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更多1
编号:139747
“以毒攻毒”生物疗法防治艾滋病研究近况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86期
     依据中医传统理论“以毒攻毒”防病治病由来已久。如牛痘接种免疫预防天花(属生物毒免疫法);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属化学毒疗法);用蟾毒生物毒蛋白疗法治痈疮等。“以毒攻毒”的传统中医疗法,通过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在防治疑难病领域越来越发挥出重大作用。

    一、“以毒攻毒”防病治病的由来和生物疗法理论依据

    “以毒攻毒”是一个成语,本意是指用毒药解毒治病、用来比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出自明代陶宗仪之《辍耕录》:“骨咄犀,蛇角也,其性至毒,毒,盖以毒攻毒也”。有毒中药属于植物类的有附子、川乌、天南星、细辛、半夏、马钱子等,这些药物多有祛风、散寒、通络、涤痰等功效,适用于治疗中风、痹证、阴证等多种疾病。属于动物类的如蝎子、蟾蜍、斑蝥等。蝎子有毒,人所共知,有趣的是,要是被蝎子蜇伤涂上用蝎子泡的药酒能立即止痛。这是“以毒解毒”的最好注脚。蟾毒有抗癌、抗乙肝病毒、抗艾滋病毒作用。斑蝥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 http://www.100md.com
    疾病的发生意味着身体受损,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阴阳气血之间失去协调平衡,治疗时应当设法纠正这种不平衡。以邪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类病症,中医称为实证。治疗时应以毒攻毒,祛除邪气,使阴阳气血恢复平衡。在“以毒攻毒”治疗艾滋病研究中,近年发现的主要有生物毒疗法和生物免疫疗法。

    二、生物毒疗法

    (一) 蟾毒疗法治疗艾滋病笔者依据中医“以毒攻毒”传统理论,曾应用从蟾皮中提取的华蟾素治疗乙肝获得良好疗效。根据乙肝病毒(HBV)和艾滋病病毒(HIV)在生物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相似性,笔者又提出了以毒攻毒治疗艾滋病的设想,并研制了抗病毒中药制剂安体维康,这是一种蟾毒复方制剂,内含羟基它里宁,应用于治疗艾滋病获得较好疗效。

    体外抗HIV试验结果发现,安体维康合剂在试剂量0.039%~0.0156%范围内,对HBV-Ⅰ的抑制率达86.95%,50%有效浓度为0.037%。研究表明,这种含有蟾毒的制剂安体维康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部分患者血浆中HIV的RNA载量。
, http://www.100md.com
    (二)蜂毒疗法治疗艾滋病最近,德国病毒学家巴拉克·维乐纳在艾滋病研究方面提出一个新的设想:采用蜂毒破坏病人体内艾滋病病毒,从而根除病毒扩散体系。他在对HIV病毒的研究中发现艾滋病病毒的化学结构类似于蜂毒的结构,由此萌生出以毒攻毒、利用蜂毒对付艾滋病的设想。蜂毒是蜜蜂针刺上分泌的毒汁,可以保护蜜蜂不受微生物侵害。维乐纳在实验中确认,蜂毒可以通过破坏HIV促进剂的方法阻止病毒的扩散,同其他抗艾滋病药相比,蜂毒的优势是直接从内部抑制了病毒的产生。因此用蜂毒和其他药物相结合,可望治愈艾滋病。

    蝎毒和蛇毒的有关研究尚未见报道。

    三、生物免疫疗法

    (一)G型肝炎病毒防治艾滋病《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美国学者对350例感染G型肝炎病毒并携带HIV者的血液进行研究,发现大约40%的患者血液同时感染了G型肝炎病毒(GBBC病毒,1995年发现,通过血液或性传播),并且他们比只感染HIV的患者4年内死亡率低4倍。
, http://www.100md.com
    德国汉诺威一家医学研究院进行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因此,有人试图用GBBC病毒人为感染来治疗艾滋病。

    (二)流感疫苗预防艾滋病Boris Ferko博士发现,接种流感病毒(带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抗原性物质)的实验室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抗艾滋病病毒免疫反应。小鼠在接种这种改造后的流感病毒后,会表现出对艾滋病病毒的免疫性。如果小鼠获得的免疫力是稳定的,他们将会推广到灵长类动物,如果疫苗在灵长类动物身上起作用,还要研究适合人类的疫苗。

    (三)恙虫病立克次体治疗艾滋病近期的《柳叶刀》杂志报道说,科学家已发现恙虫病立克次体对HIV

    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以毒攻毒”疗法一旦用于临床,将大大降低治疗成本,造福广大患者。恙虫病是一种亚洲独有且多发的热带传染性疾病,其病毒通过昆虫传播,严重时可致人死命。一个由泰国、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发现了恙虫病毒在抑制艾滋病病毒方面的独特功效。该研究小组负责人乔治·瓦特博士用各种病原体对泰国毗部地区的15名艾滋病患者进行了临床试验,其中10人的血液被注入了适量的恙虫病毒。通过检测发现,这些患者血液中艾滋病病毒数量明显减少,其中有两人血液甚至趋于正常水平。
, 百拇医药
    (四)疟原虫疗法治疗艾滋病广州学者陈小平博士根据奥地利医生用疟疾疗法治疗神经性梅毒成功的先例,于1993年提出于用“疟疾疗法”治疗艾滋病的设想。此后治疗20例艾滋病患者,发现可增加患者CD4细胞数量。乌干达也报道患疟疾的小儿艾滋病较未患疟疾者寿命显著延长。1996年法国一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被疟疾攻击的动物,艾滋病发病明显推迟,而未患疟疾的动物,艾滋病发病早。其机理据推测与患疟疾后体温升高,HIV

    被抑制有关。Steinhart等曾用体外循环法将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加热至41.8~42℃再回输,获得较好疗效。

    (五)支原体物质治疗艾滋病中国医科大学尚红教授等历时7年研究,首次证实支原体培养上清对HIV-Ⅰ逆转录酶(RT)活性有抑制作用。

    目前治疗艾滋病最有效的是“联合药物疗效”(AZT+3TC+蛋白酶抑制剂),其中AZT是通过抑制病毒繁殖关键酶——逆转录酶(RT)活性而阻碍病毒的增殖。

    但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严重的骨髓抑制和耐药性,其他如ddl

    等抗艾滋病药物也都具有严重的副作用。理想的抗艾滋病药物应是对病毒有选择性杀伤而对身体无害。

    据上述资料,作者认为依据“以毒攻毒”传统中医理论,从有毒中药和病原微生物中研究开发抗艾滋病新药具有良好前景。, 百拇医药(徐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