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籍研究和中医现代化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黄 英 志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古籍研究则是中医药科研工作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医药古籍研究方面,出现了很大的滑坡,并已陷入了低谷.究其原因,除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之外,对中医古籍研究在认识上陷入某些误区,则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实有必要用战略的眼光,正确认识中医古籍研究和中医现代化的关系,引导有关人员走出误区,促进中医古籍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否则,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实现中医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鉴于目前尚无此类专论发表,本文拟就中医古籍研究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中医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
一、21世纪谁来研究中医古籍
本世纪80年代初期,在陈云同志关于古籍整理的讲话和中央对古籍整理的指示公布以后,中医古籍整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卫生部为落实中央指示,制定了中医古籍整理规划,全国许多有条件的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大专院校相继成立了中医古籍研究所(室),许多单位和专家积极开展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列入卫生部《中医古籍整理规划》的大部分古籍也相继完成整理、点校和出版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中医古籍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 http://www.100md.com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80年代后期,中医古籍研究工作陷入了低谷。虽然目前也有少量的中医古籍整理研究项目,能被列为国家或少数省区的重点课题,也有极少数中医古籍整理研究成果获得科研成果奖。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论,却普遍存在着中医古籍研究立题难、出书难、获奖难,甚至发表文章也难的问题。从事中医古籍研究的专门机构常发出“投标无门”的感叹,在这种状况下,老专家们已难以做出成绩,年轻人则很难安心这一工作,许多经过专门培养的中医古籍研究人才,已离开这支队伍.中医古籍研究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不少中医古籍研究机构已经名存实亡,仍然坚持这一研究的专门机构也深感处境困难。从事这类研究的一些年轻人提出了“中医古籍研究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的疑问,老专家们则关心“21世纪谁来从事中医古籍研究”。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不是个人或某些集团的意志,而是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中医古籍则是数千年来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果不重视对这份遗产的研究,让这些宝贵遗产被历史湮没,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先人,愧对后代子孙。然而,目前中医古籍研究所面临的状况却令人担忧。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那么中医古籍研究工作便很有可能陷于瘫痪,其后果将是严重的。
, 百拇医药
二、中医古话研究的思想误区
1、误区之一:中医古籍研究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有人认为,卫生部于80年代下达的《中医古籍整理规划》已经大体完成,因此,中医古籍研究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不需要(或不十分需要)继续进行这种研究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中医古籍研究的一种误识,其特点是把中医古籍的研究范围局限化。陷入这一误区的人把对中医古籍研究的任务,仅仅局限于对古籍的整理、点校和重印、出版等工作范围之内。其实进行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存中医药古籍,但它仅仅是中医古籍研究的部分任务,而不是它的全部任务。退而言之,即使卫生部《中医古籍的整理规划》任务已经完成(实际尚未完全完成),也还有许多没有列入《规划》的珍稀古籍,需要有人继续整理和研究。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保存中医古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古籍,并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健康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努力做好前述对中医古籍的保护性研究之外,还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对中医古籍实质内容的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深刻理解中医古籍的实质内容,才能正确和充分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虽然,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因前述思想误区的存在,这类研究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合理的协调,因而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
, 百拇医药
2、误区之二:中医古籍研究“无先进性可言”
有人片面地认为,中医古籍研究仅仅是对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的文字研究,这种研究设有使用现代化手段,不能形成可以用现代化指标进行评价的成果。因此,他们认为中医古籍研究“无先进性可言”,所以他们歧视这类课题和成果,甚至排斥这种研究。
持上述观点的人,也陷入了一种思想误区。其实任何科研成果的先进性,都不决定于该课题研究手段的先进程度,而决定于该课题所建立的科学假说水平的高低。若低水平假说的课题,即使应用了高精尖手段,其成果也仍然是低水平的。例如,有人选用了大量的现代科学高精尖手段,去证明“麻杏石甘汤可以治疗咳嗽”这一假说(按:其实这并非假说,而是事实),那么无论其研究手段有多么现代化,也无论其研究手段有多么高精尖,其研究结果也必然是低水平的。因为,麻杏石甘汤对咳嗽的疗效,已经被800多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所证明,它已经是一个古今公认,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无需任何人再去加以证明。如果非要去证明这一公知公认的科学原理,那就是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手段越是高精尖,浪费也就越大,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所进行的“中医现代化”研究中,这类课题却有不少。
