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954
利多卡因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有关血中利多卡因的测定方法很多,但大多为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由于利多卡因的有效血药浓度为微克水平,因此不需要使用特殊的检测器,气相色谱法可用FID,液相色谱法可用紫外检测器。

    (一) 气相色谱法 不锈钢柱3m×3mm(ID),担体Shimalite W(201D,80-100目),涂有1.5%OV-17.柱温240度,气化室温度270度,氢火焰离化检测器温度270度,载气N2,流速35ml/min。我们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

    (二) 将肝素抗凝的血解剖学样品1.0ml置10ml分液漏斗中,加入内标盐酸可卡因3ug(3ul),混匀。然后加入氯2.0ml、5N氢氧化钠5滴,立即振摇5分钟,静置5分钟。尽量收集氯仿层,并于室温下通压缩空气吹干。以10ul氯仿溶解,进样1ul。

    利多卡因相对保留时间为3.6min,可卡因为1.15min。
, 百拇医药
    该法回收率为89%左右。

    线性范围:0.50-8.0ug/ml(Y=0.3446X-0.05091,r=0.9998),0.06-1.00ug/ml(Y=0.4976X-0.0210,r=0.9984).

    异丙基肾上腺素、苯妥因、美心律等药物不干扰利多卡因分析。

    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15cm×0.46mm,柱填料YWG-C18H37(10um);流动相;改性甲醇(300ml甲醇中加0.51ml丁胺,混匀后加入0.30ml冰醋酸)-水(75:25V、V);流速1.5ml/min;紫外检测长220nm。

    样品处理方法:1.0ml血清或血浆(枸橼酸钠抗凝)中加入2N NaOH0.1ml,10% Na2S2O6。1滴、内标异博停醇液(0.16ug/ul)40ul,以8.0 ml乙这醚-二氯甲烷(10;8V、V)提取。分离有机层,于50度水溶蒸干。加50ul流动相溶解,进样20ul。
, 百拇医药
    此法回收率为101±3.6%(CV=3.6%,n=6),线性范围0.1-10ug/ml(Y=0.628X±0.010,.998)。麻黄素、盐酸普鲁卡因、安定及利眠宁对分析有干扰。

    此外,还有许多液相色谱方法,各有特点。有的可同时测定美心律,双异丙吡胺,奎尼丁,有的可同时测定利多卡因的几种代谢物,由于篇幅所限,不在此一一赘述。

    给药方案

    利多卡因的半衰期短,安全范围小,要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并维持在有效水平难度较大。因此,如何根据病人的情况,高效地合理的给药方案曾引起专家们的热情关注。

    该药首过效应强,故临床上多采用静脉给药。本实验室根据该药易于从气管粘膜吸收的特点,对气管内给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一) 静脉给药
, 百拇医药
    (二) 根据参数推算,体重70kg的患者若1次静注100mg盐酸利多卡因,仅能维持有效浓度6分钟。若1次静注200mg,可维持25分钟左右,虽然对于防治心律失常仍太短,但已出现超越浓度(达6ug/ml以上),难免发生毒副反应。

    (三) 若用静滴法给药,则达有效浓度所需时间太长,按3g/min/70kg速度静滴,也需1小时才能到达。

    (四) 静注+滴注法克服了上述缺点,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给药方案。一般可静注2mg/kg,然后以350ug/kg/min的速度滴注。或按下述方法求得负荷剂量及维持量。

    DL=Cp×Vc

    DM=Cp×Cl

    DL:负荷剂量(ug)

    Cp:血药浓度(ug/ml)
, 百拇医药
    Vc:中央室分布容积(ml/kg)

    DM:维持剂量(ug/min)

    Cl:血浆清除率(ml/min/kg)

    静注+滴注法唯一缺陷是,静注后15min左右血药浓度会出现短暂性下降,低于有效浓度。故有人提出静注+快滴+慢滴法。

    (二) 气管内给药

    由于利多卡因可以从粘膜迅速吸收,因此,有一些紧急情况下可采用气管内给药方法。通过细导管将药液迅速注入患者气管深部,剂量3mg/kg(盐酸利多卡因),2min内可达有效浓度,并可维持30min。与静注给药法相比,此法较安全,维持时间软长,若操作熟练,可在1min内达有效浓度。若经二次给药,可在首次给药后30min进行,剂量减半。两次给药共可维持有效浓度70min左右。在这段时间内便于将病人转移至设备完善的抢救场所。对于施气管插管者或气管切开者,此法比之静注更便利,奏效快。
, 百拇医药
    病例:患者李某,女,61岁,体重46公斤。行肺癌切除术。术中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立即气管内给予盐酸利多卡因3mg/kg,5min内心律失常消失,其后的手术过程中未出现心律失常。

    给药后5’、10’、20’、30’分别采取静脉血标本,以前述气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并以计算机按二室吸收模型拟合。由拟合结果看,该患者的半衰期较长,与临床观察的药物作用时间相一致。

    (三) 充血性心衰病人的给药方法

    此类病人若求算负荷量与维持量时,C1应采用6.3ml/min/kg,Vc应采用0.3/kg(25)。C1与Vc变小,是由于心输出量显著下降所致。

    若已知患者的心输出量,可查出滴注速率.,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