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信息
编号:137876
女儿夜逃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7日
     我是一位初中的母亲,女儿今年14岁,因学习成绩下降受到她爸爸的严厉训斥,她不服气,也不愿与大人交流。放学后经常不回家,有时晚上12点左右才回来,最近发展到时常在外面过夜,问她为什么不回家睡觉?她总是吞吞吐吐地说是在同学家里做功课,神情表现有些紧张。为此,我儿她爸十分担心女儿外面出事。尤其是听到些少男少女出去的消息,我们更加焦虑不安。近来,我整天为此事担忧,却不知该怎样管教育女儿才好?

    心理辅导

    作为母亲,为孩子的外出不归而担忧是可以理解的。近年来,中学生夜逃外出数日不归的现象时有发生。据分析,夜逃的次数愈多,时间愈长,不仅习性难改,而且各种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防止少男少女夜逃,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努力,但家庭是防止孩子夜逃的第一个"安全阀"。中学生"夜逃"的类型一般有以下三种:

    1、同伴引诱。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寒暑假期间,常由个别因环境不良有离家习性的学生带头,引诱较小或没有擅自离家的习惯的孩子一起离家外出,动机往往出于外出游玩、参观名胜古迹、探险、或模仿成人"闯世界"。这种离家方式一切都是在悄悄中进行的。

    2、赌气夜逃。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较好只是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方式爱挑剔或要求过严。

    3、威逼夜逃。这种家庭教育方法粗暴简单,对子女有较强的权利欲、要求子女绝对服从,不允许孩子有独立的见解,动辄打骂,稍不随意,就用"再顶嘴给我滚出去"来威吓孩子。显然,你女儿的"夜光"行为的发生基本上属于第二种情况。那么,如何防止中学"夜逃"?

    第一,保持温馨的家庭。青春期的不轨行为是一种潜在愤懑情绪的发泄,用背离家庭和其他破坏行为表示自己的不满。这种情况多发在充满"火药味"的家庭里。再一种是管教过严,方法不当,特别是父亲严厉、母亲包庇的矛盾教育方式更容易使孩子兼有反抗、放纵的性格。从而导致子女轻率离家的行为。

    第二,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家长对子女"恨铁不成钢",张口名次,闭口分数。孩子为了摆脱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而逃离家庭,这是"夜逃"的一个普遍因素。孩子进了中学,成绩不良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是对新环境不适应,可能是基础不好或学习方法不科学,也可能因智力和兴趣爱好的差异等。但成绩不好并非是决定一个人成才的唯一条件。家长要谅解孩子的难处。许多事例说,学生各有不同的能力和潜力,学习不好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之后,也能成为心灵手巧的劳动者。相反,逼子女提高成绩或用施加压力的方法,其结果适得其反,并容易使女子走上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都不利的道路。

    因此,降低对子女的期望值,孩子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反而更有信心,更不至于离家出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