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 心理百态 > 信息
编号:128019
飞行员产生过度紧张心理的原因解析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28日 心擎网站
      易外进入特殊情况做为飞行员来讲实际上是遇到了险情,在进入险情时飞行员往往产生过度紧张情绪,如果飞行员的心理调控不好,直接危及飞行安全,本节将对飞行员过度紧张情绪发生的原因、表现及如何调控进行分析。

    当今,人们对影响飞行安全的有关因素几乎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唯独“人的因素”对飞行安全的影响研究甚少。资料表明,一些国家因“人的因素”所导致的飞行事故约占总飞行事故的60%~80%,其中,飞行人员心理因素造成的飞行事故又占相当的比例。

    一、过度紧张产生的原因

    人在从事各种活动时,当认识到重要性,会自然地表现出积极的适度紧张情绪,飞行是高智力及高操作技能的职业,适度的紧张情绪是飞行员在飞行中的普遍现象。正是这种适度的紧张情绪才使飞行员能动员自身智慧、精力和体力去完成复杂的飞行任务。

    飞行险情又称飞行特殊情况,是指飞行中突然发生的危及飞行安全的不利情况。飞行险情对飞行员心理的影响,一方面决定险情的具体情况,如险情信息剌激量的多少、强度和持续的时间;信息的呈现方式、准确性、有定性;飞行员所具有的排险时间和手段等。另一方面,决定飞行员神经系统的敏感性及神经系统的耐受性。此外还决定飞行员个体的道德观、意志、性格、对险性的认识、评价;排险应具有的知识、经验、技能等。后一方面飞行员间有很大的差异。据测试,识别同样险情的时间差别,飞行员间可达两个数量级(3~300秒)。飞行员遇险时,在下列背景下易产生过度紧张情绪。
, http://www.100md.com
    ㈠驾驶术不熟练又过劳累

    驾驶术熟练的飞行员,他们的实际能力超过了正常飞行要求的能力,如图1所示。当出现险情时,飞行员可用较多的精神储备能力稳定不良情绪和处置险情。随着飞行时间的延长,飞行员需消耗自身的精神储备余力来克服内部身体障碍,并随飞行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如要维持正常飞行,要求飞行员的精神能力相应提高,最后,飞行员的精神储备余力用尽,此时如遇险情,飞行员就不易控制自已的过度紧张情绪。

    ㈡正常飞行模式发性重大变化又不适应

    人每天大都生活在一定的模式之中,在习惯的模式中生活,人们的生理、心理指标趋于相对平衡和稳定,当人的生活模式改变后,外部新的模式对人的心理产生新的剌激,不同的人对新剌激的反应不同。同一个人生活模式改变越大,刺激越强烈,情绪变化越大。当人无力应付和很快适应重大变化,就易产生过度紧张情绪,飞行员遇到险情,就属正常飞行模式发生重大变化,尤其下列险情更易使飞行员产生过度紧张。
, 百拇医药
    其一,不能判断矛盾信息情境。发生险情后,外部环境出现一种或多种矛盾信息,飞行员不能立即判断出哪种是正确和有用的信息。

    其二,决策冲突的情境。发生险情后,飞行员必须在两种或多种后果可能产生绝然不同的决策中选择其中一种,并要对其负责。

    其三、信息和时间均感缺乏的情境。发生险情后,飞行员自感险情信息和排险时间缺乏,自已又没有类似的排险模式和经历。

    其四,直接威协人一机安全,又超出飞行员排险能力的情境。由于飞行员的个体差异,同样的险情引起的紧张情绪不同,而且同样紧情绪对飞行操纵的影响也不一样。但当飞行员面临直接威胁人一机安全的险情,又超出他的排险能力时,都会不自觉地加剧紧张情绪、继而可能发展的过度紧张情绪。,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