, 百拇医药
反之,如果某一项中医古籍研究课题,虽然只采用了传统的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但它却澄清了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多数人混淆了的学术问题,并因此在某一方面提高了中医药科技的实践水平,那么,尽管该课题研究并未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但其成果却是高水平的。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医科研工作中,对这类课题的支持力度却十分有限。
世界上几乎一切高水平的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用尽可能简单的手段,去证明最高水平的假说。例如,日本现代物理学奠基人长岗丰太郎在参观了本世纪杰出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实验室以后,在给卢瑟福的信中说:“我被您所用仪器的简单性和取得的光辉成就所震惊……我佩服您用极简单的方法,取得了光辉成果。”因此,那种因为中医古籍研究没有利用现代化高精尖手段,就歧视这类研究的态度,显然是不正确的。
三、没有中医古籍研究,就没有有实际意义的中区现代化
1、没有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就不能正确识别古代优秀的中医学术遗产
, 百拇医药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对以中医古籍为载体的中医学术遗产而言,也应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众所周知,中医古籍所载的内容,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为了实现中医现代化,我们只能吸取其中的“精华”、扬弃其中的“糟粕”。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吃透中医古籍的实质内容,彻底弄清其真实含义,才能正确区分“精华”与“糟粕”。如果没有对中医古籍实质内容的深入研究,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就不可能充分利用中医学术的优秀遗产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没有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中医现代化研究就不可能深入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科学都是继承与创新辩证的统一体。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医现代化。但是,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没有正确的继承,创新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如果不重视对中医古籍的研究,便不知自己的家底,也不知“宝”藏于何处?其它中医现代化研究项目也不可能深入。现今的中医现代化研究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极其简单却又被人们忽视了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例如,目前在古代医疗经验的现代化研究方面,多数课题仅限于对某些公知公认有效方药疗效的验证或解释。即使在当前十分热门的对中医药有效方药的开发研究中,也存在着研究工作始终无法深入的问题。虽然也能见到一些号称从中医古籍中开发出来的“新药”,但这类新药大多属于对古代有效名方的剂型改革,或无关大局的一、二味药物的加减。这些事实说明,如果忽视甚至歧视中医古籍研究,将不利于包括应用和开发研究在内的中医科研工作的深入,更不利于中医药学术和事业的发展。
3、没有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便不能保证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古籍研究与中区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对前者的提高与发展。现今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实践证明,没有坚实的中医古籍研究基础,不能正确理解中医的学术内容,就不可能保证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今被视为有较高现代化程度的相当一部分中医科研项目中,由于缺乏扎实的中医古籍研究基础,缺乏对中医药学有关学术问题实质内容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因而其研究成果对中医药科技实践并不具有实用价值。例如,在“阴虚”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有人对家免采用小肠侧瘘法,人工造成家免小肠液的外漏,试图塑造成“阴虚”的动物模型口.其思路似乎与某些中医文献中关于“阴虚”形成的病因相合,但是,其造模的结果却与同类文献的论述不相一致。据称,术后3天,“动物逐渐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口渴欲饮,四肢无力,明显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出现皱纹,体温较低,耳根较冷,大便少而稍干,小便较少”,其中,“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大便少而稍干、小便少”等,似与“阴虚”的某些临床表现相似。但“体温较低,耳根较冷”则是“阳虚”的临床表现.如果把这种“动物模型”作为“阴虚”的代表进行研究,那么无论其研究手段如何先进,其结果都将是不可靠的,因而,它不具有实用价值。
, 百拇医药
有人曾经统计了1960年一1989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论文共有344篇,计48种造模方法,约28个证型。在这些文献中,真正属于“证”动物模型的应用文献只3篇,有341篇关于造模研究的文献并未得到应用。这一统计说明,现有的为学术界多数人所公认的符合中医现代化要求的关于中医“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尚难以在中医科技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有人在评价中医现代化科研中的一个热点——“证”的研究现状时说:“证本质的研究进退维谷,证的动物造模面临困难,微观辨证的呼声已趋回落,整个‘证’的实验研究受挫”。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对于中医古籍研究不深入,对历代有关“证”的概念缺乏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对“证”的多义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不同的学者对“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虽然近二十年来投入了不少的人力与财力进行清设规范化的研究,但是,由于对古今“证”概念缺乏全面系统的清理,经过规范之后的证概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学术界对“证”的内涵与外延理解至今依然存在着各种歧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造成了“证”的实验研究受挫.正如有学者评价说:“今人对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乍看起来是登上了科学的宝塔尖,而实则是钻进了‘牛角尖’而陷于不能自拔之地,其代价是沉重的。”
