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皮肤科护理
编号:125283
过敏性皮肤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8日 林琳护理网
     荨麻疹

    1、病因

    病因复杂,不易查明。

    (1)食物: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某些肉类及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香料、调味品亦可诱发荨麻疹。此类荨麻疹多属Ⅰ型变态反应。不新鲜的食品腐变为碱性多肽及未被消化的蛋白食品以胨或多肽的形式吸收,均可引起组织胺的释放而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2)药物:引起荨麻疹的药物大致可分为两类:

    ①具有抗原性质的药物。如青霉素、血清、痢特灵、疫苗、磺胺等。

    ②组织胺释放药物。如阿斯匹林、吗啡、可待因、奎宁、肼苯哒嗪等。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喝啤酒亦可出现荨麻疹,原因是在啤酒制作过程中酵母菌也可产生少量青霉素,故要引起注意。
, 百拇医药
    (3)感染:各种感染都可诱发荨麻疹。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作为抗原引起Ⅰ型或Ⅲ型变态反应,最常见的是上感病毒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肝炎病毒。当感染症状明显时,荨麻疹仅是感染的症状之一,病因较易明确。而在某些慢性感染,如鼻窦炎、扁桃体炎、慢性中耳炎、齿槽脓疡、龃齿等感染症状并不明显,而出现荨麻疹时则难以确定病因,需要耐心寻找病灶并去除之。各种肠道寄生虫、白色念珠菌及真菌孢子的吸入均可导致荨麻疹的发生。

    (4)物理因素:冷、热、日光和麻擦、压力等均可诱发荨麻疹。

    (5)动物及植物:如昆虫叮咬、动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的吸入均可发生荨麻疹。

    (6)精神紧张:可致乙酰胆碱的释放而诱发荨麻疹。

    (7)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内分泌紊乱等也可成为荨麻疹的病因。
, http://www.100md.com
    2、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及慢性荨麻疹,除此之外,临床上尚可见到一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

    (1)急性荨麻疹:此型起病急,皮肤突发瘙痒,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或苍白色风团,形态多样,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水肿减轻,风团变为红斑而渐消失,但新的风团可陆续发生,此起彼伏。部分患者累及胃肠道粘膜,可致腹痛、腹泻,若累及呼吸道粘膜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症状。

    (2)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轻,风团反复发生,可长达数月甚至若干年,可于晨起或临睡前加重,也可无规律,多数患者找不到病因。

    (3)特殊类型荨麻疹:根据病因不同分为6种。

    ①皮肤划痕症。皮肤被钝器划过处或手搔抓处出现条状隆起,伴瘙痒,迅即消退。可单独发生或与荨麻疹并存。
, http://www.100md.com
    ②血管性水肿。在疏松组织如眼睑、口唇、外生殖器等处发生限局性肿胀,累及皮下组织,边界不清,肤色正常或轻度充血,可伴瘙痒,持续1~3天可自行消退。发生在喉头粘膜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而死亡。

    ③寒冷性荨麻疹。有家族性和获得性两种。前者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出生后或早年即可发病,可持续终生;除遇冷发生风团外尚伴有发热、寒颤、头痛、关节痛等;嗜中性白细胞增高,被动转移试验阴性。后者多见于女青年,遇冷后,接触或暴露部位出现风团或斑块状水肿,持续30分钟或数小时,有时进食冷饮可致口腔和喉头水肿,被动转移试验阳性。本病可为某些疾病症状之一,如冷球蛋白血症、阵发性冷血红蛋白尿症、冷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④胆碱能性荨麻疹。多见于青年。运动、受热、情绪紧张、进食热饮或酒精饮料等因素可促使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而发病。风团直径约2~3mm,周绕红晕,不互相融合,0.5~1小时后可消退。1:5000乙酰胆碱皮试或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 百拇医药
    ⑤日光性荨麻疹。风团发生于暴露部位,伴瘙痒及针刺感。300nm左右波长的紫外线致敏作用最强。

