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的天津老太邢淑芳因心肌梗塞曾遵照医嘱服用了1个月的“拜斯亭”,不幸落下“横纹肌溶解症”——一种与“拜斯亭”服用后导致症状惊人相似的后遗症,成为全国首例怀疑因服用“拜斯亭”而落下病瘫的不幸者。
然而医院和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天津办事处则不约而同发出了同一种声音———“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家属:
“拜斯亭”害得老太差点丢了命“咱家谁也没想到,这没治着‘聋’,咋就成了‘哑巴’了呢?”,昨日记者去电邢老太太家中时,儿媳妇李寿绵带着哭腔对记者说。
李寿绵告诉记者,老太太原本是因为心脏不好进的医院,7月12日中午1时30分,老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病情加剧,家人随即拨打了120,将老人送到天津市胸科医院,经医院诊断,被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间壁心肌梗塞”。当天,邢淑芳被收治进入该院内四科病房。住院期间,该科主治医生开具了“拜斯亭”等治疗心脑血管药物,其中“拜斯亭”医嘱为每日服用1次,每次0.3毫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感到自己浑身乏力、肌肉疼痛,家人遂把情况告知医生,但得到的答复是“此症状与心脏病无关”。
据李讲述,到了7月27日上午,邢老太太的心脏病有所好转,经医生同意出院疗养,出院时,医生开具了几种药,其中“拜斯亭”4盒,为一个月的用量,并嘱咐病人出院后继续按照1天1次服用。一直照顾着邢老太太的儿媳妇发现,在刚出院回家的前几天,老人家生活还能自理,只是感到浑身肌肉疼痛,不多久就一天比一天厉害。但老太太还是坚持每日遵医嘱服用“拜斯亭”1次,此后,老太太经常是周身疼痛,害得连家人都不敢哪怕只是轻轻地碰她一下。
到了8月5日,老人已不能翻身,接近瘫痪。13日晚,家属看到老太太撑不住了,便拨通了120,老人被再次送到天津市胸科医院救治。当晚,并不知道“拜斯亭”已在全世界闯下大祸并被国家下达服用禁令的邢淑芳老人将该药丸服用了最后一次。
据介绍,8月14日,天津胸科医院给老太太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发现心脏、肝脏、肾脏等均出现极度异常,随后,该医院请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三衰科的曹主任一同会诊,结果为“肌红蛋白溶解症,影响肾功能的变化”。8月15日,胸科医院给邢淑芳老人的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诊断一栏上写着:“横纹肌溶解症,”并告知家属病人必须做血液透析,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李寿绵告诉记者,也就是在那一天,家人猛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了8月9日国家药监局下发的“拜斯亭”停用通知。
据天津市一中心医院药学部的副主任药师杜金山介绍,有关资料介绍“拜斯亭”同吉非贝齐、红霉素、抗真菌药物和环胞素等药合并使用,患横纹肌溶解症的机率会加大。其次服用时间过长或老年人使用的剂量大也会造成此症状。
据李介绍,8月15日,家人们将老太太转到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做血液透析,该院的一位韦姓大夫曾告诉她们“有可能是因为服用“拜斯亭”导致的”,经过了3次血浆置换治疗,终于把邢老太太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但双下肢已造成了瘫痪。
■医院:
“拜斯亭”患病机率三万分之一记者随即致电天津市胸科医院了解该事件。该院办公室一位皮姓主任在接受采访时感叹:“因服用‘拜斯亭’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机率在三万分之一左右,况且此前医院也有病人服用该药物的情况,但并未酿成恶果。”
皮主任告知,医院在给邢淑芳老人开出“拜斯亭”药物时,并未发生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紧急收回“拜斯亭”药物的事件,直到8月9日,医院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当日发出的禁止使用“拜斯亭”通知时,已距离邢淑芳出院近20天了。
对于是否是因“拜斯亭”引起邢老太太瘫痪,皮主任不置可否,但却表示,这应该是药品公司的事。
■家属:
“拜斯亭”说明书存在诸多疑点据了解,在邢淑芳老人病危后不久,拜耳制药公司天津办事处、天津市胸科医院和病人家属三方曾坐在一起协商解决办法,但却无果而终。
据李寿绵讲述,家属根据“拜斯亭”药品说明书提出诸多疑点:
首先,说明书上剂量与用法是,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初始剂量是每次0.1~0.2毫克,根据个体反映可以增加剂量(增加0.1毫克),增加间隔至少应是4周,目前最大推荐剂量为0.3毫克。而对于老年人治疗的初始剂量应从治疗范围的低限量开始。
其次,在胸科医院住院期间,家属们曾经对医生反映过老人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正是药品说明书写到的服药后必须密切观察的中毒反映,但医生却说没关系,没有及时让患者停服“拜斯亭”。且在出院时又给患者开具“拜斯亭”。
另外,当8月9日医院接到国家药监局有关停用“拜斯亭”的文件后,为什么不及时通知患者停止服用该药?
