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895
面对面”的屏幕交流 接受专家的诊断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有什么都好,就是千万别病,有点小病小灾倒也罢了,三五天便痊愈,说不定还因此身体免疫系统积极工作,更有利益健康,最可怕的是被病魔缠身,“疮怕有名,病怕无名”,多少疑难杂症患者,四处求医无门,或被庸医误诊误治;或辗转奔波,耗尽钱财,自己受难,家人受累;或多方求索后找到了专家手里,可惜耽误太久,丧失医治良机…医术高超,妙手回春的名医,是生命的救护神,是活菩萨.对一个身患重病的人来说,还的什么比得到一位名医的诊治更重要/更信令人欣慰呢?

    然而,名医实在太少、太远了、太忙了。据有关资料,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县及县以下地区,而80%以上的卫生资源集中在大中城市。超一流的名医及设备,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大医院。路途遥遥,寻找不便,况且即使找到了,谁又能肯定他们正好在家并且有空呢?他们可是世界上最忙的一群人。

    近日,当我站在福建省立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的大电脑视频面前时,却不禁由衰地感叹人类的智慧。
, 百拇医药
    所谓远程医疗会诊,就是将病人的病情症状、病史资料、图片资料、以文字、语音、图像的形式远距离地传送给异地的专家与其进行“面对面”的屏幕交流,从而接受专家的诊断及治疗,支持这些信息交流的是“

    中国金卫医疗网络”。

    远程会诊中心,记者随手翻看了两份远程会诊的病例。一位是58的退休干部褚先生的。褚先生胸痛、心悸,有时气促、头晕,在一家县医院医治多次,末能根治,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去年10月他住进省立医院,医院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在其家属的要求下,医院决定求助远程会诊以确定对他的治疗方案。1997年11月4日,褚先生的病情信息材料通过金卫网络发往北京,11月7日下午二时,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两位专家陈医生对其进行了会诊,建议应做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另一位患者叶女士,突然腹胀、气喘、食欲不振、明显消瘦。但经检查除胸膜纤维组织增生外,其它体温、脉搏、血压、淋巴等一切正常.。福建省两家大医院都怀疑是初期癌变,但末敢断定。1997年11月24日晚7:45到8:30,叶女士在远程会诊中心通过金卫网络接受诊断治疗。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刘复生、王璐两位教授对其进行会诊,提出了论断结果及治疗安排。经过一个多月的化疗,叶女士病情明显好转,但食欲仍不佳,1998年2月25日,王璐教授再次通过金卫网络对其进行复诊,提出了进一步治疗的意见。
, 百拇医药
    除病魔于千里之外,救生命于网络之上,褚先生和叶女士能在福州享受到这一高科技成果,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据省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负责人姚医师介绍,远程医疗实际上是一个新名词,早在一百多年前,国际医学界就已开始使用电话传递病人的心电图,请异地的专家分析。但是将智能化电脑、卫星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化高科技用于远程医疗,则是90年代以后的事了。1995年,中国金卫医疗网络工程在国务院、电子部、卫生部、国家科委的大力支持下,应运而生了

    远程医疗网络工程主要是建立卫生部卫星及地面金卫专网,以北京为总站,以哈尔滨为备份站,在全国各省会城市建立终端站,形成大中城市互联、农村及偏远地区入网的跨世纪医疗卫生信息调整公路。上网作业的医师都经过严格的资格认证,多为国家级专家、博士生导师、科学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依靠这些先进和科技手段和高级的医学专家,各地的患者便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得到一流专家的一流诊疗。这样,既可减轻医疗费用和其他不必要的开支,又可使患者减轻痛苦,或因此而逃离死神的魔爪。
, http://www.100md.com
    去年9月,远程医疗金卫网络正式投入运行,全国15个中心城市的20家医院率先上网,省立医院便是其中之一。

    此外,远程医疗金卫网络还是进行学术交流,全面提高医术水平的良好途径。今年3月7日、8日、9日三天,来自德国的医学专家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作关于假肢置换的学术讲座,并亲自演示手术过程。而来自神州市各医院的骨科医生在省立医院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听取了讲座、观看了手术。在听讲和观看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提问,并很快能得到专家的“当面”解答。千里之遥宛如咫尺之间,既省时省钱,又能取得良好地学习效果。

    据介绍,远程医疗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目前已应用于战场上的伤病员及监狱里犯人的远程手术(即专家通过网络操纵系统,远距离指挥机器人,机械手实施手术),不久也将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