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便血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有些家长常常发现,上幼儿园的孩子大便以后会有少量出血,大多为大便上沾一点血,有时是擦屁股发现卫生纸上带有血迹,且都是鲜血。可是,孩子肚子不疼,肛门也不痛,胃口、精神、生长发育都正常,去医院验血也没有贫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首先,大便时出血不多,肚子和肛门都不疼,粪便不稀也不大干燥,一天一次排便,当然不像有什么急性病。虽然经年累月便血,但并不影响孩子的生活、活动、营养、发育,验血也无贫血的迹象,说明对健康没有妨碍。此时,家长不必惊慌,因为这样的便血不要紧,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出血?这是不是病呢?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疾病。原来,幼儿为了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全身淋巴组织增生活跃,直肠、结肠甚至小肠下段的淋巴组织集聚成团(称为淋巴滤泡)。有些淋巴滤泡较大,凸出肠粘膜下,整齐紧密地排列着。靠近直肠末端(即肛门口)较凸出的滤泡,受到粪便的摩擦与肠壁收缩的挤压,常会出现少量渗血,沾在粪便上,甚至流到肛门口,这就是幼儿偶尔大便带血的原因。由于出血量不大,机体可以自行补偿,所以不会引起贫血。但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大便带血非常担心,以为这和女性的月经一样。其实,孩子的大便出血量按比例来计算,远不如女性的经血量,所以完全不必担忧。如果验血证明确实有贫血,服一些补血药也就足够了。由于淋巴滤泡增生是幼儿免疫功能逐渐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免疫功能成熟,淋巴滤泡增生逐渐减少,出血也就自然停止,因此不需要治疗。
, 百拇医药
有些孩子由于增生的淋巴滤泡被擦破而出血,并造成感染,会长出肉芽。过度增生的肉芽形成小肉球,突入肠腔,这就是息肉。息肉更易受到挤压,于是孩子每次大便都会带血。但无论如何.出血不会很多,孩子大便时也没有感觉,更不会恶变。这种息肉在医学上叫做“青年息肉”。医生在直肠检查时若发现孩子有息肉,可以顺手摘下来。若手指够不到,一般不必处理,因为随着息肉越来越大,根部的蒂会越来越细,息肉自然脱落后,随大便排出,以后就不会再出血。个别的大息肉,顽固而不脱落.可以通过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手术摘除。
怎样才能知道孩子的便血是淋巴滤泡增生还是息肉引起的呢?一般地说,幼儿偶尔大便出血,大多数是淋巴滤泡增生所致,而每次大便都出血,则常为息肉导致,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通过直肠检查就能明确诊断。肛门内灌钡糊(钡灌肠造影)摄X线片,可以发现手指够不到的高位息肉。乙状结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看见淋巴滤泡增生和各部位的息肉,但在检查前。必须给幼儿进行麻醉,使其深睡。对少量便血且不影响健康的孩子,大多不作此检查。
, 百拇医药
有没有疾病甚至是危险性疾病引起的少量无痛便血?当然也有。如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全身都会出血,肛门自然也不例外;慢性肠炎(克隆病)、直肠血管瘤以及肠淋巴瘤等,都可以有少量便血。幸而这些情况都很罕见,且孩子常伴有肚子痛。患有肛裂、肛瘘、小婴儿肛门湿疹、幼儿蛲虫性肛门炎也可引起出血,但还多有痒痛。因此,大便带血还是应该找医生检查。如果真是有病,医生会做处理。若查不出问题.就可安心等待自愈,同时注意观察。不必惊慌。
儿童便血的原因
小儿外科副教授 钟麟
引起儿童便血的原因,除了内科疾病外,还可能是外科疾病。如果是外科性便血,仅靠吃药、打针等治疗手段多半是不行的。有时虽然一时见效。但往往会延误诊治,甚至还可造成严重后果。便血是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它表示有胃肠道出血。一般说来,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血呈鲜红或暗红色,量的多少因病情而异。长期、少量、反复便血,可引起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而一次大量出血,常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下面简要介绍引起儿童便血的常见外科病症。
, http://www.100md.com
