛起,不能不说与院长高居忠的建院思路大有关系。谈起当院长的感受,出身于泌尿外科的高院长感触颇多,“专家做院长很困难,“1995年我当院长,文件批过来不知道批给谁,财务报表看不懂,1996年发现医院没有预算,管理大部分时间被迫用于接待人身上,而这其中只有20%是我真正想谈的”。后来“才悟出院长只需要做两件事:一管目标,研究医院发展方向;二研究国家政策,除了懂医学、懂管理,还必须懂法律,不能逆潮流而动。高院长说,院长是个职业,就是管理,我不赞成院长还要兼管科室,然后泡到病房里。我们医院相当于国有企业中的大型企业,每年5-6个亿的流水,工作人员几千人,门诊人次超过百万,这么大的摊子把管理当成副业根本不行,即使是副院长,也必须注重管理。
, 百拇医药
    专家访谈

    医院管理,MBA何时坐上院长交椅

    记者:长期以来,我国医院的院长都是从专家中选拔,这种选拔方式为什么不能适应当今医疗市场和医疗改革的需求?

    胡善联教授(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主任):这个问题提得好!现在医疗正在向市场化转化,我国即将加入WTO,随着外国机构进入医疗市场,我国医疗型院长将不太适应这种转变。国外的院长知识结构与国内不一样,一个医院由三种类型的院长构成,第一种是管理院长,第一把手,是工商管理硕士出身,即MBA,也可能是MPA,即公共管理硕士。MBA强调把医院经营成企业形象,注重医院的经济,赢利性医院尤其如此,注重成本核算,医院的公共形象,研究医院更多占领市场份额。非赢利性医院的院长则是MPA担任,他们多半来自政府机构的管理官员。不管MBA还是MPA,他们都注重管理,前者注重经营管理,后者注重公共管理和行政管理。第二种是副院长,允许医疗专家来担任,以保证医疗质量。第三种是护理院长(部分国家的医院存在),国外医院人员构成是低年资医生和大量的护士,资深医生是单独开业的。
, 百拇医药
    没有管理学知识,医院院长是做不好的,专家当院长,又要搞专业,两边都受影响。在上世纪80年代,好像医院院长只有从专家中选才能镇得住,以后中国医院院长知识结构将会有所改变。专家也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实践中学习,变成一个好的医院院长。

    冯皓先生(原北京医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室主任):国内大医院绝大多数是医疗专家当院长,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日本和我国类似,由资深专家当院长。其他国家逐渐学习美国模式,即医院由CEO(首席执行官)管理,新加坡叫行政总监。CEO都是MBA背景,他们懂管理会经营,在医院目标、发展方向、优质服务方面特别在行,在市场竞争中这些是医院生存发展的关键,但并不是说医学不重要,他们都要设医药委员会,主席就相当于业务副院长,主抓业务发展、医疗质量监控等。

    我国的情况是管理领域人才相对缺乏,本身MBA就少,做过高层管理的更少。专家不是不能当院长,而是看他是否能放弃专家的想法,看他是否具有开拓创新的能力。有一些院长根本不懂经营之道,医院越办越萎缩,这样的专家不适合当院长。从1994年我就开始呼吁让MBA进入医院管理层,可能当时有些超前,现在是时候了。
, 百拇医药
    刘常平先生(美国维世达医院管理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我国医院院长选拔经历了两个阶段,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从政工领导和解放军干部派出的行政型干部,转变为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以后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专业人员、学术带头人开始当干部。医学专业具有专业性强、分科很细、具有高度工作自治性的特点并经过严格训练,所以他们的思维比较程序化,很难把他的视野从尖端的领域引开而达到宽广、多样化、兼收并蓄的思维方式,而管理学科恰恰需要跳跃性、多元性、甚至是反向思维,所以我认为找专家做院长是败招,因为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所有行业做老总都是最累的,而独有中国卫生界存在这样的奇特现象,业余做老总,而且无人对此质疑。这是指专家的素质和类型不合适做院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专家的专业结构不适合,他们不具备行政、金融、财务、人事、政策等综合素质和管理知识。当然这是历史发展形成的习惯,现在应该说管理专业人员当院长成为选拔院长的第三个阶段。

