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呼吸内科
编号:140628
Bipap通气研究因涉及伦理问题而提前终止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2日 医学空间
     (Acad Emerg Med 2001;8:1128-1135)

    纽约,1月15日(路透社医学新闻)据美国科研人员报道,持续哮喘病人接受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BiPAP)通气有可能降低气管内插管率,并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但是由于牵涉到伦理问题,他们提前终止了研究,因此对这种干预治疗的益处尚未完全确定。

    佛罗里达大学保健学中心的Thomas K. Morrissey博士及其同事在12月出版的《学院急症医学》杂志上撰文指出,BiPAP治疗组的病人趋向好转,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影响,因此从伦理上内科医生认为对照组病人不应被排除在这种治疗方法之外。

    到目前为止,科研人员已经对35例病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在接受最初的标准治疗后被随机抽取进行BiPAP通气治疗或仍单独接受标准治疗。

    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气管内插管率比BiPAP组高7.3%。此外,尽管在住院时间和费用上两者没有显著差别,但BiPAP组处于明显有利倾向。

    这项研究选取病人的过程比较缓慢,其主要原因包括病人担心得不到他们先前认为有效的治疗。另外,许多医生也不愿意对那些随机分在对照组的病人不进行BiPAP治疗。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很明显,这个随机化过程是无效的,而且病人入选目标也没有达到要求。整个研究只好中断了。”

    研究人员观察发现,医生们在得到确凿证据之前就改变了他们的治疗方案。他们要求进一步研究,但也指出许多临床决策并不是根据95%可信区间来决定的,而是通过病床边自发的非正式利弊分析来决定。,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