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异位妊娠及中医的治疗
异位妊娠过去曾习惯称之为宫外孕,是指怀孕以后受精卵不在子宫腔里着床,而是种植在诸如输卵管、卵巢、腹腔或子宫颈、宫角等处。但因宫颈、宫角也属于子宫的一部分,所以宫外孕的名称是不够准确的。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约占孕妇的2%~3.6%,其中40%发生在20~29岁的妇女。异位妊娠中有90%~95%发生在输卵管,其中又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最多见,约占60%;峡部次之占25%。本病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以腹痛、停经、阴道不规则流血、晕厥、肩痛为主要表现。在发生腹腔内出血时,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异位妊娠的病因很多,其中以输卵管炎症为主要原因。此外,输卵管先天发育不良、畸形、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孕卵外游、输卵管结扎术再通等,都有可能成为发生本病的因素。正常情况下,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精子相遇受精后,要向子宫腔方向运行,如果由于上面谈到的原因而使输卵管腔变窄时,孕卵的运行就会被阻,进而在受阻的输卵管处着床。因为输卵管的内膜很薄,妊娠后形成的蜕膜不完善,有的地方缺乏蜕膜,孕卵的绒毛便直接植入输卵管肌层,致使肌层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出血继续发展,常可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从而出血增多,流入腹腔,称为腹腔内出血(简称内出血),血液刺激腹膜则产生腹痛;积存于子宫与直肠之间的子宫后陷窝处,压迫直肠,以致出现大便的感觉。内出血过多或腹痛严重时,都会引起休克,因此,对本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 百拇医药
异位妊娠患者,往往有人工流产史、附件炎及不孕史。发病前多数有6周左右短期停经,或无明显停经,仅是月经延后几天,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约有90%以上的患者主诉腹痛。异位妊娠未破裂的,腹痛很轻,或仅有一侧的下腹部坠胀不适。当异位妊娠破裂后,其典型的表现是:突然发生下腹一侧的剧痛,撕裂样疼痛,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往往伴有肛门坠胀、便意感。随着内出血增加,可出现全腹痛或放射至肩部疼痛。
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患者可出现晕厥或休克。休克的程度取决于失血量与失血速度,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患者可有面色苍白、指甲淡白、四肢冰冷、脉微细等表现。
对于本病的检查,除妇科检查外,还包括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后穹窿穿刺、诊断性刮宫、B超及腹腔镜检查等内容。但异位妊娠患者的尿hcG测定阳性率仅为50%~87.5%,若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此外,若不准备手术治疗时,也可不必作后穹窿穿刺检查。近年来,有学者对本病提出了下列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1.停经一段时间后出现阴道流血,子宫常大或略小;
2.急性下腹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3.妊娠试验阳性;
4.诊断刮宫见到蜕膜,或病理检查内膜呈A-S反应。
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一百多年来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近二三十年对不少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中医中药的治疗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
中医治疗异位妊娠大体以活血化瘀、消症为原则,临床分为未破损与已破损两大类,已破损类又分为休克型、不稳定型、包块型三型。
未破损类 指尚未发生流产和破裂者,临床表现为停经、恶心、厌食或下腹一侧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软性包块,有压痛。尿hcG阳性。B超可探及附件有囊性块物或宫外有妊娠囊。治疗用活血化瘀、消症杀胚法,选用宫外孕Ⅱ号方。
, 百拇医药
休克型 表现为突然下腹剧痛、面白、肢冷、冷汗、呕恶、烦躁,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治疗要用回阳救脱、活血化瘀法,采用参附汤(人参50克、附子10克)合宫外孕Ⅰ号方。对于本型患者应先输血或输液以纠正休克,同时可给予鼻饲上述中药。
不稳定型 指异位妊娠破裂时间不长,内出血停止后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内出血的可能者,也包括出血量不多而无休克征象,或出血量多而休克,经抢救病情好转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拒按,下腹有压痛或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或有少量阴道出血,血压较稳定或有波动。治疗以活血化瘀法,选用宫外孕Ⅰ号方。
包块型 指异位妊娠破裂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陈旧性宫外孕)。临床表现为腹痛逐渐消失,阴道出血停止,可有下腹坠胀感,或肛坠便意感。检查一侧附件可有不规则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治疗以破瘀消症法,可选用宫外孕Ⅱ号方。
宫外孕Ⅰ号方由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组成。经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加血液流通,促进散瘀。同时本方还有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趋势和使血液粘稠的作用。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促进凝血的物质,有利于止血。本方可用于休克型和不稳定型早期,或腹腔游动性血液未凝结成血肿包块者。