    ⑥压力性荨麻疹。局部皮肤受压后4~6小时发生肿胀,持续8~12小时消退。

    3、诊断

    根据皮损形态、发病部位及发生规律进行诊断。如患者损害已经消退,可根据患部瘙痒,皮损发生消退迅速,且不留痕迹等作为诊断依据。

    4、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找出病因,排除发病因素。

    ②药物治疗。急性荨麻疹时可肌肉注射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随后可用同类药物如安他乐、赛庚啶等维持。有过敏性休克时,除注射0.1%肾上腺素外,应同时静脉点滴氢化考的松,肌注抗组织胺药。有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者应立即呼氧,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慢性荨麻疹以寻找病因为主,治疗则以口服抗组织胺药物为主,一种药物无效时,可同时给予2~3种,治疗应持续至病情稳定后数日再逐渐减量以达脱敏目的。外用药以白色洗剂、酚类止痒剂为主。
, http://www.100md.com
    (2)护理:

    ①结合病史寻找致敏原。对可疑敏原应尽量避免,如注射部位出现红斑,是否为注射药物或消毒剂过敏,可行斑贴试验以便鉴别。

    ②对急症患者应配合医生准备好急救药品如非那根、肾上腺素、氧气、皮质类固醇激素等,以便及时投入抢救,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③饮食宜清淡,避免刺激及易致敏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应用缓泻药及肥皂水灌肠。

    ④室内禁放花卉及喷洒杀虫剂等,防止再致敏。

    ⑤应用抗组织胺药物后易出现嗜睡、晕眩,甚至轻度幻视等,应向患者交待清楚,并告诫其注意服药期间避免高空作业、驾车外出等,对老年患者及有心血管疾病者可采取睡前服药法,以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

    丘疹性荨麻疹
, 百拇医药
    本病是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一种风团样丘疹性皮肤病,多发于温暖季节。

    1、病因

    由某些节足动物如蚤、螨、臭虫叮咬致病,或由于消化障碍,或对某些食物如鱼、虾、蛋等过敏而发病。

    2、临床表现

    损害为1~2cm大小的纺锤形淡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心可有小水疱或大疱,成批发生于腹、腰背、臀及四肢,簇集而不融合,自觉瘙痒。3~7天后皮损可渐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易反复发作。

    3、诊断

    据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水疱的特点可确立,但应与水痘鉴别。

    4、治疗及护理

, 百拇医药     (1)治疗:去除病因,内用抗组织胺药物,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继发感染时可外用抗菌素,必要时需内服抗感染药物。

    (2)护理:患者住宅要通风、干燥、无虫蚊,褥褥要勤晒。避免刺激性食物,如鱼、虾、蛋类。避免搔抓造成继发感染及加重病情,婴幼儿应穿宽大衣裤,必要时应缝制纱布手套以避免搔抓。

    药疹

    1、病因

    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吸入、外用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发疹,严重时可累及多系统。其发病机理半为变态反应所致,其它机理有毒性反应、过量反应、副作用、赫氏反应及“特异质”等。药物变态反应机理复杂,药物或其分解产物可为完全抗原,也可为半抗原,后者需在体内与大分子物质(蛋白质、多糖或氨基酸)形成不可逆的共价结合,才有可能成为完全抗原,导致变态反应发生。多数药物均可能引发变态反应性药疹,但抗原性较强的药物(如抗生素类、磺胺、解热镇痛类、抗毒素与血清等)引起的最多。好发因素有:(a)多见于20~40岁,但与性别关系不明显;(b)多见于有过敏性疾病及药物过敏史者;(c)个体素质及原有基础疾病和感染性疾病、肝脏疾病等。变态反应引起的药疹,基本特点有:(a)有一定的潜伏期和反应时间;(b)常用量或小于常用量的药物可引发反应;(c)其皮疹以外的其它临床表现与药物的药理学作用所引发者不同;(d)有交叉过敏现象;(e)愈后再服小量相同或构造相似的药物引起再发,过敏试验阳性。
, 百拇医药
    2、临床表现

