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后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有助于提示预后
(Am J Cardiol 2001;88:939-948)
WESTPORT,12月7日(路透社医学新闻)据11月1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杂志》报道,急性心梗(AMI)后多巴酚丁胺诱导的QT间期和室壁运动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在同一期杂志中,意大利科研人员指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能够预测梗塞相关动脉的解剖状态。
在第一项研究中,比利时Liege大学的Luc A. Pierard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78例首次发生AMI的病人,就多巴酚丁胺诱导的QT间期延长和室壁运动反应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多巴酚丁胺在有活性和/或缺血心肌的病人中可诱导QT间期延长,但是在心肌失去运动功能的病人中并未观察到这种变化。在对多巴酚丁胺产生缺血反应的病人中,伴有损伤心肌者较无损伤心肌者在负荷高峰时的QT间期明显延长(分别为112ms和85ms,p=0.00002)。
由此研究人员总结道,“通过检测分级多巴酚丁胺输注期间QT间期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对AMI后危险因子进行分层分析。”
在第二项研究中,意大利卢卡市Campo di Marte医院的Riccardo Bigi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159例心梗病人的个体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与梗塞相关动脉解剖状态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双相反应,即低剂量时改善、高剂量时恶化,是唯一明显预示血管严重狭窄的因子,优于其他11项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与那些表现为恶化反应(所有剂量均出现恶化)、持续改善或没有变化的病人相比,双相反应病人的危险评分明显增高(表明有大面积心肌受损)。
研究人员总结道,“病人对DSE呈现双相反应表明其与梗塞相关的动脉存在严重病变,这种病人今后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对于这类病人可以通过治疗手段改善预后。此外,DSE对于安静时有大面积心肌运动不协调的病人尤为有益,该检查能够提供进行血运重建是否有利的关键资料。”, 百拇医药
WESTPORT,12月7日(路透社医学新闻)据11月1日出版的《美国心脏病学杂志》报道,急性心梗(AMI)后多巴酚丁胺诱导的QT间期和室壁运动变化有助于判断预后。在同一期杂志中,意大利科研人员指出,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能够预测梗塞相关动脉的解剖状态。
在第一项研究中,比利时Liege大学的Luc A. Pierard博士及其同事分析了78例首次发生AMI的病人,就多巴酚丁胺诱导的QT间期延长和室壁运动反应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多巴酚丁胺在有活性和/或缺血心肌的病人中可诱导QT间期延长,但是在心肌失去运动功能的病人中并未观察到这种变化。在对多巴酚丁胺产生缺血反应的病人中,伴有损伤心肌者较无损伤心肌者在负荷高峰时的QT间期明显延长(分别为112ms和85ms,p=0.00002)。
由此研究人员总结道,“通过检测分级多巴酚丁胺输注期间QT间期的变化可能有助于对AMI后危险因子进行分层分析。”
在第二项研究中,意大利卢卡市Campo di Marte医院的Riccardo Bigi博士及其同事研究了159例心梗病人的个体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DSE)与梗塞相关动脉解剖状态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一种双相反应,即低剂量时改善、高剂量时恶化,是唯一明显预示血管严重狭窄的因子,优于其他11项临床和超声心动图指标。
与那些表现为恶化反应(所有剂量均出现恶化)、持续改善或没有变化的病人相比,双相反应病人的危险评分明显增高(表明有大面积心肌受损)。
研究人员总结道,“病人对DSE呈现双相反应表明其与梗塞相关的动脉存在严重病变,这种病人今后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也会增加。对于这类病人可以通过治疗手段改善预后。此外,DSE对于安静时有大面积心肌运动不协调的病人尤为有益,该检查能够提供进行血运重建是否有利的关键资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