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现代名医名方 > 董建华
编号:114582
肝胃百合汤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肝胃百合汤

    [组成] 柴胡10克,黄芩10克,百合15克,丹参15克,乌药10克,川楝10克,郁金10克

    [功能] 疏肝理气,清胃活血

    [主治] 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胃神经官能症等属肝胃不和、肝郁气滞血瘀、肝胃郁热者。

    [用法] 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

    [方解]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喜润恶燥。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与水湿,喜燥恶湿。胃气主降,水谷得以下行;脾气主升,水谷精微才能输布全身。而脾胃要完成其正常功能,又离不开肝的疏泄作用,脾胃得肝之疏泄,其升降才能正常,功能方可健旺,肝还能为脾散精,疏泄胆汁助消化,条达情志以舒畅气机等。脾、胃、肝在生理上密切相关,一旦发病,又无不相互影响。肝失疏泄,则横逆犯胃克脾,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肝失滋养则疏泄失常,肝亦病。
, http://www.100md.com
    胃脘痛的表现虽主要在胃,但无论在临床验证上,还是在病理方面,又无不与肝脾密切相连。本病病因大体可归纳为精神因素和进食因素两个方面。精神因素如忧思恼怒,久郁不解,伤及于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胃气失其和降,以致胃脘胀痛。若迁延不愈,可出现肝郁化火犯胃,耗伤胃阴而口干苦,饥而不欲食;灼伤胃络而呕血,黑便;久痛伤及脉络,气滞瘀结,故痛有定处而拒按,甚则脉络破伤而出血;以上均涉及到肝,同时涉及到脾。

    从上分析,本病主要由肝、脾、胃此病及彼,相互影响,使三者功能失常所致。治疗胃脘痛,若只治脾胃而不治肝的方法显然欠于周全。故近代医家夏应堂氏指出:“至于胃脘痛大都不离乎肝,故胃病治肝,本是成法”。

    余既往治疗胃脘痛时,曾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等方,也注重了治肝,而疗效却不明显。经临床反复揣摩体验“用药须避刚燥”乃第二心得。前贤夏应堂氏云:“胃病治肝,本是成法……但治肝应知肝为刚脏,内寄风火,若一味刚燥理气,则肝木愈横,胃更受伤矣。”清代医家陈修园在变治胃脘痛方“百合汤”时指出:“久病原来郁气凝,若投辛热痛频增”余拟“肝胃百合汤”乃是取“百合汤”、“丹参饮”、“小柴胡汤”、“金铃子散”、“颠倒木金散”方意,筛选化裁而成。方取丹参饮而不用檀香、砂仁;选“小柴胡汤”而去法夏;取“颠倒木金散”而不用木香,盖檀香、砂仁、法夏、木香均属辛温香燥之品,虽能收到暂时止痛之效,但久用则症状反而加重,对治疗本病是不利的。
, 百拇医药
    本病的发生、发展,气滞为其重要的病机之一,故取性平之柴胡,微凉之郁金,性寒之川楝,微温之乌药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乌药虽温,但不刚不燥,能顺气降逆,疏畅胸膈之逆气,与苦寒性降之川楝为伍,相互抑其弊而扬其长,于气阴无损也。

    久病入络,气滞血瘀,络损血伤,故用丹参、郁金以活血通络,祛瘀生新。气郁久之化火,血瘀久之生热,本方又取黄芩以清解肝胃之热。久病致虚,当以补之。但温补则滞胃,滋腻之药又碍脾,故重用百合、丹参清轻平补之品,以益气调中,生血,养胃阴。

    本方在归经上,或入脾胃,或走肝经。合而为这,不燥不腻,能取得多方协调,标本兼顾,疏理调补,相配得当的作用。不仅缓解病情较快,而且宜于久服,从而达到根治的目的。

    [加减] 上腹痛有定处而拒按,舌质滞暗或见瘀斑者加桃仁10克;腹痛而见黑便者加生蒲黄10-15克;便秘者加火麻仁或瓜蒌仁15-20克;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弦数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或加生地12克,瓜蒌15克;神疲气短者加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

    [按语] 本方药简量轻,集寒热补泻气血于一炉,肝胃同治,疗效颇著,是不可多得的一首良方。这种组方配伍方法也值得学习师法。,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