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中选21个行业“冷漠老大”
新华网北京1月14日电 这是令人痛心的一幕——2001年10月,河北省保定市一名青年梁杰因煤气中毒,被紧急送往保定市第二医院抢救。因这家医院没有高压氧舱,只能到另一家医院进行治疗。两家医院相距较远,患者生命垂危,家属请求第二家医院提供氧气袋,竟遭拒绝。
面对患者家属的百般哀求,院方有关人员却“岿然不动”,致使病人20多分钟没能吸上氧气。如今,病人虽早已离开人间,家属依然对医院这种行为悲愤万分:“他们如此冷漠,实在是让人冷到了心里!”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患者指责医护人员医术的是少数,指责他们态度极为恶劣的也是少数;但医疗界对患者的冷漠,相比在其他服务行业可能遇到的不愉快,更让人终生难忘。
2001年,一调查公司对我国10个城市的4753名消费者进行了一次调查,选择了21个主要生产和服务行业,并提供了热心、自信、快乐、满足、细心、冷漠六个具有脸谱效果的形容词,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出一个能代表该行业形象的脸谱。
, http://www.100md.com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的冷漠脸谱获选率为25.1%,在所有行业中获选率最高,是“冷漠老大”。这个调查结果与社会反映的医疗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亟待改进的看法基本相同。
吕小姐到北京一家中医院看面神经麻痹,带着几个男女学生的老中医指着吕小姐:“她是面瘫,你们看看她病在左脸还是右脸?”几个学生凑到姑娘面前疑惑地猜来猜去。挂不住面子的20岁女孩当时就哭出声来。她的家人告诉记者:“我们知道大夫没有恶意,可女孩子本来就觉得脸上的疾病是致命之处,大夫无意之间的不尊重,伤了病人的心,却连一点道歉的意思都没有,我们再也不想去那家医院了!”
在消费者权力被得到高度尊重的时代,来自医疗界的冷漠为什么不能早早地、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一直对医院的服务无法选择,加之当时各行各业均未把服务当成改进行业形象的举措,因此对冷漠见怪不怪。我国卫生改革相对开始较晚,动作较为缓慢,但患者现在对医院和医生毕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自己掏钱看病的比例增大,病人理直气壮地要求更好更周到的服务,但医院尚未扭转对病人冷淡的惯性,于是到医院就医的病人,越来越不甘心被浸泡在医疗冷漠的冰水中;冷漠,这个医疗界自己也已经觉察到的顽症,成为了它与社会发生矛盾的最大磨擦面。
, http://www.100md.com
60多岁的教授叶煜荣去广东省一家医院打针,因为不希望在人来人往的情况下暴露身体,他礼貌地要求护士:“请您拉上帘子好吗?”护士鄙夷地瞄他一眼,“那么老了,还怕看!”这位广东中山医科大学老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的三级甲等医院的技术装备和医务水平已与国外相差不大,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人性化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接触多与少上;中国医务界,更多的是把患者当物看,而不是当做需要而且必须予以尊重的人看待。
卫生法律专家说,医患关系首先是具有强制性的契约关系,也是法律关系,其次是情感关系,它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医患关系之间的“润滑剂”。据了解,近年来发生的医患纠纷中,40%以上同医务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法制意识有关,由此可见,这个润滑剂的作用并不小。
伤害病人心的往往是大夫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但让人念念不忘而且是最打动人的,也是医护人员的一些小事。一些在20世纪60年代曾抱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看病的家长,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时说,儿科老大夫们冬天在听诊之前,总是把听诊器在手心中捂一捂,才贴在病孩子的胸前。这个小动作的意思,是怕冰凉的听诊器乍一贴到身体,发着高烧的孩子难免会打个哆嗦,有的病婴儿甚至会因为这一凉,惊得大哭起来。捂一下听诊器,一个小动作中所饱含的人情和关怀,已经温暖了近40年的人心。这个动作也告诉人们,有的时候,医疗技术恰恰不是最重要的。
, http://www.100md.com
北京患者张欣华对记者表示:“医务人员辛苦,但社会上并不是只有医务人员辛苦。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之处,医疗界不能总是强调自己的苦处,并拿国外医生的收入与自己相比,这样比,中国医务界的心理永远不会平衡。”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人士说,虽然医疗服务事关人的生死,责任重大,但它与其他服务行业有为消费者服务的共性,同样不能否认它是服务行业的事实。大胆地承认自己就是服务行业,承认病人就是消费者,是医院的衣食父母,对医疗卫生业界是转变观念的关键一步。
