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精神病病人的社区康复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精神病病人除急性期住院治疗外,多数时间仍生活在社区中,因此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护理对精神病病人更为重要。因为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良好的社区康复环境将有助于病人的全面康复及减少疾病的复发。香港精神科的社区康复服务形式多样、体系完善,为精神病病人进入社区提供了保障,同时也减少了慢性病病人滞留医院。本人曾在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联合医院的精神科、葵涌医院以及香港最大的精神科康复机构--新生精神康复会进修学习。现介绍一下香港精神科的社区康复护理及其运作,以供护理同仁参考、借鉴。
1 从事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
1.1 精神科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
社工是病人与社区联系的桥梁,他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病人回归社区提供全面的服务。主要负责与社区资源联系,在病人出院前为其联系中途宿舍、申请政府公屋、安排就业或为病人联系日间训练中心等;帮助病人处理不良情绪,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意愿,并给家属提供支持帮助,如定期举办讲座、咨询,让家属了解精神病病人;成立家属联谊中心,帮助家属接纳和护理病人。
, 百拇医药
1.2 精神科社区康复护士(简称社康护士)
香港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始于1982年,社康护士受过专业的训练,为社区的精神病病人提供服务,将精神科护理从医院延至社区,使医院和社区更好地配合,为病人提供持续完整的优质护理。社康护士通过定期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病人的服药情况,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协调病人与家属、邻居的关系,协助病人安排日常生活,改善生活质量。若病人的病情有所波动,社康护士会马上与医生联系,安排病人就诊或住院,让病人及时接受治疗,防止病情的复发。
2 社区的精神科康复机构
香港有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科康复机构如新生精神康复会就有中途宿舍、长期护理院、庇护工场、新生农场、辅助就业部、新康中心等机构。为出院后的精神病人提供职业训练、辅助就业、消遣活动等机会,进一步促进病人的康复。
2.1 家庭病床
, 百拇医药
家庭病床是医院护理向社区的延伸,由社康护士负责病人在家的康复治疗,以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的社康护士为例,每个社康护士负责约60个家庭病床的病人,每月家访1次,观察病情、指导服药和康复锻炼。病人病情稳定后,社康护士可以将病人转介到社区的庇护工场、辅助就业部、康复中心参加适当的工作和活动。病人在家有意外情况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与社康护士联系,寻求帮助。
2.2 中途宿舍与长期护理院
中途宿舍为出院后的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或廉价的临时住处,期限为2年。对入住中途宿舍的病人(称为舍友),要求自我照顾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员根据舍友的能力安排其白天到辅助就业部参加工作或去庇护工场工作,通过劳动让病人自食其力,增强病人回归社会的自信心。工作人员还定期组织舍友外出活动,教他们如何使用社会资源,如带病人外出郊游,教病人如何乘地铁;带病人去酒店吃自助餐;教病人如何应付公共的社交场合。通过上述现实的模拟活动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若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较差,则转入长期护理院。长期护理院着重于病人自理能力的训练,减缓病人的进一步衰退。中途宿舍和长期护理院均有专职的精神科护士关心病人的服药情况、康复情况,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定期向医生汇报及安排随访病人。
, http://www.100md.com
2.3 庇护工场
庇护工场为康复期的精神病人提供既受照顾又具康复作用的工作环境。通过培养病人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学习与人相处,为重返社会打下基础。对庇护工场的病人称为工友。
香港共有50家庇护工场,分工业性质和农业性质2种。在工业性庇护工场根据工友的能力将其分入不同的工作小组,如包装组、木工组、缝衣组、零售组等;新生农场是香港唯一的农业性庇护工场,主要安排病人从事种花种菜、蔬菜加工、零售等工作,目前可收纳140名工友。庇护工场有导师负责指导工友,工场要求工友按时上班,并计件算工资,多劳多得,促使工友能积极地投入工作。
2.4 社区的辅助就业部
辅助就业部的病人要求病情稳定,工作能力较强并适合外出工作,他们主要来源于医院、中途宿舍、家庭,由社工和社康护士根据病人的能力转介到此。以新生精神康复会屯门辅助就业部为例,目前有145位病人,分为擦车组、除草组、环保清洁组等外出工作小组,另外还有病人经营的菜档、水果档、便利店和餐厅。每位工作组均有导师指导病人的工作,一般一个导师负责20位病人。每位病人有一底薪,每日记工资,并根据病人的表现予以适当奖励,外出工作的病人每月约有3000港币的收入,足以支付日常开销。
, http://www.100md.com
2.5 日间训练及活动中心
日间训练及活动中心为社区的精神病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日间训练服务及康乐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自立生活。日间训练服务根据病人的要求为其设计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就业技能的培训,如电脑操作、文书处理、速递、环保清洁等,以及家居自理能力、社交技巧等训练。