, 百拇医药
近十余年来,由于领导重视,国家对中医科研的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中医科研的规模因而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地对现有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实际意义进行分析,不难感到中医科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我们也可以举出中医药科研的许多成绩,但是,恐怕我们却难以否定这样一个现实:即在中医药科研中,只见投入和成果的数量增加,少见成果质量的飞跃。中医科研工作的质量、水平与规模的发展和投入的增加并不成正相关关系。尽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重视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使中医科研失去了可靠的前提和牢固的基础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不重视中医古籍研究,必将阻碍中医现代化进程
实践证明,不重视中医古籍研究,不仅给中医药科研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也全面影响了整个中医科技实践水平的提高,并阻碍中医现代化进程。
例如,在临床工作中,有人因为缺乏古籍研究基础,对许多中医学术问题一知半解,常导致临床用药的各种错误,并因此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在教学工作中,一些人因对古籍研究不深,对于许多中医药学术问题的认识,仅限于教材范因之内,对历代医家的见解和主张,则知之甚少,所以思路狭窄,常造成在许多学术问题上对学生的误导,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http://www.100md.com
现今中医药科研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经证明,传统的中医古籍研究手段在今天并没有落后,在中医科研现代化的进程中,它仍然具有其它研究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加速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在现今的中医科研及其管理工作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辩证关系,克服轻视和歧视中医古籍研究的思想。在继续加强应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对中医学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应当充分重视中医古籍研究工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中医古籍研究队伍,加大对中医古籍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古籍研究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如此,将可以为中医现代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提供丰富而珍贵的信息资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中医科研工作中的某些失误,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从而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中医现代化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早日实现中医现代化。/(明怀推荐),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学是我国独具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古籍研究则是中医药科研工作中最具特色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医药古籍研究方面,出现了很大的滑坡,并已陷入了低谷.究其原因,除某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之外,对中医古籍研究在认识上陷入某些误区,则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前,实有必要用战略的眼光,正确认识中医古籍研究和中医现代化的关系,引导有关人员走出误区,促进中医古籍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否则,继承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实现中医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鉴于目前尚无此类专论发表,本文拟就中医古籍研究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中医管理部门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足够重视。
一、21世纪谁来研究中医古籍
本世纪80年代初期,在陈云同志关于古籍整理的讲话和中央对古籍整理的指示公布以后,中医古籍整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卫生部为落实中央指示,制定了中医古籍整理规划,全国许多有条件的中医研究机构和中医大专院校相继成立了中医古籍研究所(室),许多单位和专家积极开展了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工作,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列入卫生部《中医古籍整理规划》的大部分古籍也相继完成整理、点校和出版工作.在全国范围内,中医古籍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 http://www.100md.com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80年代后期,中医古籍研究工作陷入了低谷。虽然目前也有少量的中医古籍整理研究项目,能被列为国家或少数省区的重点课题,也有极少数中医古籍整理研究成果获得科研成果奖。但是,就全国范围而论,却普遍存在着中医古籍研究立题难、出书难、获奖难,甚至发表文章也难的问题。从事中医古籍研究的专门机构常发出“投标无门”的感叹,在这种状况下,老专家们已难以做出成绩,年轻人则很难安心这一工作,许多经过专门培养的中医古籍研究人才,已离开这支队伍.中医古籍研究队伍不稳,后继乏人和后继乏术的问题,非常突出。目前,不少中医古籍研究机构已经名存实亡,仍然坚持这一研究的专门机构也深感处境困难。从事这类研究的一些年轻人提出了“中医古籍研究到底还能坚持多久”的疑问,老专家们则关心“21世纪谁来从事中医古籍研究”。
