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1年9月4日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等中医药发展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纲要》的总体要求,从中医药事业的实际出发,编制和实施好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对于圆满完成国家“十五”计划,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背景
一、“九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九五”期间,中医药行业全面贯彻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发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 百拇医药
(一)中医药行业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逐步增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医药行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逐步增强,改革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对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条件,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中医药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按照“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原则,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自身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中医药科技资源得到有效组合,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共同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二)中医药机构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 百拇医药
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了以专科建设和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内涵建设,在全国形成了一批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明显、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医医院和中医专科。中医医院基础条件和就医环境不断改善,人员素质、医疗服务和科学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有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2654所,中医院床位数达到27.12万张。全国平均每千人口中医师(士)为0.26人,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为0.22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中医药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育体系、学科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了中医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高等教育调整结构,积极探索各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临床专业学位和7年制教育,加强了临床高层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和中药产业,加速了实用型人才培养,促进了农村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继续教育全面推进、逐步规范,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提高了在职从业人员的素质。“九五”期间,全国共培养各类中医药专业人才10万余人,85%的中医药在职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进展顺利并不断完善,800余名继承人圆满地完成了学业,较好地总结、学习和继承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
, 百拇医药
中医药科学研究结合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中心,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医药的科技进步。中医药基础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中医临床研究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中药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了中药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医药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方向、思路和重点。一批中医药重点项目已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专项,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医药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科研成果已在中医临床和中药生产中推广应用。中医药科研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
(三)农村中医药工作扎实推进,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中医药工作以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为龙头,以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九五”期间,全国大多数县级中医医院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乡、村中医药业务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业务技术骨干培训得到普遍重视,在完成3000名县级中医医院专科技术骨干培训计划的同时,各地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县级中医医院的人员素质和中医药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纳入了乡村医生培训范围,中医药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得到扩大。
, http://www.100md.com
(四)中医药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
“九五”期间,《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与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修订,以及《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部门规章、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管理。地方中医立法工作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有17个省市相继颁布了中医条例。通过开展中医药普法教育,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打击非法行医,整顿中医医疗市场秩序等,促进了中医药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医药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在加强民间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了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加强了在传统医药立法、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交流。与境外机构开展的有关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部分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积极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加强了中医药的对外宣传工作。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发展势头良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关注中医药的应用,并通过立法途径加以管理和规范,部分国家已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治疗和保健。有些国家已将中医药的学历教育列入了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并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人才。一些国家政府机构和大型医药企业增加了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研究。
, 百拇医药
二、存在的问题
“九五”期间,中医药事业虽然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医药的投入不足,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分地区中医药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和党的中医药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切实的贯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项改革日益深化,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一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缺乏新的突破和创新,还需要一个认识、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程。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生深刻变革,城乡居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等,对中医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
, 百拇医药
“十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把继承与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把继承与发展作为主题。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积极主动地进行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结构的调整、中医医疗机构产权结构的调整、城市和农村中医药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提高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和竞争力。
, 百拇医药 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坚持实施“科教兴业”战略,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整体水平,加快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
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中医药的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十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中医药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有显著成效,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中医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主要任务
, 百拇医药
一、 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对中医药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和中医药机构的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结构,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变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基础建设,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二)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各级中医医院功能定位,探索办院模式,优化医院内部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的发展速度,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工作的支持;鼓励东部资源向西部流动,通过东西部资源互补,实现全国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四)调整不合理的中医药资源分布,改变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开拓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鼓励和引导城市中医药人力、技术资源向农村流动。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五)优化区域内中医药资源结构,实现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区域内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在办好现有中医药机构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和个人依法以各种形式投资兴办中医药机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局面。
二、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
根据社会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临床防病治病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 http://www.100md.com
(一)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本着“调整、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加强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发挥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主导作用。从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出发,对那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中医医疗机构,要引导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服务结构的调整,或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变,加强科学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而不是简单地撤并。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之间联合、重组,或进行共建中医医疗服务集团的探索。
(二)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办院模式。有条件的省市级中医院向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或医疗中心发展;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建设以中医专科为主兼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医医院;鼓励兴办中医专科(专病)医院;在农村和城市社区鼓励发展中医诊所。
(三)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巩固提高中医专科建设成果,推广建设经验,发挥技术指导和辐射作用。“十五”期间,全国大多数中医医院都要形成1-2个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的重点中医专科。在全国初步形成专业覆盖齐全、地区分布合理、专科优势互补、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群体。
(四)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根据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需求,向新的服务领域拓展,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康复、药膳食疗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未完待续), 百拇医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等中医药发展的战略任务,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纲要》的总体要求,从中医药事业的实际出发,编制和实施好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对于圆满完成国家“十五”计划,推动中医药事业的新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计划背景
一、“九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情况