一些从事卫生经济研究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医疗界的冷漠及当前医患矛盾的激化,实际上是当前卫生改革中矛盾的表象化。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问题,也由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不恰当的庇护,医疗卫生界已经被宠坏了,宠娇了。现在,卫生系统已成为一些基层领导安排子女的热点部门,究其原因,是因为卫生系统的收入及工作稳定。目前全社会都在品尝改革的果实,也都要为国家分担改革成本,现在该是卫生系统为改革付出一定代价的时候了。(新华社记者 朱玉), 百拇医药(新华社朱玉)
面对患者家属的百般哀求,院方有关人员却“岿然不动”,致使病人20多分钟没能吸上氧气。如今,病人虽早已离开人间,家属依然对医院这种行为悲愤万分:“他们如此冷漠,实在是让人冷到了心里!”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患者指责医护人员医术的是少数,指责他们态度极为恶劣的也是少数;但医疗界对患者的冷漠,相比在其他服务行业可能遇到的不愉快,更让人终生难忘。
2001年,一调查公司对我国10个城市的4753名消费者进行了一次调查,选择了21个主要生产和服务行业,并提供了热心、自信、快乐、满足、细心、冷漠六个具有脸谱效果的形容词,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感受,选出一个能代表该行业形象的脸谱。
, http://www.100md.com
调查结果显示,医院的冷漠脸谱获选率为25.1%,在所有行业中获选率最高,是“冷漠老大”。这个调查结果与社会反映的医疗部门的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亟待改进的看法基本相同。
吕小姐到北京一家中医院看面神经麻痹,带着几个男女学生的老中医指着吕小姐:“她是面瘫,你们看看她病在左脸还是右脸?”几个学生凑到姑娘面前疑惑地猜来猜去。挂不住面子的20岁女孩当时就哭出声来。她的家人告诉记者:“我们知道大夫没有恶意,可女孩子本来就觉得脸上的疾病是致命之处,大夫无意之间的不尊重,伤了病人的心,却连一点道歉的意思都没有,我们再也不想去那家医院了!”
在消费者权力被得到高度尊重的时代,来自医疗界的冷漠为什么不能早早地、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注?
计划经济时期,人们一直对医院的服务无法选择,加之当时各行各业均未把服务当成改进行业形象的举措,因此对冷漠见怪不怪。我国卫生改革相对开始较晚,动作较为缓慢,但患者现在对医院和医生毕竟有了一定的选择权,自己掏钱看病的比例增大,病人理直气壮地要求更好更周到的服务,但医院尚未扭转对病人冷淡的惯性,于是到医院就医的病人,越来越不甘心被浸泡在医疗冷漠的冰水中;冷漠,这个医疗界自己也已经觉察到的顽症,成为了它与社会发生矛盾的最大磨擦面。
, http://www.100md.com
60多岁的教授叶煜荣去广东省一家医院打针,因为不希望在人来人往的情况下暴露身体,他礼貌地要求护士:“请您拉上帘子好吗?”护士鄙夷地瞄他一眼,“那么老了,还怕看!”这位广东中山医科大学老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的三级甲等医院的技术装备和医务水平已与国外相差不大,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在人性化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接触多与少上;中国医务界,更多的是把患者当物看,而不是当做需要而且必须予以尊重的人看待。
卫生法律专家说,医患关系首先是具有强制性的契约关系,也是法律关系,其次是情感关系,它不具有强制性,但却是医患关系之间的“润滑剂”。据了解,近年来发生的医患纠纷中,40%以上同医务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心和法制意识有关,由此可见,这个润滑剂的作用并不小。
伤害病人心的往往是大夫一些不经意的言行,但让人念念不忘而且是最打动人的,也是医护人员的一些小事。一些在20世纪60年代曾抱着孩子去北京儿童医院看病的家长,回忆起那时的情景时说,儿科老大夫们冬天在听诊之前,总是把听诊器在手心中捂一捂,才贴在病孩子的胸前。这个小动作的意思,是怕冰凉的听诊器乍一贴到身体,发着高烧的孩子难免会打个哆嗦,有的病婴儿甚至会因为这一凉,惊得大哭起来。捂一下听诊器,一个小动作中所饱含的人情和关怀,已经温暖了近40年的人心。这个动作也告诉人们,有的时候,医疗技术恰恰不是最重要的。
, http://www.100md.com
北京患者张欣华对记者表示:“医务人员辛苦,但社会上并不是只有医务人员辛苦。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辛苦之处,医疗界不能总是强调自己的苦处,并拿国外医生的收入与自己相比,这样比,中国医务界的心理永远不会平衡。”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人士说,虽然医疗服务事关人的生死,责任重大,但它与其他服务行业有为消费者服务的共性,同样不能否认它是服务行业的事实。大胆地承认自己就是服务行业,承认病人就是消费者,是医院的衣食父母,对医疗卫生业界是转变观念的关键一步。
一些从事卫生经济研究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医疗界的冷漠及当前医患矛盾的激化,实际上是当前卫生改革中矛盾的表象化。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问题,也由于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不恰当的庇护,医疗卫生界已经被宠坏了,宠娇了。现在,卫生系统已成为一些基层领导安排子女的热点部门,究其原因,是因为卫生系统的收入及工作稳定。目前全社会都在品尝改革的果实,也都要为国家分担改革成本,现在该是卫生系统为改革付出一定代价的时候了。(新华社记者 朱玉), 百拇医药(新华社朱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