    (1)固定型药疹:最常见,常见磺胺、解热镇痛类、吡唑酮类及四环素类引起。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紫红斑,一个或数个,边界清楚,多发于口腔、外生殖部位者常发生糜烂、疼痛。停药1~2周后消退,留灰黑色色素沉着斑,可经久不退。再服该药时,可在原处及他处出现紫红斑。皮损多见于口唇、口周、龟头、肛门等皮肤粘膜交界处。

    (2)荨麻疹型药疹:症状与荨麻疹相似,可同时伴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血管性水肿等症状。常见药物有青霉素类、破伤风抗毒素等血清制剂、痢特灵及水杨酸盐等。

    (3)发疹型药疹:较常见。常见药物有磺胺类、巴比妥类、青霉素类、链霉素、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药物。表现为麻疹样,红色针头至米粒大小斑疹或斑丘疹,对称分布,以躯干为多;或表现为猩红热样,从面部向下发展,红斑相互融合,皱褶部及四肢屈侧尤为明显。本型药疹一般情况较好,无麻疹或猩红热的其他症状。
, http://www.100md.com
    (4)表皮坏死性松解型药疹:较少见,常见药物有安乃近、氨基比林等吡唑酮类、磺胺类、巴比妥类及青霉素类等。起病急,病情凶猛,广泛皮肤红斑、大小不一水疱、疼痛,皮肤易于剥脱而露出鲜红糜烂面,部分皮肤呈烫伤样,口腔、眼、鼻、胃肠道等粘膜及外生殖器皆可受累,尼氏征阳性。伴高烧,有时伴有严重的继发感染、肝肾损害、电解质紊乱或内脏出血等症状。

    (5)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又称红皮病型药疹,较少见,常见药物有巴比妥类、磺胺类、氨苯砜、青霉素类、对氨基水杨酸钠及重金属制剂等。多发生于长期用药者,潜伏期一般在20天左右。初发皮疹表现为发疹型皮疹,逐渐发展至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肿胀、渗液,脱屑呈鳞片状或落叶状,手足部可呈破手套及破袜套样脱屑,头发、指(趾)甲可脱落,可累及口腔、眼粘膜,常伴高热、寒颤、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白细胞增高,易继发皮肤及支气管、肺感染等。

    (6)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又称Stevens-Johnson综合症。常见药物有巴比妥盐、磺胺类、解热镇痛类等。起病急,有轻重不等的前驱症状如头痛、发烧,约经1~3天后出现皮肤及粘膜红斑、水疱或大疱、糜烂,可见虹膜状皮损。口、眼及生殖器粘膜症状尤为明显,可继发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死亡率较高。
, http://www.100md.com
    3、诊断

    根据明确服药史、一定的潜伏期、典型皮损及过敏试验等可诊断。

    4、治疗

    轻症药给予抗过敏药或少量强的松口服,外用炉甘石洗剂,注意让患者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防止再次过敏及交叉过敏。重症药疹应及时抢救,加强支持疗法、短期大剂量激素、抗生素治疗。

    5、重症药疹护理要点

    (1)重视消毒隔离:

    ①病室要求。单人房间,保暖,有一定湿度,紫外线每日消毒1~2次,使用半圆形支架保护患者,每日更换无菌被单及衬衣,渗出、脱屑多时应及时更换。

    ②工作人员要求。穿工作服,戴口罩,接触患者前最好用消毒液洗手,穿隔离衣,医用器械应消毒。
, 百拇医药
    (2)一般护理:

    ①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②多喝开水及输液,加速过敏药物排泄。

    ③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能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