宫外孕Ⅱ号方由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三棱、莪术各3~6克组成。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本方能使血块分解,促进腹腔内红细胞的吸收,还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腹腔内血液已凝成血肿包块者。
以上两个方剂都有抑制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的效能,尤以丹参及赤芍的抗炎效果更显著。
(文章来源: 妇女健康之友专栏顾问哈孝贤 ), http://www.100md.com
异位妊娠的发病率约占孕妇的2%~3.6%,其中40%发生在20~29岁的妇女。异位妊娠中有90%~95%发生在输卵管,其中又以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最多见,约占60%;峡部次之占25%。本病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临床以腹痛、停经、阴道不规则流血、晕厥、肩痛为主要表现。在发生腹腔内出血时,若得不到及时诊治,可因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死亡。
异位妊娠的病因很多,其中以输卵管炎症为主要原因。此外,输卵管先天发育不良、畸形、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孕卵外游、输卵管结扎术再通等,都有可能成为发生本病的因素。正常情况下,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精子相遇受精后,要向子宫腔方向运行,如果由于上面谈到的原因而使输卵管腔变窄时,孕卵的运行就会被阻,进而在受阻的输卵管处着床。因为输卵管的内膜很薄,妊娠后形成的蜕膜不完善,有的地方缺乏蜕膜,孕卵的绒毛便直接植入输卵管肌层,致使肌层的血管破裂引起出血。出血继续发展,常可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从而出血增多,流入腹腔,称为腹腔内出血(简称内出血),血液刺激腹膜则产生腹痛;积存于子宫与直肠之间的子宫后陷窝处,压迫直肠,以致出现大便的感觉。内出血过多或腹痛严重时,都会引起休克,因此,对本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 百拇医药
异位妊娠患者,往往有人工流产史、附件炎及不孕史。发病前多数有6周左右短期停经,或无明显停经,仅是月经延后几天,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约有90%以上的患者主诉腹痛。异位妊娠未破裂的,腹痛很轻,或仅有一侧的下腹部坠胀不适。当异位妊娠破裂后,其典型的表现是:突然发生下腹一侧的剧痛,撕裂样疼痛,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往往伴有肛门坠胀、便意感。随着内出血增加,可出现全腹痛或放射至肩部疼痛。
由于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患者可出现晕厥或休克。休克的程度取决于失血量与失血速度,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患者可有面色苍白、指甲淡白、四肢冰冷、脉微细等表现。
对于本病的检查,除妇科检查外,还包括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后穹窿穿刺、诊断性刮宫、B超及腹腔镜检查等内容。但异位妊娠患者的尿hcG测定阳性率仅为50%~87.5%,若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异位妊娠的可能。此外,若不准备手术治疗时,也可不必作后穹窿穿刺检查。近年来,有学者对本病提出了下列诊断标准:
, 百拇医药
1.停经一段时间后出现阴道流血,子宫常大或略小;
2.急性下腹痛,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
3.妊娠试验阳性;
4.诊断刮宫见到蜕膜,或病理检查内膜呈A-S反应。
对于异位妊娠的治疗,一百多年来主要采用手术方法,近二三十年对不少异位妊娠患者采用中医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对中医中药的治疗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
中医治疗异位妊娠大体以活血化瘀、消症为原则,临床分为未破损与已破损两大类,已破损类又分为休克型、不稳定型、包块型三型。
未破损类 指尚未发生流产和破裂者,临床表现为停经、恶心、厌食或下腹一侧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软性包块,有压痛。尿hcG阳性。B超可探及附件有囊性块物或宫外有妊娠囊。治疗用活血化瘀、消症杀胚法,选用宫外孕Ⅱ号方。
, 百拇医药
休克型 表现为突然下腹剧痛、面白、肢冷、冷汗、呕恶、烦躁,血压下降或测不到等。治疗要用回阳救脱、活血化瘀法,采用参附汤(人参50克、附子10克)合宫外孕Ⅰ号方。对于本型患者应先输血或输液以纠正休克,同时可给予鼻饲上述中药。
不稳定型 指异位妊娠破裂时间不长,内出血停止后病情不稳定,有再次内出血的可能者,也包括出血量不多而无休克征象,或出血量多而休克,经抢救病情好转者。临床表现为腹痛拒按,下腹有压痛或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边界不清的包块,或有少量阴道出血,血压较稳定或有波动。治疗以活血化瘀法,选用宫外孕Ⅰ号方。
包块型 指异位妊娠破裂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陈旧性宫外孕)。临床表现为腹痛逐渐消失,阴道出血停止,可有下腹坠胀感,或肛坠便意感。检查一侧附件可有不规则包块,与周围组织粘连。治疗以破瘀消症法,可选用宫外孕Ⅱ号方。
宫外孕Ⅰ号方由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组成。经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从而可以增加血液流通,促进散瘀。同时本方还有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的趋势和使血液粘稠的作用。血浆纤维蛋白原是一种促进凝血的物质,有利于止血。本方可用于休克型和不稳定型早期,或腹腔游动性血液未凝结成血肿包块者。
宫外孕Ⅱ号方由丹参、赤芍各15克,桃仁9克,三棱、莪术各3~6克组成。通过动物实验证明,本方能使血块分解,促进腹腔内红细胞的吸收,还具有镇痛作用。可用于腹腔内血液已凝成血肿包块者。
以上两个方剂都有抑制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的效能,尤以丹参及赤芍的抗炎效果更显著。
(文章来源: 妇女健康之友专栏顾问哈孝贤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中医百科 > 中医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