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爱情:40年就这样痴痴等你
19岁的姑娘有了自己的心上人,并已掐指算好了踏入婚姻殿堂的日期,可心上人突然远走他乡,且一去40年杳无音信。这名女子不但苦苦痴等了40年,而且用终身不嫁的代价,来完成了她对爱情的承诺和固守。
这名女子叫李丙凤,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庄门村人。10月中旬,笔者采访了她。
准备结婚的心上人突然去了远方岁月上溯到1945年,李丙凤刚刚19岁,但她已出落得清纯秀丽,温柔大方,深受小伙子们的爱慕。这年初春,她与晓园村的小伙子陈广生订了婚。虽然是媒妁之言,可知书识礼而又温文尔雅的广生与丙凤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广生母亲更是按捺不住快做婆婆的喜悦,早早给他们备下了结婚定情物,准备年底让他们完婚。
这年的农历十月九日傍晚,广生来到丙凤家。按照当地风俗,他是要到丙凤家住几天,算是让对方父母最后考察考察自己,以便结婚。丙凤的父母对广生自然是热情有加,格外看重,丙凤的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甜。晚饭后,两人来到村头的栖水河畔,面对波光粼粼的河水和不远处吱吱转动的古老风车,两人山盟海盟,互诉衷肠。广生说,好男儿要志在四方,要心怀天下。她笑了,说:“广生哥,我要做个好男儿背后的好女人,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前途如何,我都只爱你!”
, 百拇医药
第二天是农历十月十日,广生帮丙凤家挑水劈柴,其间几次怔怔地凝望着她,欲语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想起昨夜广生的话,含羞地说:“广生哥,你有什么事就说嘛,我会听的。”他却笑笑,又低头干活。到了下午,他突然说有事,匆匆走了。
这天夜里,丙凤陪着母亲在堂屋做鞭炮,一直祈盼广生哥快快回来,然而直到第二天凌晨,广生仍未回来。
清晨,眼眶黑了一圈的丙凤挑着鞭炮去镇上赶集,一路上感到心空落落的。路过小镇邮局时,她惊喜地收到一封信,原来是广生写给她的。捧着信,她激动得险些落泪。信极短,寥寥数语,他说自己已与几个同学结伴而行出远门去了,如今抗战胜利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信誓旦旦地写道:丙凤,我在外面闯出了一番事业,有了栖身之所,一定回来接你……看完信,丙凤的眼里已盈满了泪水,分不清是感动还是失落。她那20岁的未婚夫出远门去了,把她一个19岁的姑娘和一颗芳心丢在家里,她该怎么办?广生何时才有归期?丙凤不敢想。可她知道,她爱广生,广生也爱她,他不论到了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许久,她喃喃道:“广生哥,你放心去吧,我一定要等到你回来……”
, 百拇医药
痴心苦盼,她成了未结婚的接生婆花开花落,转眼间新中国成立了,昔日外出的人们纷纷回乡了。然而,广生仍没有回来,甚至连一点音信都没有。丙凤与母亲也闹开了矛盾。老人说,广生是回不来了,你都23岁的老姑娘了,即使不嫁人也得替家里着想啊,家里分的几亩水田,没有壮劳力怎么耕种呀?