    ④禁用与致敏药物构造相似的药物及禁食辛辣、刺激性饮食,开始以流食、半流食为好,进食前为预防疼痛,可预涂1~2%地卡因液或2~5%赛罗卡因液。

    (3)病情观察:

    ①由于药疹及激素等均可致消化道粘膜损害、出血,因此应察看患者大便次数是否正常,有无胃肠道症状,定期作大便隐血试验。

    ②观察体温变化。

    ③注意是否有呼吸道粘膜脱落所致呼吸道阻塞。
, 百拇医药
    ④用激素后有无血压升高、头痛等不适。

    ⑤注意心率,有无心肌受损。

    ⑥皮疹观察。皮疹有无好转或加重,治疗中有无病情反跳及再次过敏。

    ⑦注意水、电解质平衡。记24小时液体出入量,合理安排补液程序。

    (4)皮肤及粘膜护理:

    ①可采用全身暴露疗法。

    ②坏死上皮及时清除,翘起皮损可剪除,如有水疱,应在消毒后抽疱液,糜烂面用0.1%雷弗奴尔液或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外用紫草油、龙胆紫,预防感染可用三联液(多粘菌素1g、新霉素3g、杆菌肽1g、生理盐水500ml)喷雾。

    ③会阴部、脐部及皱褶处可外用0.1%新洁尔灭液消毒(特别是大、小便前后),阴部粘膜糜烂渗出严重时,可用2%硼酸液或1‰呋喃西林液冲洗或湿敷。
, 百拇医药
    ④眼分泌物可用生理盐水棉签擦试,常规用2%硼酸液洗眼,外用可的松四环素眼药膏、0.5%红霉素眼药水等保护结膜、角膜,如眼干燥,可外用人工泪液,鼓励患者多睁眼,以防粘连,为预防角膜软化,可酌情点鱼肝油。

    ⑤外耳道可用棉签轻拭;鼻粘膜可用棉签轻拭后,外用0.5%庆大霉素液滴鼻或外用金霉素软膏。

    ⑥用2%苏打水、生理盐水或3%硼酸液轻拭口腔、唇,可用洗必泰嗽口液、含嗽液或爽口液嗽口,外用锡类散、口腔溃疡膏;为防止粘膜出血,吸痰时应注意不直接刺激粘膜。

    (5)皮肤及全身性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①预防皮肤及肺部继发感染,及时修剪头发、指趾甲,每天进行皮肤清洗、消毒。

    ②不要揉眼睛,以免发生睑缘炎等。
, 百拇医药
    ③定期作皮肤、口腔真菌、细菌等化验,并及时对症护理。

    ④定时翻身,皮肤受压处用软垫,预防褥疮发生。

    (6)保护肝脏:卧床休息,禁饮酒,避免使用伤肝药物如巴比妥、冬眠灵、驱虫药等,静脉输入葡萄糖液及维生素C。

    (7)心理护理:注意患者情绪变化,给病人安慰、鼓励,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8)禁用已明确致敏药物,慎用可疑药物:在住院及门诊病历上做好明显标志,出院时交给患者禁用药物卡,近期内勿用热水、肥皂洗澡,勿曝晒。

    湿疹

    是一种病因复杂、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皮肤病。

    1、病因
, http://www.100md.com
    部分病人与机体内在疾病和过敏因素有关,如食用鱼腥食物、肠寄生虫病、病灶感染、神经功能障碍、失眠等,某些外在因素如日光、紫外线、寒冷、湿热等物理因素及接触外用药、化妆品等也可引起湿疹。

    2、症状

    (1)急性期:发病急,皮肤上出现红斑,境界不清,红斑基础上出现水疱、丘疹、糜烂、渗液等;

    (2)亚急性期:由急性期演变而来,皮损除急性期皮损有少量丘疹外尚有结痂等改变;