    MBA管理医院不是“外行管理内行”

    记者:人们认为我国医院中普遍存在技术和服务方面的漏洞,这与医院管理水平是否有关系,与专家当院长是否有关系?
, 百拇医药
    胡善联教授:目前医院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效率不高;治疗成本,表现在费用高;医疗质量,表现在病人主观满意度差,客观上存在诊断水平有待于提高;资源浪费大,表现在人浮于事、人员过剩;过分注重高新技术,同时医生依赖设备而基本功不扎实;过分依赖于药物收入等等。这些问题虽然与专家当院长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能说一点关系没有,比如说完全可以通过管理来提高效率。又比如医疗与费用,业务院长很少会考虑到花最少的钱换取最好的效果。

    冯皓先生:目前我国医院管理可谓是漏洞百出,造成的原因就是传统的经验管理。比如经营管理成本核算,我国很多医院处在粗放经营的初级状态,根本谈不上经营和成本核算,财力和物资方面浪费,人力方面也有浪费,做不到奖勤罚懒。此外医院的会计制度主要是为了向上级做报表,而不适合做内部的微观管理,所以干了多少活,消耗了多少能源、人力设备都没有详细数据,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管理医院。所以必须在医院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医院管理的漏洞与专家当院长有一定关系,但不能归罪于专家当院长。专家的智商是很高的,只要下决心学习,很快就会领悟。领导的人格魅力是先天的,性格素质是要选拔的。在我国有些专家不适合当院长也当了,但是大多数还是比较出色的,关键在于他是否全身心投入医院管理。频繁更换院长有害于医院,应该提倡管理干部职业化。今后应当把管理要素等同于技术要素,纳入分配,这样就不会产生当院长不如当专家挣得多而造成不能全身心投入管理的情况了。
, 百拇医药
    刘常平先生:医院管理的漏洞,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后医院管理的对应方法没有跟上造成的。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下,医院完全按照上级制定的指标、经费进行操作,管好管坏都能过日子,所以人事、财务、市场、资金运作和发展都不是他们的课题。那么如今这都是院长的课题,人力资源没有管好,医务人员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就会很压抑,而作为独当一面的专门人才,他们的工作效率必然会打折扣。管理资金,院长更是外行。

    记者:在国外,工商管理硕士即MBA已经进入医院管理高层,这在中国是否能行得通,MBA当院长会不会被认为是“外行管理内行?

    胡善联教授:MBA在中国医院做院长能够行得通。我有一个学卫生管理的学生,应聘到南方一家很差的医院当院长,很快扭亏为盈,现在他又应聘为一副局级干部被委派到一家大医院上任。这样管理型人才会慢慢增多。有一个问题是怎样理解外行?管理本身也是科学,还是艺术,本身有很多规律和原则。所以可以反过来考虑,专家做院长搞管理也是外行,医学与管理是两码事。当然管理人员做院长要在实践中学习,处理临床事务要靠医生。
, 百拇医药
    冯皓先生:我认为MBA进入医院管理层今后5年就能实现,国有企业一旦管理形成气候,整个社会管理气氛就成熟了。从另一个角度讲即使整个外部环境不太成熟,有好的人选就能改善不利的外部环境。国内有些先进的医院,院长都非常优秀,也都是专家,他们的共同点是,一般都有10年以上院长任职经历,将医院面貌管理得与其它医院形成强烈反差,同时有开拓精神,善于思考。有些医院走下坡路,不是院长不适合就是院长不投入。

    至于“外行管理内行的说法,是我国在特定环境下形成的,与现在不是一个概念,MBA来管理恰恰是内行管理服务行业。MBA可以根据客户服务理论要求医院服务流程的优化,多年的积弊迎刃而解,效率非常高。