1、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3—6岁儿童。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粘膜上,好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通常如黄豆或蚕豆大小。有经验的医生用手指为病儿做直肠检查,可摸到息肉。位置低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犹如一个红色的肉球。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法摘除而治愈,如果息肉不止一个(多发性),则应行手术治疗。
2、肛裂 肛裂是指肛门口边缘的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便血特点为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当孩子解大便时就会哭闹不安,大便干硬。引起肛裂的原因有许多种,如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损伤或感染。肛裂若处理不当,则可产生肛瘘。治疗肛裂,一般要经常清洗肛门,保持肛周清洁并涂搽润滑药物,以及多吃油性易消化食物。
3、急性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两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病儿因腹痛引起阵发性哭闹、呕吐。医生在腹部可摸到包块。肠套叠早期的病儿,多采用空气灌肠,进行复位治疗;如果病情已到晚期,则需要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4、梅克尔憩室(旧称美克耳憩室) 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是由于发育异常而在肠壁上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两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后红。憩室位于回肠末段,因可能含有异位的胃动膜或胰腺组织,所以可发生溃疡出血。若出血量多,可引起休克,反复便血可导致贫血。采用同位素扫描检查,该病多可确诊。对梅克尔憩室以手术治疗为宜。
5、急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坏死性肠炎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同时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
6、其他消化性溃疡、肠旋转不良与重复畸形、胃食管返流、食管裂孔疝、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均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
总之,无论是家长还是医生,都应对儿童便血提高警惕,及时处理,特别是对有手术指征的便血,更应住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百拇医药
首先,大便时出血不多,肚子和肛门都不疼,粪便不稀也不大干燥,一天一次排便,当然不像有什么急性病。虽然经年累月便血,但并不影响孩子的生活、活动、营养、发育,验血也无贫血的迹象,说明对健康没有妨碍。此时,家长不必惊慌,因为这样的便血不要紧,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出血?这是不是病呢?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疾病。原来,幼儿为了抵抗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全身淋巴组织增生活跃,直肠、结肠甚至小肠下段的淋巴组织集聚成团(称为淋巴滤泡)。有些淋巴滤泡较大,凸出肠粘膜下,整齐紧密地排列着。靠近直肠末端(即肛门口)较凸出的滤泡,受到粪便的摩擦与肠壁收缩的挤压,常会出现少量渗血,沾在粪便上,甚至流到肛门口,这就是幼儿偶尔大便带血的原因。由于出血量不大,机体可以自行补偿,所以不会引起贫血。但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大便带血非常担心,以为这和女性的月经一样。其实,孩子的大便出血量按比例来计算,远不如女性的经血量,所以完全不必担忧。如果验血证明确实有贫血,服一些补血药也就足够了。由于淋巴滤泡增生是幼儿免疫功能逐渐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免疫功能成熟,淋巴滤泡增生逐渐减少,出血也就自然停止,因此不需要治疗。
