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进展(三)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二、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降压安全、有效、价格便宜,单用或联合用药均可以,可与利尿剂、钙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但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则应禁用常规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国外有报道用很小剂量对某些心力衰竭病人有效,国内尚缺少充分资料。对于有支气管肺部阻塞性疾病及周围血管病的病人,β受体阻滞剂亦应避免。
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时程 既往认为β受体阻滞剂生效时间较慢,需数周或数月。但近年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证明,如口服普奈洛尔,在90分钟内即有明显血压下降。大多数制剂的充分作用在1~2天内即出现,而在停药后,(短期治疗)大约2周左右血压恢复到基线水平。
病人选择 多数研究指出,血浆高肾素活性(PRA)的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最好,可能反映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随年龄增长血浆肾素活性下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β阻滞剂的效果报告不一。尽管在Coope及Warrender(1986年)的研究中,阿替洛尔能有效降血压,但据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大规模病死率研究(1992)报告显示,利尿剂较β受体阻滞剂似乎更有效。在轻中度高血压的老年病人(≥60岁)中,比索洛尔和硝苯吡啶对降低血压同样有效,Hoffler及Morgenstern(1990年)亦发现,比索洛尔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病人年龄无关。Bracchetti等(1990年)称,在老年病人中(>65岁)比索洛尔和卡托普利同样明显的降低血压。
, 百拇医药
β受体阻滞剂单用以及和其他降压药物联用
在控制安静状态下血压方面,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应与利尿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及ACEI同样有效;但控制运动状态下的血压,优于其他制剂。据某些报道,β受体阻滞剂与ACEI联用,其效应不很满意,可能由于这2类药物在降血压机制上有共同之处,即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同一水平。通常β受体阻滞剂与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用,可以增加降压效应,并可以减少彼此的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中的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按发生频度可大体分为三类:
1.常见的副作用 疲劳的发生率约10%~20%,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中更为常见,为β2受体阻滞肌肉代谢的效应,劳动耐量在非选择性阻滞剂亦较β1选择性制剂为差。肢体寒冷的发生率为10%~20%,在寒冷季节尤其易恶化,但这种反应在有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阻滞剂中较不常见。
, http://www.100md.com
2.不常见的副作用 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副作用可能常见于通过血脑屏障的脂溶性制剂。据报导,吲哚洛尔特别容易使患者发生激动不安。各种β受体阻滞剂都可能使哮喘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但非选择性制剂也抑制象沙丁胺醇(salbutamol)及异丙肾上腺素的β2受体兴奋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也可有胃肠不适、眼睛闪烁及视觉盲点等。
3.少见的副作用 相对罕见的副作用包括:心力衰竭(如果左室功能差时应避免联用β受体阻滞剂)、肌肉痉挛及血浆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增高、皮疹、对蜜蜂叮咬过敏反应及青霉素样反应、细微颤动等等。阳萎及性功能减退亦可见于β受体阻滞剂,但不常见,较噻嗪类利尿剂明显少见。应用β受体阻滞剂也可发生停药的反跳现象,特别是缺血。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数周或数月后,亦应逐渐减量停用,否则也可以有反跳现象。, http://www.100md.com
β受体阻滞剂降压安全、有效、价格便宜,单用或联合用药均可以,可与利尿剂、钙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但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则应禁用常规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国外有报道用很小剂量对某些心力衰竭病人有效,国内尚缺少充分资料。对于有支气管肺部阻塞性疾病及周围血管病的病人,β受体阻滞剂亦应避免。
β受体阻滞剂的作用时程 既往认为β受体阻滞剂生效时间较慢,需数周或数月。但近年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证明,如口服普奈洛尔,在90分钟内即有明显血压下降。大多数制剂的充分作用在1~2天内即出现,而在停药后,(短期治疗)大约2周左右血压恢复到基线水平。
病人选择 多数研究指出,血浆高肾素活性(PRA)的病人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效果最好,可能反映患者交感神经活性的增强。随年龄增长血浆肾素活性下降,对老年高血压患者β阻滞剂的效果报告不一。尽管在Coope及Warrender(1986年)的研究中,阿替洛尔能有效降血压,但据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大规模病死率研究(1992)报告显示,利尿剂较β受体阻滞剂似乎更有效。在轻中度高血压的老年病人(≥60岁)中,比索洛尔和硝苯吡啶对降低血压同样有效,Hoffler及Morgenstern(1990年)亦发现,比索洛尔降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病人年龄无关。Bracchetti等(1990年)称,在老年病人中(>65岁)比索洛尔和卡托普利同样明显的降低血压。
, 百拇医药
β受体阻滞剂单用以及和其他降压药物联用
在控制安静状态下血压方面,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应与利尿剂、钙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及ACEI同样有效;但控制运动状态下的血压,优于其他制剂。据某些报道,β受体阻滞剂与ACEI联用,其效应不很满意,可能由于这2类药物在降血压机制上有共同之处,即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同一水平。通常β受体阻滞剂与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联用,可以增加降压效应,并可以减少彼此的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应用中的副作用
β受体阻滞剂的副作用按发生频度可大体分为三类:
1.常见的副作用 疲劳的发生率约10%~20%,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中更为常见,为β2受体阻滞肌肉代谢的效应,劳动耐量在非选择性阻滞剂亦较β1选择性制剂为差。肢体寒冷的发生率为10%~20%,在寒冷季节尤其易恶化,但这种反应在有内在拟交感作用的β阻滞剂中较不常见。
, http://www.100md.com
2.不常见的副作用 与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的副作用可能常见于通过血脑屏障的脂溶性制剂。据报导,吲哚洛尔特别容易使患者发生激动不安。各种β受体阻滞剂都可能使哮喘患者发生支气管痉挛,但非选择性制剂也抑制象沙丁胺醇(salbutamol)及异丙肾上腺素的β2受体兴奋的支气管扩张作用,也可有胃肠不适、眼睛闪烁及视觉盲点等。
3.少见的副作用 相对罕见的副作用包括:心力衰竭(如果左室功能差时应避免联用β受体阻滞剂)、肌肉痉挛及血浆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增高、皮疹、对蜜蜂叮咬过敏反应及青霉素样反应、细微颤动等等。阳萎及性功能减退亦可见于β受体阻滞剂,但不常见,较噻嗪类利尿剂明显少见。应用β受体阻滞剂也可发生停药的反跳现象,特别是缺血。在高血压病治疗中如应用β受体阻滞剂数周或数月后,亦应逐渐减量停用,否则也可以有反跳现象。,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