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妇科护理
编号:125171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8日 林琳护理网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妇特有的全身性疾病,表现为妊娠20周以后发生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征候群。严重时头痛、眼花甚至于发生抽搐、昏迷、心力衰竭而威胁母婴生命。本病多见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者,是产科死亡重要原因之一。发病率为10.32~28.1%,其与气温变化、文化程度及身体素质有关。贫血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者发病率明显升高,其低体重儿死亡率为134.29‰,较正常儿高15倍。

    1、病因与病理

    确切病因不明。目前有以下学说:

    (1)子宫胎盘缺血学说。

    (2)神经内分泌学说。

    (3)免疫学说。

    (4)慢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学说等。
, http://www.100md.com
    但没有任何一种学说能单独给本病以圆满的解释,可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严重者心、脑、肾、肝、胎盘等主要器官受累,均可出现缺氧、水肿、坏死等情况,进一步发展可致功能衰竭。

    2、分类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个由轻到重的发病过程,在一定阶段内是可逆的。为了指导处理,临床分为轻、中、重度。

    (1)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高于17.3/12kPa(13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高4/2kPa(30/15mmHg),亦可伴轻度蛋白尿(±)及水肿。

    (2)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超过轻度妊高征的范围,但低于21.3/14.6kPa(160/110mmHg)蛋白尿(+)或伴有水肿及轻度自觉症状如头晕等。
, 百拇医药
    (3)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①重度先兆子痫者,血压大于或等于21.3/14.6kPa(160/110mmHg)或蛋白尿(++~+++),伴水肿及头痛等自觉症状,此三项中有两项者即可诊断。

    ②子痫,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基础上有抽搐。

    3、临床表现

    (1)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可能伴有经过休息不消退的水肿及微量蛋白。

    (2)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情发展,血压继续升高,但不超过21.3/14.6kPa,尿蛋白量增加,24小时超过0.5g此阶段患者可仅有头晕感。

    (3)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进一步升高,可达21.3/14.6kPa或更高,经休息也不下降,24小时的蛋白尿可达到或超过5g;水肿程度与病情严重性不一定相应。病人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呕吐等为先兆子痫阶段;在此基础上有抽搐发作或伴昏迷则为子痫,此为妊高征最严重阶段。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先兆子痫阶段不明显而骤然发生抽搐,抽搐临发作前及抽搐期间患者神智丧失。轻者抽搐后即渐苏醒,重者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可陷入深度昏迷。
, 百拇医药
    在子痫阶段,孕妇可以发生坠地摔伤、唇舌咬伤、吸入性肺炎、胎盘早剥、肾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子痫多发生于妊娠晚期或临产前,少数发生于产时,偶有发生于产后24小时内,亦有可能于子痫发作过程中发动分娩者,应引起重视,加强护理措施。

    4、诊断

    (1)根据病史、临床三大症状、结合分类判断标准,对妊高征做出诊断。

    (2)除进行常规产科检查外,眼底检查是常用的辅助检查和段。根据眼底动脉的改变可以推测妊高征的严重程度;此外,血液检查(全血、血生化、肝肾功能等)及尿检验(常规及蛋白定量)应定期进行,必要时心电图检查。

    (3)本病应与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相鉴别,例如妊娠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炎等。

    5、治疗与护理
, 百拇医药
    (1)居家护理方式适用于轻症患者,执行门诊治疗配合居家休息的处理措施。目的是通过加强监护,达到控制病情防止发展为重症的目标。

    ①保证休息。适当减轻工作或居家休息,除保证夜间8~10小时睡眠时间外,白天应有2小时的午休。并提倡左侧卧位有利于增加尿量,亦有助于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

    ③饮食指导。选择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的食物,保证初充足够的铁和钙剂,除非全身浮肿、一般不严格限盐,但应避免摄取过多的盐腌食品。

    ④药物治疗。适量的镇静剂如安定等能抑制丘脑和丘脑下,减少来刺激。用药期间向孕妇说明药物的作用,解除顾虑取得配合。

    ⑤产前检查。加强母儿监测措施,增加高危门诊次数,同时让孕妇及家属识别出现持续头痛、上腹疼痛、眼花、恶心、呕吐或面部及手背浮肿等症状,一旦发现必须立即就诊。
, 百拇医药
    (2)住院护理:经居家观察护理病情未能控制或中、重度病例,一般需要住院处理。

    ①心理护理。主动关心孕妇,耐心解答提问,帮助熟悉住院环境,解除患者焦虑心理。

    ②休息。除特殊允许外,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好)。提供清洁与安静的环境,室内光线宜暗淡,以保证病人休息和足够的睡眠。

    ③饮食。提供高蛋白、多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食物。病情一旦好转,可逐渐恢复正常食盐。如果突然出现头痛、胸闷、视力模糊等,立即与医师联系配合抢救措施。

