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研究获重大进展
郑州大学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崔晶副教
授和王中全教授等经5年多努力,对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首创的纯净幼虫冰冻切片
IFAT法和DNA重组抗原31KDa,可使早期旋毛虫的检出率达90%以上,发病后3~4周的检出率达100%。本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医药卫生科
技进步一等奖。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
发热,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传统的肌肉活检不
易为病人接受,最高检出率也只有50%左右。国内过去应用幼虫整体
抗原ELA阳性率也仅有73%,且只能保存3天,不利于推广应用。
崔晶副教授等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不用人工胃液收集旋毛虫成囊
前期幼虫的新方法,并应用免疫印迹法对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
PELA)和成囊期幼虫抗原(ELA)的组分及其对旋毛虫病诊断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PELA具有与ELA明显不同的3条特异性
抗原带。对93份临床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时,PELA的阳性率为10
0%,而ELA的阳性率只有73%。据此,他们在国内首创了旋毛虫冰冻
切片抗原IFAT检测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其幼虫冰冻切片抗原可
保存5年之久。
他们对河南地区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进行研究,揭示了一
些前人尚未述及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如:发病年龄以青壮年
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冬季为高发季节;感染途径主要为烹调不当
而食入未熟的肉食,并提出了食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性;临床特
征表现为无胃肠道症状和皮疹,眼睑水肿仅见于发病早期,发热、肌
痛或乏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等等。, 百拇医药
授和王中全教授等经5年多努力,对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学、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获得重要进展,首创的纯净幼虫冰冻切片
IFAT法和DNA重组抗原31KDa,可使早期旋毛虫的检出率达90%以上,发病后3~4周的检出率达100%。本项研究成果获河南省医药卫生科
技进步一等奖。
旋毛虫病是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
发热,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其他疾病。传统的肌肉活检不
易为病人接受,最高检出率也只有50%左右。国内过去应用幼虫整体
抗原ELA阳性率也仅有73%,且只能保存3天,不利于推广应用。
崔晶副教授等在国内外首先建立了不用人工胃液收集旋毛虫成囊
前期幼虫的新方法,并应用免疫印迹法对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抗原(
PELA)和成囊期幼虫抗原(ELA)的组分及其对旋毛虫病诊断的敏感
性和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了PELA具有与ELA明显不同的3条特异性
抗原带。对93份临床旋毛虫病人血清进行检测时,PELA的阳性率为10
0%,而ELA的阳性率只有73%。据此,他们在国内首创了旋毛虫冰冻
切片抗原IFAT检测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其幼虫冰冻切片抗原可
保存5年之久。
他们对河南地区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进行研究,揭示了一
些前人尚未述及的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如:发病年龄以青壮年
占多数,男性多于女性,冬季为高发季节;感染途径主要为烹调不当
而食入未熟的肉食,并提出了食草动物作为传染源的重要性;临床特
征表现为无胃肠道症状和皮疹,眼睑水肿仅见于发病早期,发热、肌
痛或乏力、嗜酸性粒细胞增多为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等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