对此,天津市胸科医院皮主任解释,医院如果要在病人出院后查找处方再通知病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药监部门:
此“拜斯亭”不在查处范围之内此外,天津市药监局药品稽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邢淑芳的家属曾经到稽察大队投诉此事,但病人是在发出停药通知前开始服用的,如果证实停药通知下发后,有关医疗机构还在继续出售、开具此药,就应视为出售假药,并将依法查处。
对于“拜斯亭”本身,邢淑芳家属更是认为罪魁祸首非它莫属,“拜耳”则认为,没有鉴定不能枉下论断。
那么这个鉴定究竟该由谁出具?李寿绵告诉记者,通过向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局了解,必须首先由胸科医院出据病人情况及用药状况等有关初步鉴定,然后交由卫生局组织调查。对此,胸科医院认为,医院技术力量薄弱,既然是药“惹”的祸,药业公司也要负责一部分,应“各负其责”。“拜耳”则表示,在总公司没有指令情况下,应由国家有关卫生主管部门鉴定。
据了解,邢老太太家属已准备将有关部门推上法庭,但因无法顺利进行相关鉴定此事一再搁浅。
在各方均无说法的情形下,李寿绵愤怒地对记者说:“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遭了这么大的罪,难道就这么一声不吭地认了吗?”
(东方网)
然而医院和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天津办事处则不约而同发出了同一种声音———“有调查才有发言权”。
■家属:
“拜斯亭”害得老太差点丢了命“咱家谁也没想到,这没治着‘聋’,咋就成了‘哑巴’了呢?”,昨日记者去电邢老太太家中时,儿媳妇李寿绵带着哭腔对记者说。
李寿绵告诉记者,老太太原本是因为心脏不好进的医院,7月12日中午1时30分,老人突然感到胸闷、气短,病情加剧,家人随即拨打了120,将老人送到天津市胸科医院,经医院诊断,被确诊为“冠心病、急性广泛前间壁心肌梗塞”。当天,邢淑芳被收治进入该院内四科病房。住院期间,该科主治医生开具了“拜斯亭”等治疗心脑血管药物,其中“拜斯亭”医嘱为每日服用1次,每次0.3毫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感到自己浑身乏力、肌肉疼痛,家人遂把情况告知医生,但得到的答复是“此症状与心脏病无关”。
据李讲述,到了7月27日上午,邢老太太的心脏病有所好转,经医生同意出院疗养,出院时,医生开具了几种药,其中“拜斯亭”4盒,为一个月的用量,并嘱咐病人出院后继续按照1天1次服用。一直照顾着邢老太太的儿媳妇发现,在刚出院回家的前几天,老人家生活还能自理,只是感到浑身肌肉疼痛,不多久就一天比一天厉害。但老太太还是坚持每日遵医嘱服用“拜斯亭”1次,此后,老太太经常是周身疼痛,害得连家人都不敢哪怕只是轻轻地碰她一下。
到了8月5日,老人已不能翻身,接近瘫痪。13日晚,家属看到老太太撑不住了,便拨通了120,老人被再次送到天津市胸科医院救治。当晚,并不知道“拜斯亭”已在全世界闯下大祸并被国家下达服用禁令的邢淑芳老人将该药丸服用了最后一次。
据介绍,8月14日,天津胸科医院给老太太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发现心脏、肝脏、肾脏等均出现极度异常,随后,该医院请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三衰科的曹主任一同会诊,结果为“肌红蛋白溶解症,影响肾功能的变化”。8月15日,胸科医院给邢淑芳老人的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诊断一栏上写着:“横纹肌溶解症,”并告知家属病人必须做血液透析,否则就有生命危险。