母亲的话像针一样地刺着丙凤的心:见不到广生,他何尝不心如刀绞?但定下神来,广生离别前的山盟海誓又历历在目。“不,我不能做个背信弃义的女人,即使他死了,我也要见到他的尸体啊!”丙凤这样说服着自己,也说服着母亲。为有人耕种,她找到相好的姐妹玲子达成协议:两家常年换工,玲子的男人帮她犁田耙田,而她帮玲子家插秧割禾……随着时光的流逝,丙凤的痴情早已流传开来,众多男子对这位窈窕淑女倾慕不已,几乎年年都有人前来求婚,然而,一个个都遭到了她的婉拒。母亲唠唠叨叨地诉说广生早已不在了,屡屡催她出嫁,无奈她始终不松口:非等那广生回来才出嫁。老人劝说到伤心处,常常老泪纵横。
晓园村陈家的人瞅着丙凤仍在痴情地等候广生,感动之余也深深不安了。他们多次上门劝她别等了,说他们不愿看到一个鲜活的姑娘为一个杳无音信的广生而耽误了青春。然而丙凤却劝慰他们:“你们放心吧,广生去了很远的国外,人一下子回不来,信也通不了,但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好好回来的……”
, 百拇医药
1958年,栖凤渡成立了人民公社,丙凤所在的村子成立庄门大队,人们一致推举她担任妇女队长。年已32岁的丙凤不但爽快地接受了人们的信任,而且因无家室之累,放开手脚走马上任,很快成了全村几百妇女的“当家人”。但她又常为妇女们羞于启齿的“心病”而深感不安:她们大多在家里生孩子,仅靠那些生过孩子的老婆婆帮忙,依托最原始的方式分娩,一旦碰上难产,大人小孩就像遭遇了“鬼门关”……不久,公社举办农村接生员培训班,丙凤闻讯后急匆匆赶到公社毛遂自荐。她的举动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方圆几百里,上下数千年,哪里有未婚姑娘做接生婆的先例?
可丙凤却不信这一套,她有充分的理由:我没有结过婚,可我比那些老婆婆更有时间呀!在她三番五次地要求下,公社终于破天荒地“接受”了她。获悉这一消息的当天夜里,丙凤独自来到栖水河畔。当年广生出走后,她一直不愿涉足这片芳草地,但今夜,她来了,面对着和当年一样的月光、河水和风车,她喃喃地说:“广生哥,我要去当接生婆啦,你高兴吗?你可早点回来啊……”
, 百拇医药 3个月后,搞完培训的丙凤开始了自己的接生生涯。她第一次接生是自己主动找上门去的。那天夜里,村里一位孕妇突然产前发作,声声呻吟刺痛了一家人的心,正当他们惶惶不安时,丙凤已闻讯而至。在她的精心呵护下,产妇很快稳定情绪并听从她的吩付,配合着进行分娩前的动作……随着一阵清脆的啼哭声,婴儿呱呱来到了人世。一家人感恩戴德,执意酬谢,她却不肯收取分文。几番推让后,她只收下1元钱,尔后从自己家里拿出红糖和鸡蛋送给产妇,并说明是她当初学接生时定下的一条规矩……此事传开,连那些当初反对过她的人也感慨不已:真没想到丙凤姑娘又破了接生婆收礼的老规矩,她真是太善良了!
40年后收到结婚定情物,可送物的人已是他人郎君年复一年,找丙凤接生的人越来越多。小她10岁的弟弟娶了媳妇,她亲手接生下侄儿侄女,可广生依旧杳无音信,她依旧孑然一身。每每空闲时,她都要抱着侄儿侄女亲昵许久,满脸溢出做母亲的神色。弟弟见了,常背过脸去泪流满面。
自母亲去世后,弟弟自觉承担起母亲未竟的“职责”,操心起了姐姐的婚事。终于有一天,煞费苦心的他领着一位小学老师来到姐姐的小屋“参观”,这位老师动了感情:“我年轻时遭受过恋爱挫折,从此心灰意冷,一直没成家。没想到你姐姐这么多年来饱含内心的痛苦,却将屋里那些虽然陈旧的家具擦拭得一尘不染,这意味着她内心仍充满了渴望,仍那么热爱生活呀!这样的女子打灯笼也难找啊!”一席话说得弟弟大喜。那年月,一个农村女子能找上个端“铁饭碗”的丈夫,可是天大的体面!他拿着这老师的照片劝说姐姐,谁知姐姐毫不动心。说到伤心处,她还发起了脾气:“你小时候,广生哥到家里来,逗你玩,讲故事给你听,待你多亲呀,你这人怎么这么没良心?”
