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和医学工程(之三)
只有“治未病”的医学才是“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
从中、西医各自对亚健康状态理解的叙述中可看出,两者虽属不同体系的医学哲学思想,但在对待亚健康问题上有极大的相似性。现代医学对待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基础是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作用学说,承认心理、社会、环境在造成亚健康中的主导作用;而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建立在对整个机体状态偏离程度判定基础上的整体性治疗体系,用“阴阳五行”解释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70%以上疾病属心身疾病,由心身失调所致,而心身疾病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应激。基于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的现代医学本质上是生物医学。它对于心身失调为主的现代社会流行病,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能为相当有限。美国国家健康中心关于人口死亡率的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医疗技术上发展了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心病保健、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技术,医疗费用亦由120亿美元剧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但患者死亡率却—直保持在7~8%之间的“停滞期”内。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视注意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健康教育。据美国疾病中心1996年的报告,四大“健康基石”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间医疗费用的1/10。由此可见,“治未病”绝不是现有医学的延伸,而是有着全新的内涵和广阔的领域。实际上,只有从“治未病”处着眼、着手的医学,才有可能是“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正的、公平的医学”。
, http://www.100md.com(杨福生;梦孙;陶祖莱;谢敏)
从中、西医各自对亚健康状态理解的叙述中可看出,两者虽属不同体系的医学哲学思想,但在对待亚健康问题上有极大的相似性。现代医学对待亚健康状态的理论基础是精神、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作用学说,承认心理、社会、环境在造成亚健康中的主导作用;而中医的辨证论治也是建立在对整个机体状态偏离程度判定基础上的整体性治疗体系,用“阴阳五行”解释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
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70%以上疾病属心身疾病,由心身失调所致,而心身疾病的起因主要是心理应激。基于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和细胞病理学的现代医学本质上是生物医学。它对于心身失调为主的现代社会流行病,无论是治疗还是预防,能为相当有限。美国国家健康中心关于人口死亡率的统计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75年间,虽然在医疗技术上发展了心脏手术、脊髓灰质炎疫苗、冠心病保健、冠脉搭桥等一系列新技术,医疗费用亦由120亿美元剧增至1185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96%,但患者死亡率却—直保持在7~8%之间的“停滞期”内。7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重视注意行为和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开展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为基石的健康教育。据美国疾病中心1996年的报告,四大“健康基石”使高血压发病率下降55%,脑卒中下降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使美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10年,而用于这方面的费用仅为同一时间医疗费用的1/10。由此可见,“治未病”绝不是现有医学的延伸,而是有着全新的内涵和广阔的领域。实际上,只有从“治未病”处着眼、着手的医学,才有可能是“供得起和可持续的医学”,才有可能是“公正的、公平的医学”。
, http://www.100md.com(杨福生;梦孙;陶祖莱;谢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