    ④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出、入量,定时听胎心、测血压,重视病人的自觉症状。如果突出现头痛、胸闷、视力模糊等,立即与医师联系配合抢救措施。

    ⑤定期检查尿常规,尿比重、尿蛋白定量、准确称取体重,重复眼底检查以衡量治疗效果。
, 百拇医药
    ⑥病室管理。病室整齐无多余物品,避光、安静且舒适;病床放置位置离开过道,备有床栏、抢救车及吸痰器等。

    ⑦药物治疗,按医嘱正确使用镇静、降压、解痉、利尿等药物。熟知各种药物剂型、剂量、作用、副反应及用药途径,根据病情变化按医嘱及时调整用药。

    ⑧终止妊娠。经积极治疗病情继续恶化或症状改善不明显者,应权衡利弊动员引产。

    (3)子痫孕妇的处理:子痫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最严重的阶段。处理原则是积极控制抽搐、防止受伤、减少刺激、加强监护,适时终止妊娠。

    ①派专人守护,提供整体护理措施。

    ②昏迷病人应取头低侧卧位,垫高一侧肩部;及时吸除口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暂禁食;供氧气吸入;上下齿间放置卷有纱布的压舌板;床沿置床栏防坠地受伤。
, http://www.100md.com
    ③室内置深色帘幔遮光,保持安静、空气流通。一切操作集中,避免过多扰动及一切外来刺激以防诱发抽搐。

    ④按医嘱选用硫酸镁及其他药物控制抽搐。

    ⑤严密观察病情,监测产兆,每1小时测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记出入量,及时送血、尿化验,复查眼底及床边心电图等。及早发现并处理脑水肿、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等并发症。

    ⑥适时终止妊娠,子痫发作时往往自然临产,如无产兆,应在控制抽搐24~48小时内根据胎龄、骨盆、宫颈条件及胎儿成熟度选择分娩方式。因为妊娠终止后病情可自行好转,故适时终止妊娠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⑦产后24小时至5小时内仍可能发生子痫,需继续加强护理观察。

    (4)硫酸镁的应用护理:硫酸镁具有解痉、降压、利尿的作用,故静脉滴主或肌注硫酸镁有预防和控制子痫发作的作用,适用于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治疗。硫酸镁又是一种中枢抑制剂,过量会引起呼吸和心率抑制甚至列亡。治疗剂量的硫酸镁,对宫缩和胎儿都无明显影响。正常孕妇血清中镁离子浓度为0.75~1mmol/L;治疗浓度为2~3mmol/L;超过3~3.5mmol/L将出现中毒现象,首先为膝反射消失,随着浓度增加进一步相继出现全身肌强力减退及呼吸抑制,超过7.5mmol/L时出现心跳停搏。为此,使用硫酸镁治疗时强调:
, http://www.100md.com
    ①每次用药前及持续静脉滴注期间检查膝反射必须存在;呼吸每分钟不少于16次;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

    ②床边应备有解毒作用的钙剂,如10%葡萄糖酸钙10ml针剂,发现镁中毒时,立即静脉推注。

    ③硫酸镁肌肉注射对局部有刺激性,故加用2%普鲁卡因2ml,采用8.33cm的长肌肉针头行深部臀肌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痛时用热水袋热敷。

    ④静脉给药期间,监测胎心、胎动变化,加强巡视避免药液漏血管外。严格掌握进药的速度(每小时输入1g为宜),维持血镁浓度,以保治疗效果。

    硫酸镁的具体用法:首次负荷剂量用25%硫酸镁10ml溶于25%葡萄糖液10ml中,缓慢(不少于5分钟)静脉注入;继以25%硫酸镁60ml溶于5%葡萄糖液1000ml中作静脉滴注(速度为每小时1g,最快不超过2g)。晚间睡前停用静脉滴注,换用25%硫酸镁10ml加2%普鲁卡因作深部臀肌注射。次日起不用负荷剂量,仅用静脉滴注及晚间肌注,连用数日。也可仅用肌注方法,即25%硫酸镁20ml加2%普鲁卡因2ml,每6小时1次。肌肉注射的缺点有局部疼痛,不易被病人接受。静脉滴注给药可使血中镁离子有效浓度在1小时达到高峰,而后迅速下降;而肌肉注射于两小时达高峰而后缓慢下降,故白天静脉滴注,晚间肌注,可使患者血中镁离子有效浓度持续维持。临床依病情选择用药途径,并随病情变化调节用药剂量。

    6、预防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虽然不确切,但大量资料表明,只要加强违产期保健,就可以降低发病率。为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广大孕妇掌握有关妊娠、分娩、产褥的一般知识,解除不必要的思想压力,以最佳心理状态适应妊娠。普及产前检查,为孕妇及时提供咨询指导,增强孕妇自我保健意识,使其具备识别诱发因素及列举应对措施的能力。加强产前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以避免或减轻本病的发生。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心血管科 > 高血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