, 百拇医药
就这样,丙凤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结婚成家的机会。
1982年,丙凤已经56岁了,村里的孩子们开始喊她婆婆了。这一年,村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时人们才蓦然发现,丙凤整整干了24年的妇女队长,任期与人民公社的履历一样长。划分责任田那些天,人们感念起她的种种美德——纷纷要求不要她种责任田了,可丙凤却怎么也不愿成为村里的“累赘”:“我能干,我能自食其力。”从那一年起,孑然一身的她孤独地在责任田里干活,而她的那些姐妹们已不用下田了,有的还抱上了孙子。
或许她的苦苦痴盼感动了上苍。1985年8月的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一副金耳环和一枚金戒指。她直面着苦苦痴盼40年的未婚夫的来信,尚未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原来广生出去后干过许多营生,解放前夕去了台湾。年复一年,他思念在大陆的未婚妻,然而一道海峡——人间的樊篱,阻断了回归路。直到1965年,已40岁的他才绝望地结了婚。当他费尽周折最终知道未婚妻丙凤仍在为自己独守闺房时,禁不住感动得老泪纵横,他的妻子也唏嘘不已。于是,在迟到40年后,他终于完成了40年前就应该实现的承诺——给未婚妻送上结婚定情物——金耳环、金戒指。
, 百拇医药
自1945年广生出走后,丙凤每年要为他纳一双新鞋,这已成为她每个夜晚的“必修课”——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和祈祷!她整整纳了40双新鞋,整整纳了40年,谁知到头来却是梦一场!人们无不为她大鸣不平。她却拭净泪痕,颤抖着将40双新鞋打捆成包,尔后幽幽地说:“广生哥如今活得很好,已不用我给他纳新鞋了,我也终于放心了……”一句话未了,浑浊的眸子已噙满泪水。
终身不嫁,一片冰心在玉壶
获悉广生的消息后,许多好心人感慨之余,纷纷给丙凤撮合,想为她找个老伴,并真的找来一位丧偶的老头。谁知丙凤仍痴痴封闭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怎么也不肯同意:“40年都过去了,还在乎这几十年?”她那缠绕了一辈子的情绪大概任何人也解开不了!
在一些人眼里,丙凤婆婆的接生是一条致富的路,然而,丙凤却一直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过着清贫的生活。村里从80年代初通了电,而到了新千年的开端之年,全村只有她一个人靠点煤油灯过日子。她盼用上电灯,可因付不起电费而一直不敢用,村里欲免掉她的电费,她却执意不肯。有人对她指点迷津——如今医院接生一个孩子,费用突破1000多元了,你替人家接生后,只要你开口收钱就是了。她却连连摇头:“我几十年从未开口收过钱,而今开口多收钱,这是不可以的,真的是不可以的……”
, 百拇医药
2001年8月初的一天,岗脚乡一位青年夜行数公里路,上门请丙凤婆婆去接生。当他目睹她居然还点着煤油灯时,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当他老婆平安生产后,他拿出一叠百元大钞要老人收下。丙凤婆婆却再三拒收:“我不能收这么多钱,我从来没收过这么多钱!”仿佛钱烫手似的,她最后只收下一张大钞,而后仍不忘送上自己的心意——红糖和鸡蛋。
