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C > 抽搐
编号:120710
颜面抽搐中医辨治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51期
     颜面抽搐,即眼睑、口角、或面颊肌肉因痉挛而发生跳动之谓。此病多发生颜面一侧,且以中老年为多。轻者仅有眼睑或口角痉挛,发作次数不多,病重者,一侧颜面频繁发生痉挛。本病初发,治之较易,久发者,难于治疗。中医药辨证治疗,还是可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兹浅谈如下:

    颜面抽搐常由情绪波动引起,且伴胸胁不适,沉默不语,或情绪激动,食少乏味,苔薄,脉弦等。此为肝气郁结。应疏肝解郁,用逍遥散化裁:胸胁胀痛者,加香附、佛手、川楝子;心烦易怒者,加丹皮、栀子;手足心者热,加生地、胡黄连,每收良效。

    肝气郁结,久而不解,或失血,均可导致肝血不足,血不养筋而颜面抽搐。前者先有肝气郁结之证,后者先有出血史,进而继见头晕目眩,视物不清,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弦细等。笔者遇此,常用自拟的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18克,首乌、木瓜、酸枣仁、丹参各15克,香附、佛手、甘草各9克)或补肝养荣汤(熟地24克,白芍15克,川芎、当归、菊花、陈皮各12克,甘草6克)治之。效果较好。

    外风侵袭阳明络脉致颜面抽搐,大多伴有头痛,恶风寒,患侧面部有冷风吹感,舌淡苔白,脉浮紧等表现。应发表散寒、祛风解痉,用菊花茶调散加减治之,效果满意。

    肝气素旺,化风而扰及面部络脉引起的颜面抽搐,常常伴有头晕目眩,头胀头痛,苔白或黄,舌质红,脉弦等,当平肝息风。笔者用自拟的平肝息风汤(珍珠母30克,白芍24克,钩藤、地龙各15克,天麻12克)加味,颜面发红者,加生赭石;失眠者,加酸枣仁、远志;肢体麻木者,加当归、生地。

    久病气虚,又风痰客于面部络脉致颜面抽搐者,常伴周身乏力,精神不振,眩晕,面部皮肤有虫行感,舌胖苔腻,脉弦滑等,宜补气祛风涤痰。用四君子汤加黄芪、胆南星、白僵蚕、半夏治之,其效也佳。

    总之,治疗颜面抽搐,关键在于认真辨证。否则,欲求良效,是绝对不可能的。, 百拇医药(陈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