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内科护理
编号:124900
高血压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8日 林琳护理网
     高血压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征候群。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前者发病原因未明,占高血压的90%,亦称高血压病;后者又称症状性高血压,是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常见病因有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和嗜铬细胞瘤等。

    1、病因及发病机理

    (1)高血压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认为与年龄增长、长期从事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家族遗传、大量吸烟饮酒、高钠饮食及肥胖有关。

    (2)高血压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未阐明,一般认为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此外内分泌、肾脏、体液和遗传等因素亦参与了发病过程。

    2、临床表现

    按起病及病程进展的缓急可分为缓进型和急进型高血压两大类。
, 百拇医药
    (1)缓进型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病的绝大多数。早期血压因劳累、情绪激动等刺激而呈发作性增高,可伴有头痛、耳鸣、眼花、健忘及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随病情进展,血压持续升高,并伴有下列脏器的损伤的功能障碍:

    ①脑:常见有头痛、头晕等,严重者可发生颅内出血、脑血栓形成。如血压急剧增高,产生严重而持久的脑血管痉挛,脑循环急剧障碍,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抽搐和昏迷等症状,称为高血压脑病。

    ②心脏:血压长期升高,左心室代偿性肥厚、扩张、形成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代偿期,除偶感心悸外,无其它症状。失代偿期则出现左心衰竭乃至全心衰竭。部分病人因合并冠心病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③肾脏: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尿中出现蛋白、管型等。患者初始夜尿增多,晚期甚至引起尿毒症。

    ④眼底: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出血、渗出,严重时可发生视神经乳头肿。患者视物模糊乃至失明。
, 百拇医药
    (2)急进型高压病:亦称恶性高血压,多见于青、中年患者。表现基本与缓进型高血压病相似,但病情严重、进展迅速。舒张压多持续在17.3kPa(130mmHg)以上,常于数月到1年内出现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和严重的视网膜病变,最后患者多死于尿毒症。

    (3)高血压危象:系全身周围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导致血压急剧升高,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起病迅速,可出现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危及病人生命。

    3、诊断

    1979年我国采纳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建议使用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成人正常血压≤18.7/12.0kPa(140/90mmHg)。

    (2)成人高血压为收缩压≥21.3kPa(160mmHg),或舒张压≥ 12.7kPa(95mmHg)。
, http://www.100md.com
    (3)血压值在上述正常与高血压之间者称为临界高血压。

    安静条件下多次测血压,凡舒张压或收缩压中有一项超过高血压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并排除症状性高血压后即可诊为高血压病。

    4、治疗和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靶器官累及程度及存在的并发症,决定治疗的重点。对早期无并发症,尤其是舒张压≤12.7kPa(95mmHg)者,最初3~6月内可行非药物治疗,控制血压。对病情严重者应用药物治疗结合非药物治疗,以有效地降压。

    (1)一般治疗:

    ①心理护理: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及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均与本病的形成密切相关。加之这类病人多有焦虑、抑郁、易激动等心理特点,因此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亲争和蔼,耐心周到,避免言行举止生硬而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应深入了解病人存在的各种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由病人说明精神因素与本病形成的关系,指导病人训练自我控制的能力,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还应保持病室及周围环境安静整洁,创造有利于病人治疗和休养的舒适环境。
, http://www.100md.com
    ②做好卫生宣教,向病人讲解有关高血压病的基本知识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让病人了解自身病变的程度及个体化治疗的意义,参与自身治疗护理方案的制订和实施,明确所须达到的治疗目标。指导病人坚持服药,定期复查并教会患者及家属测量血压的正确方法。

    ③保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避免劳累。对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及健脑药物。对严重高血压患者应建议卧床休息,发生高血压危象者则应绝对卧床。

    ④提倡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如体操、慢跑、骑自行车等。但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时间过长的剧烈运动。

    ⑤选择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的饮食,每日食盐量应低于5~6g。对服用排钾利尿剂患者应适当补充富含钾离子的食物(如桔子、香蕉)。对肥胖者限制总热量的摄入,使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同时还应积极鼓励患者戒烟、控制饮酒、咖啡及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 百拇医药
    ⑥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松弛练习,通过每日15~30分钟的练习,可以产生温和的降压作用。