在采访中,丙凤婆婆对笔者说起这次接生:“我实际收了他103块钱,是我40多年来收得最多的一次。”笔者一愣:“怎么是103元呢,还有个零头?”她笑道:“他叫出租摩托车送我回来的,他先付了3元车费的嘛。”笔者想,年已75岁高龄的老人,不但身子骨硬朗,手脚麻利,思维也很清晰,这或许得益于老人一辈子的心境淡泊、清心寡欲。
笔者问丙凤婆婆一辈子接生了多少孩子,她却从没数过,记不清了。而她身旁一位怀抱婴孩的中年妇女脱口道:“我妈生我时是她接的生,我生女儿时是她接的生,我女儿生孩子也是她接的生,我家三代人都是丙凤婆婆接的生。”她的话引起一片由衷的笑声,也表达着乡亲们对这位老人由衷的敬意。
《今日女报》
冷可 蒲泽生, 百拇医药
这名女子叫李丙凤,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栖凤渡镇庄门村人。10月中旬,笔者采访了她。
准备结婚的心上人突然去了远方岁月上溯到1945年,李丙凤刚刚19岁,但她已出落得清纯秀丽,温柔大方,深受小伙子们的爱慕。这年初春,她与晓园村的小伙子陈广生订了婚。虽然是媒妁之言,可知书识礼而又温文尔雅的广生与丙凤一见钟情,两人很快坠入爱河。广生母亲更是按捺不住快做婆婆的喜悦,早早给他们备下了结婚定情物,准备年底让他们完婚。
这年的农历十月九日傍晚,广生来到丙凤家。按照当地风俗,他是要到丙凤家住几天,算是让对方父母最后考察考察自己,以便结婚。丙凤的父母对广生自然是热情有加,格外看重,丙凤的心里也像喝了蜜一样甜。晚饭后,两人来到村头的栖水河畔,面对波光粼粼的河水和不远处吱吱转动的古老风车,两人山盟海盟,互诉衷肠。广生说,好男儿要志在四方,要心怀天下。她笑了,说:“广生哥,我要做个好男儿背后的好女人,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前途如何,我都只爱你!”
, 百拇医药
第二天是农历十月十日,广生帮丙凤家挑水劈柴,其间几次怔怔地凝望着她,欲语又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想起昨夜广生的话,含羞地说:“广生哥,你有什么事就说嘛,我会听的。”他却笑笑,又低头干活。到了下午,他突然说有事,匆匆走了。
这天夜里,丙凤陪着母亲在堂屋做鞭炮,一直祈盼广生哥快快回来,然而直到第二天凌晨,广生仍未回来。
清晨,眼眶黑了一圈的丙凤挑着鞭炮去镇上赶集,一路上感到心空落落的。路过小镇邮局时,她惊喜地收到一封信,原来是广生写给她的。捧着信,她激动得险些落泪。信极短,寥寥数语,他说自己已与几个同学结伴而行出远门去了,如今抗战胜利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信誓旦旦地写道:丙凤,我在外面闯出了一番事业,有了栖身之所,一定回来接你……看完信,丙凤的眼里已盈满了泪水,分不清是感动还是失落。她那20岁的未婚夫出远门去了,把她一个19岁的姑娘和一颗芳心丢在家里,她该怎么办?广生何时才有归期?丙凤不敢想。可她知道,她爱广生,广生也爱她,他不论到了哪儿,都不会忘记自己的。许久,她喃喃道:“广生哥,你放心去吧,我一定要等到你回来……”
, 百拇医药
痴心苦盼,她成了未结婚的接生婆花开花落,转眼间新中国成立了,昔日外出的人们纷纷回乡了。然而,广生仍没有回来,甚至连一点音信都没有。丙凤与母亲也闹开了矛盾。老人说,广生是回不来了,你都23岁的老姑娘了,即使不嫁人也得替家里着想啊,家里分的几亩水田,没有壮劳力怎么耕种呀?
