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救活老爸--我国首次子为父捐骨髓
我国首次幼子为父亲捐献骨髓
今天上午,空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纪树荃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房。他最挂念的病人是接受14岁的儿子骨髓移植的王先生,因为这样的病例,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做完例行检查,他高兴地告诉王先生:“你体内白细胞数量为4500,血小板的数量是6万,血色素也上升到9.5克,基本度过了骨髓移植的危险期。”来自儿子的1050毫升骨髓血此刻在王先生体内欢奏着生命的最强音。
■博士爸爸不幸得了白血病
王先生仍然处于术后的恢复期,机体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轻微的感染对于他来讲都是一场灾难。经过医生和病人家属的同意,记者戴上口罩进入王先生的病房,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紧关的房门、床头摆放的抗排斥药物、口罩、因放化疗而脱光头发的脑袋,这些都在显示,面前是一位刚刚经过骨髓移植的病人。
王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一位博士,在德国学习完毕后,他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岗位。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准备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前年10月份的一天,他忽然感觉眼睛视力下降,就到医院做检查:眼底出血。再检查血液,结果让他和家人大吃一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个曾经在电影和报纸中看到的病魔已经侵入到了自己的肌体。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惟一办法。他辗转数省的大医院和骨髓库寻找适合自己的骨髓源,听说杭州有家医院与台湾的骨髓库有联系,还特意去了杭州。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骨髓源。苦苦寻觅中,他听说北京有家医院用新方法可以在亲人之间进行骨髓移植,于是来到了北京。
, http://www.100md.com
■儿子献出1050毫升骨髓
王先生骨髓移植手术已经做完两个月,现在他体内流淌的是自己14岁儿子提供的骨髓血。14年前他给了儿子第一次生命,14年后儿子在这特殊的时刻给了父亲第二次生命。
传统的骨髓移植方法必须寻找完全适合自己的骨髓模型,而在骨髓库中找到这种骨髓配型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空军总医院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只要骨髓提供者和接受者双方的骨髓有一半的匹配性就可以进行移植,这使骨髓移植可以在父子和母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大大拓展了骨髓移植的范围。王先生的弟弟首先进入医生的视线。在一次谈话中,王先生偶然与医生谈到了自己的儿子王硕。医生忽然想到,也许王硕的身体状况更适合骨髓移植。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测,王硕的骨髓配型与父亲的骨髓有更多的相同点,而且年轻骨髓再生能力也强。但从自己14岁的儿子身上抽取骨髓血让王先生难以接受。
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儿子的安全问题。自己已经40多岁了,又得了这种病,已经很拖累家人,如果因为骨髓移植再让14岁的儿子有什么闪失,我更觉得对不起他们。”医生的解释慢慢打消了他的顾虑。8月29日,王硕14岁躯体内的1050毫升骨髓血流进了父亲的身体。
, http://www.100md.com
■15公斤体重见证人间真爱
骨髓的移植过程也是见证父子亲情的过程。据医生介绍,骨髓移植时抽取骨髓血量的多少和骨髓移植接受者的体重有关,体重越大需要的骨髓量越多。当时王先生的体重有105公斤左右。