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不是个人或某些集团的意志,而是现实社会的客观需要。中医古籍则是数千年来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如果不重视对这份遗产的研究,让这些宝贵遗产被历史湮没,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先人,愧对后代子孙。然而,目前中医古籍研究所面临的状况却令人担忧。如果这一状况不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善,那么中医古籍研究工作便很有可能陷于瘫痪,其后果将是严重的。
, 百拇医药
二、中医古话研究的思想误区
1、误区之一:中医古籍研究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有人认为,卫生部于80年代下达的《中医古籍整理规划》已经大体完成,因此,中医古籍研究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了”,不需要(或不十分需要)继续进行这种研究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中医古籍研究的一种误识,其特点是把中医古籍的研究范围局限化。陷入这一误区的人把对中医古籍研究的任务,仅仅局限于对古籍的整理、点校和重印、出版等工作范围之内。其实进行这些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保存中医药古籍,但它仅仅是中医古籍研究的部分任务,而不是它的全部任务。退而言之,即使卫生部《中医古籍的整理规划》任务已经完成(实际尚未完全完成),也还有许多没有列入《规划》的珍稀古籍,需要有人继续整理和研究。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保存中医古籍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应用中医古籍,并使之更好地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健康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除了努力做好前述对中医古籍的保护性研究之外,还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需要,深入开展对中医古籍实质内容的研究。只有如此,才能深刻理解中医古籍的实质内容,才能正确和充分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珍贵遗产。虽然,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因前述思想误区的存在,这类研究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合理的协调,因而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十分有限。
, 百拇医药
2、误区之二:中医古籍研究“无先进性可言”
有人片面地认为,中医古籍研究仅仅是对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的文字研究,这种研究设有使用现代化手段,不能形成可以用现代化指标进行评价的成果。因此,他们认为中医古籍研究“无先进性可言”,所以他们歧视这类课题和成果,甚至排斥这种研究。
持上述观点的人,也陷入了一种思想误区。其实任何科研成果的先进性,都不决定于该课题研究手段的先进程度,而决定于该课题所建立的科学假说水平的高低。若低水平假说的课题,即使应用了高精尖手段,其成果也仍然是低水平的。例如,有人选用了大量的现代科学高精尖手段,去证明“麻杏石甘汤可以治疗咳嗽”这一假说(按:其实这并非假说,而是事实),那么无论其研究手段有多么现代化,也无论其研究手段有多么高精尖,其研究结果也必然是低水平的。因为,麻杏石甘汤对咳嗽的疗效,已经被800多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所证明,它已经是一个古今公认,并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无需任何人再去加以证明。如果非要去证明这一公知公认的科学原理,那就是对人力和物力的浪费,手段越是高精尖,浪费也就越大,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所进行的“中医现代化”研究中,这类课题却有不少。
, 百拇医药
反之,如果某一项中医古籍研究课题,虽然只采用了传统的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但它却澄清了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多数人混淆了的学术问题,并因此在某一方面提高了中医药科技的实践水平,那么,尽管该课题研究并未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但其成果却是高水平的。令人遗憾的是在目前的中医科研工作中,对这类课题的支持力度却十分有限。
世界上几乎一切高水平的科学家都十分重视用尽可能简单的手段,去证明最高水平的假说。例如,日本现代物理学奠基人长岗丰太郎在参观了本世纪杰出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的实验室以后,在给卢瑟福的信中说:“我被您所用仪器的简单性和取得的光辉成就所震惊……我佩服您用极简单的方法,取得了光辉成果。”因此,那种因为中医古籍研究没有利用现代化高精尖手段,就歧视这类研究的态度,显然是不正确的。
三、没有中医古籍研究,就没有有实际意义的中区现代化
1、没有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就不能正确识别古代优秀的中医学术遗产
, 百拇医药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对以中医古籍为载体的中医学术遗产而言,也应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众所周知,中医古籍所载的内容,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为了实现中医现代化,我们只能吸取其中的“精华”、扬弃其中的“糟粕”。如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吃透中医古籍的实质内容,彻底弄清其真实含义,才能正确区分“精华”与“糟粕”。如果没有对中医古籍实质内容的深入研究,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就不可能充分利用中医学术的优秀遗产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2、没有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中医现代化研究就不可能深入
科学发展的历史证明,任何科学都是继承与创新辩证的统一体。在实现中医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医现代化。但是,创新必须以继承为基础,没有正确的继承,创新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如果不重视对中医古籍的研究,便不知自己的家底,也不知“宝”藏于何处?其它中医现代化研究项目也不可能深入。现今的中医现代化研究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极其简单却又被人们忽视了的问题。