李寿绵告诉记者,也就是在那一天,家人猛然间在报纸上看到了8月9日国家药监局下发的“拜斯亭”停用通知。
据天津市一中心医院药学部的副主任药师杜金山介绍,有关资料介绍“拜斯亭”同吉非贝齐、红霉素、抗真菌药物和环胞素等药合并使用,患横纹肌溶解症的机率会加大。其次服用时间过长或老年人使用的剂量大也会造成此症状。
据李介绍,8月15日,家人们将老太太转到天津市一中心医院做血液透析,该院的一位韦姓大夫曾告诉她们“有可能是因为服用“拜斯亭”导致的”,经过了3次血浆置换治疗,终于把邢老太太从死神手中拉了回来,但双下肢已造成了瘫痪。
■医院:
“拜斯亭”患病机率三万分之一记者随即致电天津市胸科医院了解该事件。该院办公室一位皮姓主任在接受采访时感叹:“因服用‘拜斯亭’造成横纹肌溶解症的机率在三万分之一左右,况且此前医院也有病人服用该药物的情况,但并未酿成恶果。”
皮主任告知,医院在给邢淑芳老人开出“拜斯亭”药物时,并未发生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紧急收回“拜斯亭”药物的事件,直到8月9日,医院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当日发出的禁止使用“拜斯亭”通知时,已距离邢淑芳出院近20天了。
对于是否是因“拜斯亭”引起邢老太太瘫痪,皮主任不置可否,但却表示,这应该是药品公司的事。
■家属:
“拜斯亭”说明书存在诸多疑点据了解,在邢淑芳老人病危后不久,拜耳制药公司天津办事处、天津市胸科医院和病人家属三方曾坐在一起协商解决办法,但却无果而终。
据李寿绵讲述,家属根据“拜斯亭”药品说明书提出诸多疑点:
首先,说明书上剂量与用法是,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初始剂量是每次0.1~0.2毫克,根据个体反映可以增加剂量(增加0.1毫克),增加间隔至少应是4周,目前最大推荐剂量为0.3毫克。而对于老年人治疗的初始剂量应从治疗范围的低限量开始。
其次,在胸科医院住院期间,家属们曾经对医生反映过老人肌肉疼痛、乏力等症状,而这些症状正是药品说明书写到的服药后必须密切观察的中毒反映,但医生却说没关系,没有及时让患者停服“拜斯亭”。且在出院时又给患者开具“拜斯亭”。
另外,当8月9日医院接到国家药监局有关停用“拜斯亭”的文件后,为什么不及时通知患者停止服用该药?
对此,天津市胸科医院皮主任解释,医院如果要在病人出院后查找处方再通知病人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药监部门:
此“拜斯亭”不在查处范围之内此外,天津市药监局药品稽察大队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邢淑芳的家属曾经到稽察大队投诉此事,但病人是在发出停药通知前开始服用的,如果证实停药通知下发后,有关医疗机构还在继续出售、开具此药,就应视为出售假药,并将依法查处。
对于“拜斯亭”本身,邢淑芳家属更是认为罪魁祸首非它莫属,“拜耳”则认为,没有鉴定不能枉下论断。
那么这个鉴定究竟该由谁出具?李寿绵告诉记者,通过向天津市和平区卫生局了解,必须首先由胸科医院出据病人情况及用药状况等有关初步鉴定,然后交由卫生局组织调查。对此,胸科医院认为,医院技术力量薄弱,既然是药“惹”的祸,药业公司也要负责一部分,应“各负其责”。“拜耳”则表示,在总公司没有指令情况下,应由国家有关卫生主管部门鉴定。
据了解,邢老太太家属已准备将有关部门推上法庭,但因无法顺利进行相关鉴定此事一再搁浅。
在各方均无说法的情形下,李寿绵愤怒地对记者说:“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遭了这么大的罪,难道就这么一声不吭地认了吗?”
(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