医生介绍说,病人每天在医院围绕病房楼跑步,并坚持跳2至3个小时。当时正是夏天,太阳毒辣辣地烤着,他大声喘着气,拖着虚弱的身体蹦跳不止,在十多天内减掉了15公斤体重,这可以使王硕少抽200毫升骨髓血。王先生至今忘不了儿子抽血的那一刻,当时他在手术室外等候,“儿子被推进手术室,我的汗‘刷’的一下就淌遍周身。”
■14岁小男孩让人感动
王先生的床头除了药物外只有两件物品:手机和电话卡。手术后王先生需要在无菌病房观察1个月,王硕每天都与父亲通电话,给父亲解闷儿。主治大夫陈惠仁介绍说,医院病房中有许多是父母为子女提供骨髓,子女为父母提供骨髓移植的例子,据他所知在国内只有这一例,而小王硕还是个14岁的孩子,这尤其让人感动。
, http://www.100md.com
手术需要1050毫升的骨髓和血的混合液,这要从王硕髂骨上钻洞抽取,而每一针只能抽取5至10毫升。手术时对王硕做的是局部麻醉,他没有痛觉,但有知觉。王硕后来告诉妈妈“当时感觉有点儿害怕”,在场的医生也注意到王硕的手一直抖个不停,“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中间小王硕没有喊叫一声。他还告诉医生:“只要能治好爸爸的病,多抽一点儿没关系。我要救爸爸的命。”父子深情感动了医生和护士。60多岁的血液科主任纪树荃“再作冯妇”,亲自操刀为王硕做骨髓血抽取。
抽完骨髓的当天晚上,王硕挣扎着来到电话厅,询问父亲植入骨髓的情况。他安慰父亲说:“我挺好的,不用为我担心。”9月初学校快要开学了,看到父亲恢复得很快,王硕随舅舅回到了家乡,但是与父亲通电话已经成为他每晚的功课之一。王硕的妈妈透露,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王硕没有像往常那样进入班级的前10名,但他决心再赶上来。
■半匹配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找到相互匹配的骨髓源,异体骨髓移植时,供者骨髓染色体中HLA(移植抗原)的6个免疫标识均匹配时,骨髓移植手术才有成功的可能性。这6个免疫标识中3个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3个来自母亲的遗传基因,即使同胞兄妹也仅仅有30%完全匹配,非亲人之间完全匹配的可能性更小,在现实病例中,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骨髓源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半匹配骨髓移植方法可以在仅有3个免疫标识匹配的父子和母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半匹配骨髓移植方法解决了我国骨髓库数量不足的难题,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健康不会有影响。
(北京晚报), http://www.100md.com
今天上午,空军总医院血液科主任纪树荃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查房。他最挂念的病人是接受14岁的儿子骨髓移植的王先生,因为这样的病例,在我国还是第一次。做完例行检查,他高兴地告诉王先生:“你体内白细胞数量为4500,血小板的数量是6万,血色素也上升到9.5克,基本度过了骨髓移植的危险期。”来自儿子的1050毫升骨髓血此刻在王先生体内欢奏着生命的最强音。
■博士爸爸不幸得了白血病
王先生仍然处于术后的恢复期,机体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轻微的感染对于他来讲都是一场灾难。经过医生和病人家属的同意,记者戴上口罩进入王先生的病房,与他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紧关的房门、床头摆放的抗排斥药物、口罩、因放化疗而脱光头发的脑袋,这些都在显示,面前是一位刚刚经过骨髓移植的病人。
王先生是中国科学院某研究所的一位博士,在德国学习完毕后,他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岗位。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准备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就。前年10月份的一天,他忽然感觉眼睛视力下降,就到医院做检查:眼底出血。再检查血液,结果让他和家人大吃一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个曾经在电影和报纸中看到的病魔已经侵入到了自己的肌体。骨髓移植是根治白血病的惟一办法。他辗转数省的大医院和骨髓库寻找适合自己的骨髓源,听说杭州有家医院与台湾的骨髓库有联系,还特意去了杭州。但遗憾的是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骨髓源。苦苦寻觅中,他听说北京有家医院用新方法可以在亲人之间进行骨髓移植,于是来到了北京。
