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药123...
中医治病对于药物煎煮、服用方法很有讲究,这里归纳几点:
一、谨防霉变
中药,特别是中成药,最易霉变,其原因除药物本身含糖类物质较多外,还由于它是蜜丸、浸膏、冲剂、散剂、水丸,都有霉变的可能。或因制药时间已久,或因运输过程中破损,或因保管不善。如发现有霉点、霉灰,塑料袋鼓气的,应停止使用,以防中毒。据资料表明,霉变的中药,有致癌的黄曲霉素。
二、忌用铁器煎煮
煎煮中药用陶瓷罐为宜,铜、铝制品其次,切忌用铁器。因为陶瓷化学性能稳定,在水煎药物时复杂的化学反应中,不会“干扰”药物的合成或分解。而铁器极易同中草药内所含的鞣质、甙类等起反应(如大黄、首乌等),以致改变药性,使药物失效或起反作用。
三、不要用开水煎中药
, 百拇医药
植物性中药的有效成分,均分布在植物细胞中,如用开水煎煮,容易使其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凝固,使得植物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药物的有效成分也因凝固而不易释放,无法充分发挥其药效。
煎中药前,应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在煎煮时,细胞才会随水温逐步升高,而慢慢膨胀破裂,使蛋白质、淀粉等物质逐渐分解溶入水中,不会阻滞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
四、提倡站立服药
中药,特别是中成药,最好站着服,使药物能随送服的开水直接到达胃肠道,并被充分吸收。有些人常坐着或躺着服药,这样服下的药(片剂、胶囊、丸剂),容易粘附在食道壁,到达胃与肠道的药量会相对减少,影响药物的效能。因为口服药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与肠道。
五、掌握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而定的,不能随意增减,以免引起用量过剧或不足而带来不良后果。
, http://www.100md.com
六、留心药物的反作用
常常某一药物对一种疾病有利,而对另一种疾病却有害。因此,要多方面顾及,不可单打一。“医不自治”,最好还是去请教医生。
中药(指汤药而言)一般服法是一天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据治疗需要,具体还可分下列10种:
1.饭前服。一般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这时胃是空的,服药后,大部能直接和消化道粘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2.饭后服。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避免吸收太快,导致中毒。
3.冷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冷服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指寒性药剂放凉后服,如治疗大热实证病症者;再是指热性药剂冷后服用,如治疗真寒假热病症。
, http://www.100md.com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温服,使其益气,增强补益的功能。
5.热服。凡伤风感冒、解毒的药,宜趁热大口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
6.顿服。是指药物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等。
7.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多次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8.空腹服。凡滋补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9.睡前服。安眠镇静的药,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积滞、胸膈病者,服药后宜仰卧;有头、脑、耳、目病者,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患者,服药后要左右侧卧。
10.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病,在睡前服一次后,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使肠道寄生虫更易被麻醉或杀死,以便排出体外。, 百拇医药
一、谨防霉变
中药,特别是中成药,最易霉变,其原因除药物本身含糖类物质较多外,还由于它是蜜丸、浸膏、冲剂、散剂、水丸,都有霉变的可能。或因制药时间已久,或因运输过程中破损,或因保管不善。如发现有霉点、霉灰,塑料袋鼓气的,应停止使用,以防中毒。据资料表明,霉变的中药,有致癌的黄曲霉素。
二、忌用铁器煎煮
煎煮中药用陶瓷罐为宜,铜、铝制品其次,切忌用铁器。因为陶瓷化学性能稳定,在水煎药物时复杂的化学反应中,不会“干扰”药物的合成或分解。而铁器极易同中草药内所含的鞣质、甙类等起反应(如大黄、首乌等),以致改变药性,使药物失效或起反作用。
三、不要用开水煎中药
, 百拇医药
植物性中药的有效成分,均分布在植物细胞中,如用开水煎煮,容易使其中的蛋白质、淀粉等凝固,使得植物细胞不易破裂,即使破裂,药物的有效成分也因凝固而不易释放,无法充分发挥其药效。
煎中药前,应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在煎煮时,细胞才会随水温逐步升高,而慢慢膨胀破裂,使蛋白质、淀粉等物质逐渐分解溶入水中,不会阻滞药物有效成分的渗出。
四、提倡站立服药
中药,特别是中成药,最好站着服,使药物能随送服的开水直接到达胃肠道,并被充分吸收。有些人常坐着或躺着服药,这样服下的药(片剂、胶囊、丸剂),容易粘附在食道壁,到达胃与肠道的药量会相对减少,影响药物的效能。因为口服药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与肠道。
五、掌握药物剂量
药物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而定的,不能随意增减,以免引起用量过剧或不足而带来不良后果。
, http://www.100md.com
六、留心药物的反作用
常常某一药物对一种疾病有利,而对另一种疾病却有害。因此,要多方面顾及,不可单打一。“医不自治”,最好还是去请教医生。
中药(指汤药而言)一般服法是一天两次,每天早晚各服1次,或一天3次,分早、中、晚各服1次,但根据治疗需要,具体还可分下列10种:
1.饭前服。一般病位在下,应在饭前服药,以使药性容易下达。如肝肾虚损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疗肠道疾病,也宜在饭前服药,因这时胃是空的,服药后,大部能直接和消化道粘膜接触,可以较快、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2.饭后服。病位在上,应在饭后服药。如治疗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药,在饭后服用,可使药性上行。毒性较大的药,也宜在饭后服,避免吸收太快,导致中毒。
3.冷服。一般是指解毒药、止吐药、清热药,均应冷服。冷服有两种含义:一个是指寒性药剂放凉后服,如治疗大热实证病症者;再是指热性药剂冷后服用,如治疗真寒假热病症。
, http://www.100md.com
4.温服。凡平和的药、补益的药,均宜温服,使其益气,增强补益的功能。
5.热服。凡伤风感冒、解毒的药,宜趁热大口服下,以达到发汗目的;祛寒通血脉的药也如此。
6.顿服。是指药物性峻烈的小剂量汤药,要一次服完。目的在于使药物在不伤正气情况下,集中药力,发挥其最大效应,如通便、化瘀血等。
7.频服。凡咽喉病者、呕吐病者,宜采用多次频服的方法。缓缓服下,能使汤药充分接触患部,较快见效。
8.空腹服。凡滋补的汤药,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充分吸收。
9.睡前服。安眠镇静的药,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积滞、胸膈病者,服药后宜仰卧;有头、脑、耳、目病者,服药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两肋病患者,服药后要左右侧卧。
10.隔夜服。主要是指驱虫病,在睡前服一次后,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使肠道寄生虫更易被麻醉或杀死,以便排出体外。,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