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肝癌防治研究取得突破
新华社上海1月20日电 复旦大学医学院肝癌研究所经过长达7年的研究,在“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及其防治”这一重要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了世界首例稳定的高、低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同时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建立了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系MHCC97,为肝癌转移复发的防治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是进一步延长肝癌病人生存的障碍。而要研究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必需有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这方面在国际上仍是个空白。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医学院肝癌研究所汤钊猷教授领衔,自1993年开始,围绕“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及其防治”这一重大课题,从临床到理论进行系列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他们选用雄性裸小鼠和该所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30例,通过原位移植的方法,将肝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肝脏内,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一例高转移瘤株;再将瘤株在裸鼠体内进行纯化筛选,由此获得的肝癌转移瘤株通过原位传代维持;将这个瘤株再次植入裸鼠肝内,便建立了世界首例高转移人肝癌转移模型,命名为LCI-D20。
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的肿瘤生长及播散方式均类似于肝癌病人,其染色体为三倍体,传代间期为20天,相当稳定。目前此瘤株在裸鼠体内传代生长已近6年,鼠间传代肝内已102代,皮上103代,其高侵袭转移特性未见改变,各代所有裸鼠均显示100%的移植瘤生长和转移。运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研究人员又成功建立了世界首例低转移人肝癌转移模型,命名为LCI-D35。其染色体为二倍体,传代间期为35天,移植成功率为100%,目前已肝内传代38代,皮下39代,也很稳定。同时,肝癌研究所还系统研究了高转移模型和低转移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在肝癌转移机制及其实验性干预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在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基础上,这个所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建立了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系MHCC97。
目前,高、低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已被应用于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实验性干预治疗的研究,成为肝癌转移复发研究的必备条件和基础。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记者 刘军), 百拇医药
据介绍,肝癌术后复发转移是进一步延长肝癌病人生存的障碍。而要研究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必需有裸鼠人肝癌转移模型。这方面在国际上仍是个空白。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医学院肝癌研究所汤钊猷教授领衔,自1993年开始,围绕“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及其防治”这一重大课题,从临床到理论进行系列研究,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他们选用雄性裸小鼠和该所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标本30例,通过原位移植的方法,将肝癌组织直接移植于裸鼠肝脏内,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结果获得一例高转移瘤株;再将瘤株在裸鼠体内进行纯化筛选,由此获得的肝癌转移瘤株通过原位传代维持;将这个瘤株再次植入裸鼠肝内,便建立了世界首例高转移人肝癌转移模型,命名为LCI-D20。
研究结果表明,此模型的肿瘤生长及播散方式均类似于肝癌病人,其染色体为三倍体,传代间期为20天,相当稳定。目前此瘤株在裸鼠体内传代生长已近6年,鼠间传代肝内已102代,皮上103代,其高侵袭转移特性未见改变,各代所有裸鼠均显示100%的移植瘤生长和转移。运用相同的材料和方法,研究人员又成功建立了世界首例低转移人肝癌转移模型,命名为LCI-D35。其染色体为二倍体,传代间期为35天,移植成功率为100%,目前已肝内传代38代,皮下39代,也很稳定。同时,肝癌研究所还系统研究了高转移模型和低转移模型的生物学特性、在肝癌转移机制及其实验性干预治疗研究中的应用。并且在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基础上,这个所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建立了具有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系MHCC97。
目前,高、低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已被应用于肝癌转移复发的机制、实验性干预治疗的研究,成为肝癌转移复发研究的必备条件和基础。高转移潜能的人肝癌细胞株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探索肝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记者 刘军),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