, 百拇医药
例如,目前在古代医疗经验的现代化研究方面,多数课题仅限于对某些公知公认有效方药疗效的验证或解释。即使在当前十分热门的对中医药有效方药的开发研究中,也存在着研究工作始终无法深入的问题。虽然也能见到一些号称从中医古籍中开发出来的“新药”,但这类新药大多属于对古代有效名方的剂型改革,或无关大局的一、二味药物的加减。这些事实说明,如果忽视甚至歧视中医古籍研究,将不利于包括应用和开发研究在内的中医科研工作的深入,更不利于中医药学术和事业的发展。
3、没有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便不能保证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古籍研究与中区现代化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对前者的提高与发展。现今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实践证明,没有坚实的中医古籍研究基础,不能正确理解中医的学术内容,就不可能保证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在现今被视为有较高现代化程度的相当一部分中医科研项目中,由于缺乏扎实的中医古籍研究基础,缺乏对中医药学有关学术问题实质内容的正确和全面的理解,因而其研究成果对中医药科技实践并不具有实用价值。例如,在“阴虚”动物模型的研究中,有人对家免采用小肠侧瘘法,人工造成家免小肠液的外漏,试图塑造成“阴虚”的动物模型口.其思路似乎与某些中医文献中关于“阴虚”形成的病因相合,但是,其造模的结果却与同类文献的论述不相一致。据称,术后3天,“动物逐渐出现精神萎顿,食欲减退,口渴欲饮,四肢无力,明显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出现皱纹,体温较低,耳根较冷,大便少而稍干,小便较少”,其中,“消瘦”、“皮肤弹性降低”、“大便少而稍干、小便少”等,似与“阴虚”的某些临床表现相似。但“体温较低,耳根较冷”则是“阳虚”的临床表现.如果把这种“动物模型”作为“阴虚”的代表进行研究,那么无论其研究手段如何先进,其结果都将是不可靠的,因而,它不具有实用价值。
, 百拇医药
有人曾经统计了1960年一1989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论文共有344篇,计48种造模方法,约28个证型。在这些文献中,真正属于“证”动物模型的应用文献只3篇,有341篇关于造模研究的文献并未得到应用。这一统计说明,现有的为学术界多数人所公认的符合中医现代化要求的关于中医“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结果,尚难以在中医科技实践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有人在评价中医现代化科研中的一个热点——“证”的研究现状时说:“证本质的研究进退维谷,证的动物造模面临困难,微观辨证的呼声已趋回落,整个‘证’的实验研究受挫”。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虽然很多,但对于中医古籍研究不深入,对历代有关“证”的概念缺乏全面和系统的了解,对“证”的多义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不同的学者对“证”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虽然近二十年来投入了不少的人力与财力进行清设规范化的研究,但是,由于对古今“证”概念缺乏全面系统的清理,经过规范之后的证概念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学术界对“证”的内涵与外延理解至今依然存在着各种歧义。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才造成了“证”的实验研究受挫.正如有学者评价说:“今人对中医‘证’实质的研究,乍看起来是登上了科学的宝塔尖,而实则是钻进了‘牛角尖’而陷于不能自拔之地,其代价是沉重的。”
, 百拇医药
近十余年来,由于领导重视,国家对中医科研的投入有了较大增长,中医科研的规模因而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冷静地对现有中医药科研成果的实际意义进行分析,不难感到中医科研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我们也可以举出中医药科研的许多成绩,但是,恐怕我们却难以否定这样一个现实:即在中医药科研中,只见投入和成果的数量增加,少见成果质量的飞跃。中医科研工作的质量、水平与规模的发展和投入的增加并不成正相关关系。尽管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重视对中医古籍的深入研究,使中医科研失去了可靠的前提和牢固的基础不能不说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不重视中医古籍研究,必将阻碍中医现代化进程
实践证明,不重视中医古籍研究,不仅给中医药科研带来了负面影响,而且也全面影响了整个中医科技实践水平的提高,并阻碍中医现代化进程。
例如,在临床工作中,有人因为缺乏古籍研究基础,对许多中医学术问题一知半解,常导致临床用药的各种错误,并因此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在教学工作中,一些人因对古籍研究不深,对于许多中医药学术问题的认识,仅限于教材范因之内,对历代医家的见解和主张,则知之甚少,所以思路狭窄,常造成在许多学术问题上对学生的误导,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 http://www.100md.com
现今中医药科研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已经证明,传统的中医古籍研究手段在今天并没有落后,在中医科研现代化的进程中,它仍然具有其它研究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加速中医现代化的步伐,在现今的中医科研及其管理工作中,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继承与发扬的辩证关系,克服轻视和歧视中医古籍研究的思想。在继续加强应用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对中医学术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应当充分重视中医古籍研究工作。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稳定中医古籍研究队伍,加大对中医古籍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促进中医古籍研究多出人才、多出成果。如此,将可以为中医现代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提供丰富而珍贵的信息资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中医科研工作中的某些失误,避免不应有的损失,从而有利于中医药科技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利于中医现代化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早日实现中医现代化。/(明怀推荐),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