    A、调整呼吸,自然地进行腹式呼吸逐渐增加潮气量。

    B、放松全身各部分肌肉,尤其是头颈部。

    C、集中注意力,选择某一物品如钢笔等作为注意对象。

    ⑦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和心率。对血压持续增高的患者,每日测血压2~3次,必要时分测立、坐、卧位血压,并认真做好记录,掌握血压变化规律。同时应注意避免过大的血压波动,以减少脑出血危险。如血压急剧增高伴头痛、恶心、呕吐抽搐、视物模糊及端坐呼吸、喘弊、面色青紫、咳粉红色泡沫痰,应考虑高血压脑病及急性左心衰竭的发生,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2)药物治疗:

, http://www.100md.com     ①选择降压药物原则:

    A、坚持长期服药,选用降压效果好、作用持久、副作用少且服用方便的制剂。

    B、联合用药,以增加药物的协同作用和减少不良反应。

    C、一般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达到疗效后,用维持量巩固疗效。

    D、对血压长期显著增高者,不宜降压过急,以免导致心、脑和肾等脏器供血锐减,产生并发症。

    (3)应用降压药的护理:

    ①药物治疗之前,应了解病人的病情及所需的治疗方案,告诉病人所用药物的名称、剂量、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必要时与病人一起决定每日最佳服药时间,并尽可能将服药与某项日常活动结合起来,以免遗忘。嘱患者一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以便及时处理。对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力下降的患者,应嘱其避免开车及从事注意力须高度集中的工作。
, http://www.100md.com
    ②密切观察降压药的疗效。如发现血压下降过猛,尤其是收缩压<12.0kPa(90mmHg),舒张压<8kPa(60mmHg)时立即报告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制剂。

    ③老年人常对体液缺乏及交感神经抑制敏感,所以用药时,应考虑患者同时存在的伴随疾病及合并用药情况。用药剂量应小,给药时间应偏长。同时密切注意有无低血钾,低血压的发生。

    ④许多降压药物(哌唑嗪、胍乙啶等)均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常于患者坐起、站起时发生。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应用降压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并应向患者说明。服药后嘱患者卧床2~3小时,测量并记录卧、立位血压注意二者是否相差过多。应嘱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应慢,站立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出现症状立即平卧,以免突然倒地发生意外。必要时护士协助病人起床,待其坐起片刻,如无异常,方可下床活动。

    ⑤硝普钠静点治疗高血压急症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调节给药速度,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详见有关章节。
, http://www.100md.com
    ⑥许多降压药物如可乐宁、甲基多巴、ß—受体阻滞剂等,突然停药会引起血压反跳等严重撤药反应,故嘱患者不能随意停药,在血压长期控制后,按医嘱逐渐减量。

    ⑦某些降压药(胍乙啶、肼苯哒嗪、长压啶等),常可引起水钠潴留,使降压作用减弱,出现假性耐药。所以向应患者说明,并准确记录全天出入量,每天测体重,观察皮肤水肿情况,并注意保持全天出入量平衡,同时应用利尿剂可减轻水钠潴留。

    (4)高血压危象及脑病的治疗与护理:关键在于迅速降压、制止抽搐和降低颅内压。

    ①迅速降血压: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强效、速效的降压药物。

    ②制止抽搐:给予安定静脉注射或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对持续抽搐者,护士应守护在病人身旁,针刺人中内关等穴位,并解开病人衣领,去除假牙,于上、下齿之间置牙垫,以防咬破舌头。痰多者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 百拇医药
    ③降低颅内压: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点,20~30分钟内滴完。

    ④吸氧:根据病情调节氧血流。急性左心衰者予半卧位,持续吸氧并于湿化瓶内加30%的酒精。

    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认真做好病情记录。注意有无心律失常,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症状,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生,并准备好抢救物品。

    ⑥测定坐、卧位血压作为治疗前基础值,有条件时应行动脉插管监测血压变化。

    ⑦保持病人床单位及周围环境安静整洁,患者须绝对卧床,护士协助一切生活护理,注意保持皮肤,每2小时翻身一次。对神志不清者加床栏,防止坠地。

    ⑧保持大便通畅,给予饮食调整,需要时适当予缓泻剂。嘱病人排便时勿用力,剧咳时给予镇咳药,防止过度用力引起颅内压增高。

    ⑨合并心衰、肾衰者治疗护理见有关章节。

    5、预防

    尽量避免高血压易发因素,保持乐观情绪,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劳逸结合,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戒烟、控制饮酒、低盐、低脂、低固醇饮食,肥胖者限制总热量摄入。此外还应定期体格检查,了解血压情况。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