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其它 > 黄疸
编号:141240
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取得新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8日 新华社
     被医学界视为难治之症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近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喜获新进展。这家医院介入科王小林主任医师等采用新颖的“二步疗法”为上百例患者施治,取得了较好效果。

    据了解,因各种肿瘤引起的胆道系统恶性梗阻性黄疸,发现时多为晚期。如不及时接受治疗,病人生存期不足3个月。由于肿瘤位置特殊,患者一般身体耐受情况较差,仅5~20%的患者可以接受外科切除术和分流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科王小林主任医师等专家经多年研究,在我国较早开展了在患处放置胆道支架的新方法来缓解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以便使患者获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延续生命。在治疗过程中,专家们发现:由于肿瘤继续生长,常会引起支架堵塞,造成黄疸复发,而在支架置放的同时,积极控制肿瘤的生长,则是提高疗效的关键。为攻克这一难关,医务人员新近又探索出了全新的“二步疗法”新技术:专家们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放置支架后,将细小的放射源,通过胆道直接送至肿瘤位置进行腔内放射治疗。这种新方法不仅可使患者的局部肿瘤病灶较快地消褪,症状缓解,而且由于放射源体积小,极易接近肿瘤,缩短了“轰击肿瘤”的距离,并使射线集中于肿瘤区域,从而能在最大程度上杀灭肿瘤,比常规疗法更具针对性和杀伤力。而对病人的正常组织则影响较小,把肿瘤治疗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据悉,这一新技术已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二步疗法”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晚期肿瘤病人,平均生存期可达16.8个月,明显高于通常采用的“经皮穿刺行胆道引流术”(PTCD术)平均8个月的生存期,且无一例出现并发症,进一步延长了此类病人的生存期,提高了他们的生存质量。,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