    刘常平先生:我经常听到医生的抱怨“看医生跟看猴子似的,看猴子还要几块钱,看医生才五毛钱。由于他们工作又苦又累,经常中午不能按时吃饭,工资没有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扭曲状态,人不是机器,长期的疲劳,必然造成服务不到位。这个问题除涉及机制外也有管理因素。
, 百拇医药
    MBA管理医院,会把医生和病人都作为服务人群。医生在美国是很贵的行业,他们在值班和用餐时都被照顾得无微不至,牛得很,Doctor的话很有分量。而在中国,对医生的照顾是很不够的。在国外是医院求病人,而在中国是患者求医,一个“求字,医院的衙门味道就出来了,所以在医院里服务意识差,这实际上就把医院和患者的基本位置搞颠倒了。目前国际上将开始新世纪的管理服务理念,即医患关系根据需要来制定,这里面含有两层意思:根据患者的需求服务和注重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在所有行业的管理中医院管理者的门槛很高

    记者:具有何种素质的人最适合当院长,医院采取何种管理模式才能使医院和患者均能获得益处?

    胡善联教授:当中国医院的院长,肯定需要懂医院管理、医院经济、市场营销、法律纠纷处理的人,还要有宏观社会学、经济学背景。在医疗改革的时代,管理者也必须熟悉医疗业务。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以循证医学的方法管理医院是国际的潮流,循证医学的方法就是花最少的成本达到最高的效果,选择最有价值的医疗技术。新时代对医院院长的要求是很高的,既要考虑病人利益,又要考虑医院发展,还要了解卫生政策,要花大量精力在医院管理业务,而不是三心二意做院长。当然不能否认目前也有很多很好的专家院长。但是也许今后选拔院长的机制要改改了。
, 百拇医药
    冯皓先生:MBA做CEO,再配以业务副院长,新加坡的医院管理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现在看来,我国经济上去了,科学管理也要上去,所以火候到了,职业化的、开拓创新的、有头脑的、精明强干的院长必须上去。医院理想的运行状态是优质高效低耗,虽然不是单纯的企业,但要引进企业管理方法,成本核算是科学管理的基础,之后必然引发后勤社会化,随之必须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虽然不能以经济刺激为导向,但分配必须拉开档次,当然还有改善客户服务观念、改善医院服务流程等等,全面赢得病人的满意。

    刘常平先生:MBA是很好的背景,当然做医院院长还要有医学或护理学背景,单纯的MBA管理医院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个欠缺。在所有的管理中,卫生管理的门槛是比较高的。管理医院目前我认为最需要做好的是服务。当我看到护士与患者吵架就特别难以接受,因为患者是需要帮助的人,当然无理取闹的患者则另当别论。所以医院的立场要有一个转变。从社会发展来看,服务行业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卫生中的服务也会越来越大。应该说卫生服务已经出现了三个层次,一个是有病治病,原始的卫生概念;二个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三个是保健概念扩展到人生活品质的全面。在美国,卫生部的全称是卫生与人类服务部,立足在服务。
, 百拇医药
    新闻背景

    管理医院者也要持证上岗了

    因为医疗市场竞争态势的形成,到了1999年初,医院管理知识培训的需求是如此强烈,以至于1998年12月18日刚刚成立的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不得不把培训职能提到了重要日程。

    据了解,院长最明显的欠缺是:管理知识、财务知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等。从去年开始,人才中心采取集中办班和城市巡讲结合,进行院长培训。一共有1500名院长参加了培训,另外还有大约100位院长接受了在美国和新加坡的培训。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张慧副处长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人事管理仅限于考察干部、涨工资和考评等等,而实际上人事管理应该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化,不可忽视的是全员培训,被培训过的院长都感到受益匪浅。

    新世纪的第一年,一个在全国卫生行业卫生管理岗位的培训即将开始,卫生部将选择一省一市进行试点。培训将涵盖十几个岗位,分别是医院管理、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药剂与输血管理、医学科技、卫生信息、办公室、卫生人力资源、医学教育。

    在过去的几年中,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卫生部正在进一步规范、加强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工作,逐步实施卫生行业管理岗位任职资格准入制度,每个岗位上的干部都要接受依据《卫生管理岗位培训规范》进行岗位培训,成绩合格者发给《卫生管理干部岗位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上岗、晋职的必要依据,卫生部将于2001年进行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的试点工作,以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知识、技术改造“经验管理和“双肩挑的模式,实现卫生管理队伍的科学化、职业化建设。,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