    (3)慢性期:长期反复发作,皮肤变厚,色素沉着,呈苔藓样变。

    湿疹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不同的部位的湿疹有不同的特点,手部湿疹同接触物有关,家庭妇女发病率高,皮疹以亚急性期慢性期为主,皮疹常见于手掌、手指处,痒,易因各种接触物等刺激而恶化。异位性皮炎在婴儿期表现为面部红斑伴有丘疹、丘疱疹,瘙抓后易形成糜烂、渗液;儿童期为肘窝、腘窝处皮肤浸润肥厚、苔藓化,或表现为四肢伸侧及背部有散在的丘疹;成人期为全身泛发性干燥性丘疹、局限性或泛发性苔藓化皮疹。尿布皮炎是发生在尿布遮盖部位的局限性皮炎,表现为边缘清楚的大片红斑、丘疹,严重时有水疱、糜烂等。
, http://www.100md.com
    3、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内用药物。口服扑尔敏及其他抗组织胺药物,若皮疹泛发可短期服用皮质激素。

    ②外用药物。急性期无渗出可用炉甘石洗剂,有渗出者用3%硼酸溶液湿敷,外用40%氧化锌油;亚急性期选用糊剂如糠馏油糊;慢性期使用激素软膏乳剂,苔藓化皮疹用硬膏。

    (2)护理:

    ①湿疹皮疹常因搔抓或烫洗易使皮损泛发,劝说不要搔抓或用热盐水烫洗外,同时采用有效的止痒方法,如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睡前加大药物剂量,口服药无效者,改用肌肉注射药物。一般情况下禁用安眠药,以防引起过敏反应。抗组织胺类药物有头晕、嗜睡等副作用,服用后应注意病人安全。

    ②禁食辛辣及鱼腥食物,多吃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 http://www.100md.com
    ③婴儿及儿童患者,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④湿疹患儿严禁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以防感染而引起疱疹性湿疹。

    ⑤渗出性皮疹采用冷湿敷时,将纱布浸湿拧干以不滴水为宜,约5~10分钟更换1次,保持纱布冷湿,湿敷时间以60~120分钟为宜,湿敷后轻轻擦干皮肤,外用油剂,大面积应用时避免吸收中毒。

    ⑥尿布皮炎患儿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皮肤干燥、清洁。尿布最好用薄软的白色旧布,洗时宜多用清水充分洗涤,以除去污物及肥皂等。尿布外不宜用油布、橡皮布及塑料布等包扎。

    ⑦手部湿疹病人要加强双手保护,家务劳动时戴手套,避免接触洗衣粉、肥皂、洗涤灵等消毒清洗剂,禁用热水烫洗。

    ⑧异位性皮炎防止皮肤干燥,避免各种外因刺激,涂用无刺激性冷霜;严禁鱼腥及刺激性食物摄入,减少洗澡次数。
, 百拇医药
    接触性皮炎

    本病是由于接触某些外界刺激物,在接触部位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皮炎。

    1、病因

    (1)原发性刺激:接触物本身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刺激物的性质、浓度和接触时间的长短决定发病的轻重。

    (2)变态反应:接触物本身不具强烈的刺激性,主要由迟缓性变态反应所致,能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很多,通常分为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大类。

    2、症状

    皮损的部位与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多于暴露部位发疹,可迅速发展到全身。接触部位先发生红斑,逐渐出现水肿及水疱、大疱,疱壁厚,疱液清,有不同程度的痒感,经除去过敏性物质及脱敏治疗,大部分均可痊愈;少数病人因痒瘙抓而出现渗液,局部糜烂,苔藓样变。
, http://www.100md.com
    3、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去除接触物,避免再接触过敏物质。

    ②局部清洗。

    ③急性期皮疹伴渗液者用3%硼酸液湿敷,无渗液者用炉甘石洗剂,有大疱时抽出疱液,亚急性皮损用氧化锌油。

    ④内服抗组织胺药物,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严重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

    (2)护理:

    ①首先去除病因,及时清洗皮肤上的接触物。酸性物质用3%碳酸氢钠液冲洗,碱性物质用3%硼酸液冲洗。

    ②清洗致敏物质的方法。由于红汞或龙胆紫过敏者,先用酒精棉球将药液擦净,或用湿敷方法去除药物;软膏或霜剂致敏者,先用纱布将表层软膏擦去,再用石蜡油将剩余的软膏擦净。
, 百拇医药
    ③染发过敏者将被染头发完全剃除。

    ④向病人说明其致敏原因,避免再接触。

    ⑤对不明原因或可疑原因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协助医师做必要的斑贴试验或其他检查。

    ⑥致敏药物应用红字写在病历上。

    脂溢性皮炎

    本病是发生于皮脂溢部位的慢性炎症。

    1、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可能在皮脂溢出过多的基础上继发皮肤炎症。皮脂溢出过多可能系神经系统障碍、内分泌失调、消化不良、继发感染等因素所致。

    2、症状
, http://www.100md.com
    皮疹好发于皮脂腺分布多的部位。干性皮脂溢出仅表现为头皮瘙痒、脱屑;油性皮脂溢出则表现为头、面部皮肤油腻发亮;若同时出现红斑或毛囊性丘疹,为皮脂溢性皮炎。自觉瘙痒,瘙抓后出现渗出、结痂、糜烂。

    3、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B族药物,止痒镇静。

    ②外用药物治疗原则为除脂、杀菌、水炎、止痒。常用药物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硫磺、水杨酸、鱼石脂、煤焦油等,根据皮损表现及部位外用溶液、洗剂、酊剂、糊剂、软膏等。

    (2)护理:

    ①洗头不宜过多,尽可能去除油脂性分泌物和皮屑,采用硫磺软皂,洗头时禁止反复搔抓。
, 百拇医药
    ②劝告患者少食刺激性食物,鱼腥食物,少饮酒,限制多糖软食和高脂肪饮食。

    ③生活及饮食不规律、过渡紧张、思想负担过重均可加重病情。应劝患者保证睡眠,减少思想负担,保持心情舒畅。

    ④多吃蔬菜,以防大便秘结,加重症状。

    自身过敏性皮炎

    本病是由于患者对皮肤病变部位的某种物质发生过敏所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1、病因

    发病前常先有皮肤局部病变,以盘形湿疹、淤滞性皮炎或小腿慢性湿疹多见。发病时常因各种刺激的联合作用如过度搔抓、不适当的治疗等使原发损害恶化,以致组织分泌物、细菌产物及外用药物等吸收量过多而引起致敏作用。

, 百拇医药     2、症状

    在原发湿疹等病变附近或远隔部位发生多数散在性和群集和小丘疹、水疱、脓疱等。病变分布以四肢为主,其次为躯干及面部。瘙痒剧烈。可伴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

    3、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清洁原发病灶,局部外用3%硼酸溶液湿敷,如伴感染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②口服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物。

    ③病情严重时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2)护理:

    同湿疹。积极治疗原发皮疹,避免过度搔抓及其他刺激。
, http://www.100md.com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本病是由于皮肤上发生的慢性感染性病灶的分泌物,对其邻近部位的皮肤引起敏感而形成的湿疹样改变。

    1、病因

    因处理不当、排脓不畅以致细菌感染,渗出物中细菌毒素及组织的分解产物引起皮肤过敏而引起病变。

    2、症状

    在病灶附近的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等皮损,瘙痒等皮损,瘙痒剧烈,常伴局部淋巴结肿大。

    3、治疗及护理

    (1)治疗:

    ①先将原发灶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应用有效的抗菌素。

    ②局部外用消炎药物。

    ③止痒。内服抗组织胺药物。

    (2)护理

    ①停用一切不适当的外用药,以免激发过敏。

    ②加强原发灶病灶处理,使分泌物引流通畅。

    ③对慢性溃疡、窦道、慢性中耳炎等感染病灶彻底清除。

    ,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