丰富多彩的康乐活动将社区的病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实病人的余暇生活,并在活动中培养病人的自立能力和互助精神。
香港精神科完整的社区康复体系,让不同能力的精神病病人在社区中得到一定的康复训练,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
本文编辑 谢贞
作者单位:李萍(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庄英兰(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http://www.100md.com
1 从事社区康复服务的专业人员
1.1 精神科医务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
社工是病人与社区联系的桥梁,他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病人回归社区提供全面的服务。主要负责与社区资源联系,在病人出院前为其联系中途宿舍、申请政府公屋、安排就业或为病人联系日间训练中心等;帮助病人处理不良情绪,鼓励其表达内心的意愿,并给家属提供支持帮助,如定期举办讲座、咨询,让家属了解精神病病人;成立家属联谊中心,帮助家属接纳和护理病人。
, 百拇医药
1.2 精神科社区康复护士(简称社康护士)
香港精神科社康护理服务始于1982年,社康护士受过专业的训练,为社区的精神病病人提供服务,将精神科护理从医院延至社区,使医院和社区更好地配合,为病人提供持续完整的优质护理。社康护士通过定期家访、电话联系等方式了解病人的服药情况,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协调病人与家属、邻居的关系,协助病人安排日常生活,改善生活质量。若病人的病情有所波动,社康护士会马上与医生联系,安排病人就诊或住院,让病人及时接受治疗,防止病情的复发。
2 社区的精神科康复机构
香港有多种形式的社区精神科康复机构如新生精神康复会就有中途宿舍、长期护理院、庇护工场、新生农场、辅助就业部、新康中心等机构。为出院后的精神病人提供职业训练、辅助就业、消遣活动等机会,进一步促进病人的康复。
2.1 家庭病床
, 百拇医药
家庭病床是医院护理向社区的延伸,由社康护士负责病人在家的康复治疗,以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的社康护士为例,每个社康护士负责约60个家庭病床的病人,每月家访1次,观察病情、指导服药和康复锻炼。病人病情稳定后,社康护士可以将病人转介到社区的庇护工场、辅助就业部、康复中心参加适当的工作和活动。病人在家有意外情况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与社康护士联系,寻求帮助。
2.2 中途宿舍与长期护理院
中途宿舍为出院后的精神病人提供免费或廉价的临时住处,期限为2年。对入住中途宿舍的病人(称为舍友),要求自我照顾能力较强,并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工作人员根据舍友的能力安排其白天到辅助就业部参加工作或去庇护工场工作,通过劳动让病人自食其力,增强病人回归社会的自信心。工作人员还定期组织舍友外出活动,教他们如何使用社会资源,如带病人外出郊游,教病人如何乘地铁;带病人去酒店吃自助餐;教病人如何应付公共的社交场合。通过上述现实的模拟活动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若病人的自我照顾能力较差,则转入长期护理院。长期护理院着重于病人自理能力的训练,减缓病人的进一步衰退。中途宿舍和长期护理院均有专职的精神科护士关心病人的服药情况、康复情况,观察病人的精神状况,定期向医生汇报及安排随访病人。
, http://www.100md.com
2.3 庇护工场
庇护工场为康复期的精神病人提供既受照顾又具康复作用的工作环境。通过培养病人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工作中学习与人相处,为重返社会打下基础。对庇护工场的病人称为工友。
香港共有50家庇护工场,分工业性质和农业性质2种。在工业性庇护工场根据工友的能力将其分入不同的工作小组,如包装组、木工组、缝衣组、零售组等;新生农场是香港唯一的农业性庇护工场,主要安排病人从事种花种菜、蔬菜加工、零售等工作,目前可收纳140名工友。庇护工场有导师负责指导工友,工场要求工友按时上班,并计件算工资,多劳多得,促使工友能积极地投入工作。
2.4 社区的辅助就业部
辅助就业部的病人要求病情稳定,工作能力较强并适合外出工作,他们主要来源于医院、中途宿舍、家庭,由社工和社康护士根据病人的能力转介到此。以新生精神康复会屯门辅助就业部为例,目前有145位病人,分为擦车组、除草组、环保清洁组等外出工作小组,另外还有病人经营的菜档、水果档、便利店和餐厅。每位工作组均有导师指导病人的工作,一般一个导师负责20位病人。每位病人有一底薪,每日记工资,并根据病人的表现予以适当奖励,外出工作的病人每月约有3000港币的收入,足以支付日常开销。
, http://www.100md.com
2.5 日间训练及活动中心
日间训练及活动中心为社区的精神病病人提供多元化的日间训练服务及康乐活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自立生活。日间训练服务根据病人的要求为其设计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就业技能的培训,如电脑操作、文书处理、速递、环保清洁等,以及家居自理能力、社交技巧等训练。
丰富多彩的康乐活动将社区的病人有效地组织起来,充实病人的余暇生活,并在活动中培养病人的自立能力和互助精神。
香港精神科完整的社区康复体系,让不同能力的精神病病人在社区中得到一定的康复训练,有助于防止疾病的复发。
本文编辑 谢贞
作者单位:李萍(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庄英兰(200030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护理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