, http://www.100md.com
■儿子献出1050毫升骨髓
王先生骨髓移植手术已经做完两个月,现在他体内流淌的是自己14岁儿子提供的骨髓血。14年前他给了儿子第一次生命,14年后儿子在这特殊的时刻给了父亲第二次生命。
传统的骨髓移植方法必须寻找完全适合自己的骨髓模型,而在骨髓库中找到这种骨髓配型的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空军总医院研究出一种新方法,只要骨髓提供者和接受者双方的骨髓有一半的匹配性就可以进行移植,这使骨髓移植可以在父子和母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大大拓展了骨髓移植的范围。王先生的弟弟首先进入医生的视线。在一次谈话中,王先生偶然与医生谈到了自己的儿子王硕。医生忽然想到,也许王硕的身体状况更适合骨髓移植。检查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测,王硕的骨髓配型与父亲的骨髓有更多的相同点,而且年轻骨髓再生能力也强。但从自己14岁的儿子身上抽取骨髓血让王先生难以接受。
王先生告诉记者:“当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儿子的安全问题。自己已经40多岁了,又得了这种病,已经很拖累家人,如果因为骨髓移植再让14岁的儿子有什么闪失,我更觉得对不起他们。”医生的解释慢慢打消了他的顾虑。8月29日,王硕14岁躯体内的1050毫升骨髓血流进了父亲的身体。
, http://www.100md.com
■15公斤体重见证人间真爱
骨髓的移植过程也是见证父子亲情的过程。据医生介绍,骨髓移植时抽取骨髓血量的多少和骨髓移植接受者的体重有关,体重越大需要的骨髓量越多。当时王先生的体重有105公斤左右。
医生介绍说,病人每天在医院围绕病房楼跑步,并坚持跳2至3个小时。当时正是夏天,太阳毒辣辣地烤着,他大声喘着气,拖着虚弱的身体蹦跳不止,在十多天内减掉了15公斤体重,这可以使王硕少抽200毫升骨髓血。王先生至今忘不了儿子抽血的那一刻,当时他在手术室外等候,“儿子被推进手术室,我的汗‘刷’的一下就淌遍周身。”
■14岁小男孩让人感动
王先生的床头除了药物外只有两件物品:手机和电话卡。手术后王先生需要在无菌病房观察1个月,王硕每天都与父亲通电话,给父亲解闷儿。主治大夫陈惠仁介绍说,医院病房中有许多是父母为子女提供骨髓,子女为父母提供骨髓移植的例子,据他所知在国内只有这一例,而小王硕还是个14岁的孩子,这尤其让人感动。
, http://www.100md.com
手术需要1050毫升的骨髓和血的混合液,这要从王硕髂骨上钻洞抽取,而每一针只能抽取5至10毫升。手术时对王硕做的是局部麻醉,他没有痛觉,但有知觉。王硕后来告诉妈妈“当时感觉有点儿害怕”,在场的医生也注意到王硕的手一直抖个不停,“毕竟他还是一个孩子。”手术进行了3个小时,中间小王硕没有喊叫一声。他还告诉医生:“只要能治好爸爸的病,多抽一点儿没关系。我要救爸爸的命。”父子深情感动了医生和护士。60多岁的血液科主任纪树荃“再作冯妇”,亲自操刀为王硕做骨髓血抽取。
抽完骨髓的当天晚上,王硕挣扎着来到电话厅,询问父亲植入骨髓的情况。他安慰父亲说:“我挺好的,不用为我担心。”9月初学校快要开学了,看到父亲恢复得很快,王硕随舅舅回到了家乡,但是与父亲通电话已经成为他每晚的功课之一。王硕的妈妈透露,在最近的一次考试中,王硕没有像往常那样进入班级的前10名,但他决心再赶上来。
■半匹配骨髓移植
骨髓移植成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找到相互匹配的骨髓源,异体骨髓移植时,供者骨髓染色体中HLA(移植抗原)的6个免疫标识均匹配时,骨髓移植手术才有成功的可能性。这6个免疫标识中3个来自父亲的遗传基因,3个来自母亲的遗传基因,即使同胞兄妹也仅仅有30%完全匹配,非亲人之间完全匹配的可能性更小,在现实病例中,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骨髓源的几率只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半匹配骨髓移植方法可以在仅有3个免疫标识匹配的父子和母子以及兄弟姐妹之间进行。半匹配骨髓移植方法解决了我国骨髓库数量不足的难题,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健康不会有影响。
(北京晚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