“九五”期间,中医药行业全面贯彻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深化改革,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通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奋发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 百拇医药
(一)中医药行业各项改革不断深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逐步增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医药行业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逐步增强,改革的目标、任务更加明确,对改革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成绩。中医医疗机构根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不断深化内部运行机制改革,调整内部结构,完善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条件,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中医药院校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按照“调整、共建、合作、合并”原则,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科技与实践的结合更加紧密,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自身发展能力有所增强,中医药科技资源得到有效组合,初步形成了多学科协作共同推进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新局面。
(二)中医药机构内涵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 百拇医药
中医医疗机构加强了以专科建设和增强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内涵建设,在全国形成了一批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明显、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医医院和中医专科。中医医院基础条件和就医环境不断改善,人员素质、医疗服务和科学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有中医医院(包括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民族医医院)2654所,中医院床位数达到27.12万张。全国平均每千人口中医师(士)为0.26人,每千人口中医床位数为0.22张,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较好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中医药教育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教育体系、学科和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标准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了中医药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高等教育调整结构,积极探索各类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开展临床专业学位和7年制教育,加强了临床高层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面向农村和中药产业,加速了实用型人才培养,促进了农村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继续教育全面推进、逐步规范,通过多种形式的岗位培训,提高了在职从业人员的素质。“九五”期间,全国共培养各类中医药专业人才10万余人,85%的中医药在职人员接受了继续教育。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进展顺利并不断完善,800余名继承人圆满地完成了学业,较好地总结、学习和继承了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
, 百拇医药
中医药科学研究结合中医药发展的关键问题,以提高临床疗效和学术水平为中心,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推进中医药的科技进步。中医药基础研究进一步阐述了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中医临床研究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和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中药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推动了中药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医药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方向、思路和重点。一批中医药重点项目已被列入了国家重点专项,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医药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批科研成果已在中医临床和中药生产中推广应用。中医药科研整体实力进一步提高。
(三)农村中医药工作扎实推进,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中医药工作以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为龙头,以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扎实地向前推进。“九五”期间,全国大多数县级中医医院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乡、村中医药业务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业务技术骨干培训得到普遍重视,在完成3000名县级中医医院专科技术骨干培训计划的同时,各地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县级中医医院的人员素质和中医药业务水平显著提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纳入了乡村医生培训范围,中医药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得到扩大。
, http://www.100md.com
(四)中医药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
“九五”期间,《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等与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和修订,以及《医疗气功管理暂行规定》、《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等部门规章、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管理。地方中医立法工作得到普遍重视,目前已有17个省市相继颁布了中医条例。通过开展中医药普法教育,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打击非法行医,整顿中医医疗市场秩序等,促进了中医药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中医药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
在加强民间中医药交流与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密切了与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特别加强了在传统医药立法、管理政策等方面的交流。与境外机构开展的有关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方面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加,部分项目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积极举办或参与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促进了国际间的中医药学术交流。加强了中医药的对外宣传工作。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发展势头良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关注中医药的应用,并通过立法途径加以管理和规范,部分国家已将中医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国外越来越多的人群开始接受不同层次的中医药治疗和保健。有些国家已将中医药的学历教育列入了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并培养了一批中医药人才。一些国家政府机构和大型医药企业增加了对中医药科研的投入,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研究。
, 百拇医药
二、存在的问题
“九五”期间,中医药事业虽然得到了稳步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中医药的投入不足,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部分地区中医药资源使用效率不高。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药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事业发展的要求。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西医并重”的卫生工作方针和党的中医药政策在一些地区和部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切实的贯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各项改革日益深化,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医学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医药事业发展遇到一些新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还缺乏新的突破和创新,还需要一个认识、研究和实践探索的过程。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学技术发展迅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发生深刻变革,城乡居民生活和健康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和疾病谱的变化等,对中医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严峻挑战。
, 百拇医药
“十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把继承与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坚持把继承与发展作为主题。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努力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积极主动地进行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结构的调整、中医医疗机构产权结构的调整、城市和农村中医药资源配置结构的调整,提高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和竞争力。
, 百拇医药 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通过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广泛吸纳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和借鉴其他学科的优势,增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坚持实施“科教兴业”战略,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整体水平,加快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
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保健服务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中医药的诊治水平和服务质量,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为人民群众提供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中医药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十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相适应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中医药的人才结构更加合理,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发展有显著成效,中医药现代化建设水平有较大提高;中医药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在国际上的应用更加广泛。
主要任务
, 百拇医药
一、 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据社会对中医药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和中医药机构的功能定位,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结构,充分发挥中医药资源优势和特色,提高中医药资源的利用效率。
(一)认真落实“中西医并重”方针,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逐步改变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加强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网络基础建设,使中医药与西医药相互补充,共同承担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任务。
(二)以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为出发点,明确各级中医医院功能定位,探索办院模式,优化医院内部资源的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的发展速度,鼓励和引导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医药工作的支持;鼓励东部资源向西部流动,通过东西部资源互补,实现全国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
, http://www.100md.com
(四)调整不合理的中医药资源分布,改变农村和城市社区中医药资源相对不足的状况。鼓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展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服务,开拓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鼓励和引导城市中医药人力、技术资源向农村流动。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五)优化区域内中医药资源结构,实现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合理配置,推进区域内中医医疗、教育、科研资源的结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六)在办好现有中医药机构的基础上,鼓励社会和个人依法以各种形式投资兴办中医药机构,形成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局面。
二、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
根据社会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调整医疗服务模式,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的内涵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提高中医药临床防病治病能力和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 http://www.100md.com
(一)根据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本着“调整、巩固、完善、提高”的原则,加强现有中医医疗机构建设,发挥非营利性中医医疗机构的主导作用。从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服务不同层次的需求出发,对那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中医医疗机构,要引导其积极主动地进行服务结构的调整,或实现服务模式的转变,加强科学管理,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而不是简单地撤并。鼓励中医医疗机构之间联合、重组,或进行共建中医医疗服务集团的探索。
(二)积极探索不同形式的办院模式。有条件的省市级中医院向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或医疗中心发展;根据医疗服务需求,建设以中医专科为主兼备综合服务功能的中医医院;鼓励兴办中医专科(专病)医院;在农村和城市社区鼓励发展中医诊所。
(三)加强中医专科建设,巩固提高中医专科建设成果,推广建设经验,发挥技术指导和辐射作用。“十五”期间,全国大多数中医医院都要形成1-2个具有特色优势和规模效益的重点中医专科。在全国初步形成专业覆盖齐全、地区分布合理、专科优势互补、创新能力较强、运行机制良好的中医专科群体。
(四)进一步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根据人民群众生活和健康需求,向新的服务领域拓展,积极发挥中医药在养生保健、康复、药膳食疗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未完待续),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