母亲的话像针一样地刺着丙凤的心:见不到广生,他何尝不心如刀绞?但定下神来,广生离别前的山盟海誓又历历在目。“不,我不能做个背信弃义的女人,即使他死了,我也要见到他的尸体啊!”丙凤这样说服着自己,也说服着母亲。为有人耕种,她找到相好的姐妹玲子达成协议:两家常年换工,玲子的男人帮她犁田耙田,而她帮玲子家插秧割禾……随着时光的流逝,丙凤的痴情早已流传开来,众多男子对这位窈窕淑女倾慕不已,几乎年年都有人前来求婚,然而,一个个都遭到了她的婉拒。母亲唠唠叨叨地诉说广生早已不在了,屡屡催她出嫁,无奈她始终不松口:非等那广生回来才出嫁。老人劝说到伤心处,常常老泪纵横。
晓园村陈家的人瞅着丙凤仍在痴情地等候广生,感动之余也深深不安了。他们多次上门劝她别等了,说他们不愿看到一个鲜活的姑娘为一个杳无音信的广生而耽误了青春。然而丙凤却劝慰他们:“你们放心吧,广生去了很远的国外,人一下子回不来,信也通不了,但总有一天,他一定会好好回来的……”
, 百拇医药
1958年,栖凤渡成立了人民公社,丙凤所在的村子成立庄门大队,人们一致推举她担任妇女队长。年已32岁的丙凤不但爽快地接受了人们的信任,而且因无家室之累,放开手脚走马上任,很快成了全村几百妇女的“当家人”。但她又常为妇女们羞于启齿的“心病”而深感不安:她们大多在家里生孩子,仅靠那些生过孩子的老婆婆帮忙,依托最原始的方式分娩,一旦碰上难产,大人小孩就像遭遇了“鬼门关”……不久,公社举办农村接生员培训班,丙凤闻讯后急匆匆赶到公社毛遂自荐。她的举动立即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议:方圆几百里,上下数千年,哪里有未婚姑娘做接生婆的先例?
可丙凤却不信这一套,她有充分的理由:我没有结过婚,可我比那些老婆婆更有时间呀!在她三番五次地要求下,公社终于破天荒地“接受”了她。获悉这一消息的当天夜里,丙凤独自来到栖水河畔。当年广生出走后,她一直不愿涉足这片芳草地,但今夜,她来了,面对着和当年一样的月光、河水和风车,她喃喃地说:“广生哥,我要去当接生婆啦,你高兴吗?你可早点回来啊……”
, 百拇医药 3个月后,搞完培训的丙凤开始了自己的接生生涯。她第一次接生是自己主动找上门去的。那天夜里,村里一位孕妇突然产前发作,声声呻吟刺痛了一家人的心,正当他们惶惶不安时,丙凤已闻讯而至。在她的精心呵护下,产妇很快稳定情绪并听从她的吩付,配合着进行分娩前的动作……随着一阵清脆的啼哭声,婴儿呱呱来到了人世。一家人感恩戴德,执意酬谢,她却不肯收取分文。几番推让后,她只收下1元钱,尔后从自己家里拿出红糖和鸡蛋送给产妇,并说明是她当初学接生时定下的一条规矩……此事传开,连那些当初反对过她的人也感慨不已:真没想到丙凤姑娘又破了接生婆收礼的老规矩,她真是太善良了!
40年后收到结婚定情物,可送物的人已是他人郎君年复一年,找丙凤接生的人越来越多。小她10岁的弟弟娶了媳妇,她亲手接生下侄儿侄女,可广生依旧杳无音信,她依旧孑然一身。每每空闲时,她都要抱着侄儿侄女亲昵许久,满脸溢出做母亲的神色。弟弟见了,常背过脸去泪流满面。
自母亲去世后,弟弟自觉承担起母亲未竟的“职责”,操心起了姐姐的婚事。终于有一天,煞费苦心的他领着一位小学老师来到姐姐的小屋“参观”,这位老师动了感情:“我年轻时遭受过恋爱挫折,从此心灰意冷,一直没成家。没想到你姐姐这么多年来饱含内心的痛苦,却将屋里那些虽然陈旧的家具擦拭得一尘不染,这意味着她内心仍充满了渴望,仍那么热爱生活呀!这样的女子打灯笼也难找啊!”一席话说得弟弟大喜。那年月,一个农村女子能找上个端“铁饭碗”的丈夫,可是天大的体面!他拿着这老师的照片劝说姐姐,谁知姐姐毫不动心。说到伤心处,她还发起了脾气:“你小时候,广生哥到家里来,逗你玩,讲故事给你听,待你多亲呀,你这人怎么这么没良心?”
