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精神疾病 > 病态心理
编号:134259
突然失明的少女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5日 搜狐
     小李姑娘暑假里与同学到海边游玩,回来的路上目睹了一起汽车压死行人的交通事故。回家后一直感到害怕,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一星期后,她突然间看不见东西。到医院求医,经医生仔细检查,她的视觉器官正常,无任何器质性损伤或病变。最终确诊为癔病性失明,后来经医生运用催眠暗示法治疗,少女终于“重见光明”。癔病又称歇斯底里症,是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其典型的症状是患者自己认为失去身体某部分的功能,而且也确实表现出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的丧失。如有的人认为自己失明、失听、失语、肢瘫了,确实就表现出失明、失听、失语、肢瘫的症状。但各种检查又表明根本没有相应器官的损伤或病变。

    甚至还可以发生流行性癔病。即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连续多人发生同类型的癔病。第一个发病者大多是在众人目睹下发病。由于对疾病不理解,众人产生恐惧、紧张心理,如怕患怪病、传染病、中毒或认为是神鬼作怪等等。在情境暗示和自我暗示基础上,相互影响而陆续发病。癔病,特别是流行性癔病的发生,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社会习俗、传说有关,常见于边远山区或文化层次较低、迷信色彩浓厚的地区和人群,也与一定的人格特征(如受暗示性)有关。

    对癔病不治疗,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治疗,如安定药等。但以心理治疗为主。对癔病的心理治疗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由于癔病患者受暗示性高,在心理治疗时多采用暗示疗法。治疗过程中,首先应取得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聆听患者的陈述和发泄。治疗者通过指导、解释和保护,使病人对所患疾病有一个正确认识,消除对疾病的误解和不必要的紧张、恐惧,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除了心理治疗外,安排好患者的生活,保证充分的睡眠、休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安静的生活环境,避免过分强烈的刺激,对癔病的治疗同样重要。

    转自上海心理热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