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价格 > 相关 > 医药代表
编号:115120
综述:从“医药代表”看药价虚高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综述:从“医药代表”看药价虚高

    --------------------------------------------------------------------------------

    近年来,药价越来越高,已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很多人都抱怨看不起病。据一位推销药品的“医药代表”称,药费高就高在医院对患者的药品零售价上,出厂价没有提高,药价越高,医疗机构及药品经销单位得到的折扣和回扣也就越多--

    近几年来,一种称为“医药代表”的职业悄然兴起。所谓“医药代表”,是制药厂家为推销自己的药物而招聘的药品宣传和推销者,是厂家和医院之间的中介。据国家经贸委医药司提供的情况,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医院中的“医药代表”明显多于其他城市。据他们估计,仅活跃在北京的“医药代表”就有万人左右。一位工作在天津的“医药代表”说,天津市一个中等医院每天有三四十位“医药代表”在里面转悠。
, http://www.100md.com
    我国第一批“医药代表”1988年出现在施贵宝公司。他们不只是推销药品,更重要的是在药厂和临床医生之间架起“桥梁”。临床医生虽然有治疗病症的经验,但对药品尤其新面世的药品成分、功效及副作用很难透彻了解,“医药代表”就担当起“答疑”任务。现在,几乎每家制药企业都有自己的“医药代表”。厂家销售人员把药品送进医院销售的工作通常被称为“开医院”。其过程大致为:首先结识药剂科主任,由他指示把药送给临床大夫试用。这其中还要与相关的科室主任拉好关系,以赞助学术活动、添置办公用品等名义,或者用钞票使主任满意,再由主任或大夫写一份用药申请,然后在医院专事批准进药的药事委员会提出。在药事委员会开会前,必须买通主管院长、药事委员会重要成员、药剂科主任和有关医生。这之后还要向采购、库管员、财务等人士表示表示,以便医院尽快到厂家合作的“药批”进货。进货后,还要为日后结款疏通环节,这时“开医院”工作就算结束了。下一步就是“医药代表”和每位有处方权的医生周旋,这一整套程序下来,药厂的花费少则几百元,多则几万元。在各医院,“医药代表”要跟医生拉关系,让医生指导患者使用他们推销的药品,以此挣到由他们支付的临床促销费。其额度一般为药品零售价的10%至20%,支付方式多种多样。一般需要根据药房统计的药方付费,但需给统计人员“统方费”,一张处方付几角钱。美国默沙东公司的一位“医药代表”告诉记者,许多医院科室里的饮水机、干手器、微波炉,甚至空调、电脑、VCD都是制药公司和医院“联络感情”的产物。有的大医院将医生为某种药物的“开方费”作为科研基金,掌握在科主任的手里,科里的医生出国开会、进修或添置器械,费用全出自其中。逢年过节,“医药代表”会邀请平时有业务往来的医生去娱乐,或者给报销一些学术参考书的费用。这位原来做过医生的“医药代表”说,有些心地善良的医生,愿意给病人开最有效而最廉价的药物,但这样的人往往在医院不受欢迎,因为他的善良影响了大家的收入和利益。
, 百拇医药
    谁是受害者

    作为一种职业,“医药代表”在国外也是存在的,他们向医生和药剂科介绍自己公司药物的适应症,并组织一定的学术活动,但没有回扣和折扣。一位“医药代表”说:“药费越来越高,患者看不起病,埋怨制药厂家。其实,厂家的生产成本没有提高,出厂价也没有提高,高就高在医院对患者的药品零售价上,是折扣在作怪。药价越高,提成的基数越大,折扣和回扣也就越多。”某药业公司的一位销售经理说:“我现在卖的这些药实际成本只有申报价格的十分之一!国内新药的零售价多为生产成本的10倍左右,有的甚至高达20倍!换言之,花100元买的一盒药,也许只值5元钱!”在药品“虚高”定价带来的“高折扣”中,制药企业是名义支付者和部分获利者,患者则是实际支付者,而医疗机构及药品经销单位是主要获利者。一些专家指出,在现行体制下,医院既是买方市场又是卖方市场,它面对着众多的医药公司和制药厂家,有极大的选择权,可以以制药厂家的扣率大小为首选,在与厂家讨价还价的过程中,把厂家的进价压得极低,而对患者的零售价不变,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高额折扣。对于患者,医院是不折不扣的卖方市场,患者对药品没有选择权,只能听医生的,任凭医生多开药、开高价药、延长住院时间。
, http://www.100md.com
    “虚火”何日下降

    国务院纠风办及国家计委有关人士指出,药品价格“虚高”已成为近年来国内药品市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尽管经过整治,药品虚高定价和购销中的高额折扣问题仍未获得根本解决。国家计委价格司分析认为,药品价格“虚高”是国内现行体制弊病产生的结果。首先,国内药品生产中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例如化学制药企业由80年代的500多家发展为目前的6000多家,其中合资企业达1500家。绝大多数品种生产能力过剩,某些大品种生产能力利用率仅为百分之四五十。市场严重供过于求迫使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推销药品。其次,药品经销中的高利润,吸引了各行各业参与其间。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由改革开放前的20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7万家,这个数目正巧与现有县级医院的数目相等,也就是说一个批发公司对着一个医院批发。过多过滥的批发企业竞相向医疗单位推销药品,药品市场竞争演变为折扣的竞争。相比之下,国外多数国家只有1至4个批发药品公司,美国也只有8家。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医药不分,过分依赖药品差价收入维持运转。据统计,1998年列入医疗机构账面的药品折扣收入即达到90亿元,相当于药品购进额的16%。国务院纠风办提供的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从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间,我国居民的患病率增加了7.3%,医院本该门庭若市,但今天却有50%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其就诊率比5年前下降了18.8%。特别是一些中小城市,30%应住院的病人选择了在家治病或采取保守治疗,医院住院率下降了4.3%,出现了医院“吃不饱饭”的现象。据统计,在城市有32.14%的患者经济困难不敢上医院,63.13%应住院的患者不敢住院治疗,这两个比例均比5年前有较大提高。据卫生部最新统计,目前我国每位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要花费79元,住院需花费2891元。而去年此时公布的统计数据是:病人在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接受门诊或急诊服务,平均每人每次花费不到70元,住院费用约为2600元。不同医院的医疗费用也相差甚远。如在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卫生部直属医院,平均每一门诊、急诊人次医疗费用为163元,住院费用为7961元,而在普通县级医院,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9元和1508元。在这两项费用中,药费分别占60%和47%,这说明医疗费用的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药品价格上涨造成的。近年来药价的过快增长已经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很多人甚至发出“吃不起药”的抱怨。尽快采取措施,提高医药生产企业的标准,控制医药生产企业过多过滥的局面,全面切断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与药品营销之间的利益关系,已成为当务之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