, 百拇医药
就这样,丙凤又一次轻易地放弃了结婚成家的机会。
1982年,丙凤已经56岁了,村里的孩子们开始喊她婆婆了。这一年,村里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时人们才蓦然发现,丙凤整整干了24年的妇女队长,任期与人民公社的履历一样长。划分责任田那些天,人们感念起她的种种美德——纷纷要求不要她种责任田了,可丙凤却怎么也不愿成为村里的“累赘”:“我能干,我能自食其力。”从那一年起,孑然一身的她孤独地在责任田里干活,而她的那些姐妹们已不用下田了,有的还抱上了孙子。
或许她的苦苦痴盼感动了上苍。1985年8月的一天,她突然收到一封来自台湾的信、一副金耳环和一枚金戒指。她直面着苦苦痴盼40年的未婚夫的来信,尚未读完,已是泪流满面。
原来广生出去后干过许多营生,解放前夕去了台湾。年复一年,他思念在大陆的未婚妻,然而一道海峡——人间的樊篱,阻断了回归路。直到1965年,已40岁的他才绝望地结了婚。当他费尽周折最终知道未婚妻丙凤仍在为自己独守闺房时,禁不住感动得老泪纵横,他的妻子也唏嘘不已。于是,在迟到40年后,他终于完成了40年前就应该实现的承诺——给未婚妻送上结婚定情物——金耳环、金戒指。
, 百拇医药
自1945年广生出走后,丙凤每年要为他纳一双新鞋,这已成为她每个夜晚的“必修课”——以此寄托自己的思念和祈祷!她整整纳了40双新鞋,整整纳了40年,谁知到头来却是梦一场!人们无不为她大鸣不平。她却拭净泪痕,颤抖着将40双新鞋打捆成包,尔后幽幽地说:“广生哥如今活得很好,已不用我给他纳新鞋了,我也终于放心了……”一句话未了,浑浊的眸子已噙满泪水。
终身不嫁,一片冰心在玉壶
获悉广生的消息后,许多好心人感慨之余,纷纷给丙凤撮合,想为她找个老伴,并真的找来一位丧偶的老头。谁知丙凤仍痴痴封闭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怎么也不肯同意:“40年都过去了,还在乎这几十年?”她那缠绕了一辈子的情绪大概任何人也解开不了!
在一些人眼里,丙凤婆婆的接生是一条致富的路,然而,丙凤却一直住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过着清贫的生活。村里从80年代初通了电,而到了新千年的开端之年,全村只有她一个人靠点煤油灯过日子。她盼用上电灯,可因付不起电费而一直不敢用,村里欲免掉她的电费,她却执意不肯。有人对她指点迷津——如今医院接生一个孩子,费用突破1000多元了,你替人家接生后,只要你开口收钱就是了。她却连连摇头:“我几十年从未开口收过钱,而今开口多收钱,这是不可以的,真的是不可以的……”
, 百拇医药
2001年8月初的一天,岗脚乡一位青年夜行数公里路,上门请丙凤婆婆去接生。当他目睹她居然还点着煤油灯时,简直觉得不可思议。当他老婆平安生产后,他拿出一叠百元大钞要老人收下。丙凤婆婆却再三拒收:“我不能收这么多钱,我从来没收过这么多钱!”仿佛钱烫手似的,她最后只收下一张大钞,而后仍不忘送上自己的心意——红糖和鸡蛋。
在采访中,丙凤婆婆对笔者说起这次接生:“我实际收了他103块钱,是我40多年来收得最多的一次。”笔者一愣:“怎么是103元呢,还有个零头?”她笑道:“他叫出租摩托车送我回来的,他先付了3元车费的嘛。”笔者想,年已75岁高龄的老人,不但身子骨硬朗,手脚麻利,思维也很清晰,这或许得益于老人一辈子的心境淡泊、清心寡欲。
笔者问丙凤婆婆一辈子接生了多少孩子,她却从没数过,记不清了。而她身旁一位怀抱婴孩的中年妇女脱口道:“我妈生我时是她接的生,我生女儿时是她接的生,我女儿生孩子也是她接的生,我家三代人都是丙凤婆婆接的生。”她的话引起一片由衷的笑声,也表达着乡亲们对这位老人由衷的敬意。
《今日女报》
冷可 蒲泽生,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