, 百拇医药
有些孩子由于增生的淋巴滤泡被擦破而出血,并造成感染,会长出肉芽。过度增生的肉芽形成小肉球,突入肠腔,这就是息肉。息肉更易受到挤压,于是孩子每次大便都会带血。但无论如何.出血不会很多,孩子大便时也没有感觉,更不会恶变。这种息肉在医学上叫做“青年息肉”。医生在直肠检查时若发现孩子有息肉,可以顺手摘下来。若手指够不到,一般不必处理,因为随着息肉越来越大,根部的蒂会越来越细,息肉自然脱落后,随大便排出,以后就不会再出血。个别的大息肉,顽固而不脱落.可以通过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手术摘除。
怎样才能知道孩子的便血是淋巴滤泡增生还是息肉引起的呢?一般地说,幼儿偶尔大便出血,大多数是淋巴滤泡增生所致,而每次大便都出血,则常为息肉导致,有经验的专科医生通过直肠检查就能明确诊断。肛门内灌钡糊(钡灌肠造影)摄X线片,可以发现手指够不到的高位息肉。乙状结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看见淋巴滤泡增生和各部位的息肉,但在检查前。必须给幼儿进行麻醉,使其深睡。对少量便血且不影响健康的孩子,大多不作此检查。
, 百拇医药
有没有疾病甚至是危险性疾病引起的少量无痛便血?当然也有。如血液病(包括白血病),全身都会出血,肛门自然也不例外;慢性肠炎(克隆病)、直肠血管瘤以及肠淋巴瘤等,都可以有少量便血。幸而这些情况都很罕见,且孩子常伴有肚子痛。患有肛裂、肛瘘、小婴儿肛门湿疹、幼儿蛲虫性肛门炎也可引起出血,但还多有痒痛。因此,大便带血还是应该找医生检查。如果真是有病,医生会做处理。若查不出问题.就可安心等待自愈,同时注意观察。不必惊慌。
儿童便血的原因
小儿外科副教授 钟麟
引起儿童便血的原因,除了内科疾病外,还可能是外科疾病。如果是外科性便血,仅靠吃药、打针等治疗手段多半是不行的。有时虽然一时见效。但往往会延误诊治,甚至还可造成严重后果。便血是许多疾病都可出现的症状,它表示有胃肠道出血。一般说来,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呕血和柏油样大便;下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便血,血呈鲜红或暗红色,量的多少因病情而异。长期、少量、反复便血,可引起小儿贫血及营养不良,而一次大量出血,常可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下面简要介绍引起儿童便血的常见外科病症。
, http://www.100md.com
1、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多见于3—6岁儿童。便血特点为排便终了时出现鲜血,量少,不与粪便混杂。息肉通常长在肠壁的粘膜上,好像一个带蒂的肉疙瘩,通常如黄豆或蚕豆大小。有经验的医生用手指为病儿做直肠检查,可摸到息肉。位置低的息肉,排便时可脱出肛门,犹如一个红色的肉球。单发性直肠息肉,可采用手法摘除而治愈,如果息肉不止一个(多发性),则应行手术治疗。
2、肛裂 肛裂是指肛门口边缘的裂伤,多见于两岁左右的婴幼儿。便血特点为肛门有点滴鲜血。同时伴有排便痛,当孩子解大便时就会哭闹不安,大便干硬。引起肛裂的原因有许多种,如先天性肛门狭窄、排干硬大便时撕裂肛门,以及肛门损伤或感染。肛裂若处理不当,则可产生肛瘘。治疗肛裂,一般要经常清洗肛门,保持肛周清洁并涂搽润滑药物,以及多吃油性易消化食物。
3、急性肠套叠 肠套叠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两岁以内,尤其是4—10个月婴儿。便血特点为果酱样大便。病儿因腹痛引起阵发性哭闹、呕吐。医生在腹部可摸到包块。肠套叠早期的病儿,多采用空气灌肠,进行复位治疗;如果病情已到晚期,则需要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4、梅克尔憩室(旧称美克耳憩室) 这是一种先天性肠道畸形,是由于发育异常而在肠壁上形成的囊状物,多见两岁以内小儿。便血特点为突然大量血便,先黑后红。憩室位于回肠末段,因可能含有异位的胃动膜或胰腺组织,所以可发生溃疡出血。若出血量多,可引起休克,反复便血可导致贫血。采用同位素扫描检查,该病多可确诊。对梅克尔憩室以手术治疗为宜。
5、急性坏死性肠炎 急性坏死性肠炎便血特点为赤豆汤、洗肉水样,腥臭味,同时伴有高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明显升高。
6、其他消化性溃疡、肠旋转不良与重复畸形、胃食管返流、食管裂孔疝、门静脉高压等疾病,均可以引起消化道出血而产生便血。
总之,无论是家长还是医生,都应对儿童便血提高警惕,及时处理,特别是对有手术指征的便血,更应住院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