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猴复苏实验成功 人脑会“死而复活”吗?
世界记录:猴脑断血80分钟不死
一只4岁的雌性猴的一次手术,也许将挽救千百万脑损伤病人。上月中旬,长征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联合攻关,在世界上首次使一只大脑在超低温下完全阻断血流达80分钟之久的实验猴“死而复生”。这项神经外科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市民的好奇:“死”猴是如何复苏的?猴脑能复活,人脑也能复活吗?
日前,主持这项市科委重大课题研究的上海长征医院教授江基尧通过手术画面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让“死”猴复活的:
一只体重4.5公斤的4岁雌性实验猴躺在手术台上,两眼圆睁,周身插满管子。江基尧等医生在它的脖子两旁切开两道口子,让颈动脉暴露于外,一侧结扎,另一侧引入体外循环机。然后大脑血液断流,以每分钟20-30毫升的速度,向颈动脉内连续灌注4℃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替代血液在脑内循环后,再从颈静脉中汨汨流出,经体外循环机过滤椎动脉渗漏而进的少量血液后,再回灌股动脉。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实验猴的脑温从37℃渐渐下降,最后,跌至12.9℃,此时,脑电波已变成一根直线。而它的体温则是33℃,比正常体温仅下降4℃,心跳、血压如常,其余重要脏器一如既往工作。80分钟后,猴脑恢复血流。手术一小时后,实验猴的麻醉药性渐渐解除,它四肢伸展,一骨碌坐了起来,抓起一只苹果就大嚼起来。
, 百拇医药
有趣的是,脑断血80分钟而不死的实验猴,在预实验时却已死过一回。这只猴本是第3次预实验动物,结果,连它在内的3次预实验都失败告终。
第1次,是因为进生理盐水的颈动脉粗而出水的颈静脉细,进出不平衡,导致手术失败,第一只预实验猴子“光荣”了;第2次是手术时不仅结扎了颈动脉,连向小脑和脑干部位提供10%左右血液的椎动脉也从血管内介入栓塞,结果,第二只预实验的小猴当即出现偏瘫等脑功能障碍,手术再次夭折。第3次预实验时,现在实验成功的小猴上手术台,科技人员用的麻醉药物竟然无效,怎么也无法让这头4岁的小母猴“醉生梦死”,无奈之下,静脉注入20克杜冷丁,小猴过量吸毒,当即呼吸骤停,血压剧跌。科技人员整整抢救了2个小时,最后用强效解毒药——纳洛酮,才使小猴起死回生,“腾”地一下从手术台上坐了起来,睁着迷茫的眼睛看着一头汗水的科研人员。
经历失败后,长征医院江基尧教授、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徐蔚副江教授和福州总医院杨朋范副教授等科研人员不断探索,设计出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增加一条股静脉作生理盐水的另一出口,使进出平衡;脑供血量仅10%的椎动脉不结扎;寻找合适的麻醉剂及剂量。知恩图报的小猴休养一段时日后,正式实验手术时再上手术台,果然不负众望,创造了超深低温下脑部断血80分钟而存活的世界记录。
, 百拇医药
研究背景:超深低温成“保护神”
在常温下,人和动物的大脑血流阻断极限是5-8分钟,超过这一极限就会因脑缺氧而死亡。这只实验猴为什么能断血80分钟而不死呢?
保护神就是超深低温。科技人员发现,脑温每降低1%,细胞的耗氧量就降低4%,脑温比体温降低20℃,脑细胞几乎不耗氧。因而,脑温越低,越能使脑细胞延长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也越能保护脑神经元。在1个月内,江基尧等科研人员成功地让5只实验猴在超深低温下,脑部断血50-80分钟而后复活。经历了长时间缺血缺氧考验的5只实验猴,并没有出现弱智痴呆状,行为、能力同术前一模一样。
低温保护,是个古老的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学专家就发现,危重病人在冬天比夏天容易存活。现代医学研究低温医学是在上世纪一战期间,且是在不道德和残忍中进行的:德国曾把俘虏扔到冰天雪地里,在战俘活活冻死的过程中观察血压、脉搏及各脏器变化。上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在作脑损伤治疗实验时无意发现,同样是颈动脉结扎,有的实验动物术后照样欢蹦乱跳,有的却长眠不醒。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是麻醉的作用,越是体积小的动物,经麻醉后体温下降越多越快,也就越容易复活。而一些大型的实验动物体温降得慢,如再碰上位手脚麻利的医生,三下五除二完成手术,反而死得快。于是,医生们尝试降温方法救治脑损伤病人,1989年,江基尧教授在世界上首次用30℃左右的亚低温方法,成功地进行了脑损伤救治。
, 百拇医药
其后,江基尧和他的伙伴们在朱诚教授指导下,探索保护和修复脑神经元的更高境界。1995年,长征医院开始进行了10例狗脑超深低温状态下断血50分钟的手术,科研人员让实验狗全身降温,脑温和体温均下降至10℃以下,血液全部用生理盐水置换,结果,10只实验狗术后虽然“汪汪”会叫,回复术前神态,但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却全部而亡。经解剖发现,10只实验狗均死于心肺衰竭。由此,科研人员发现,心肺冷不得,而脑细胞却很抗冻。受此启发,科研人员设计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脑温与体温分离,让脑部处于超深低温状态下断血复苏,并最终在实验猴身上获得成功。
应用前瞻:人脑损伤修复有新路
记者:猴脑复活,对人脑损伤修复有何意义?
江基尧:猴脑与人脑在解剖学上差异极小,血管造影等几乎与人类一致。可以说,在实验猴身上成功的脑部手术,在人脑手术中也有可能成功。
, 百拇医药
记者:这种超深低温下的脑部断血再复苏的手术,适用于哪些脑损伤病人呢?
江基尧:特重型颅脑伤、巨大动脉瘤和颅底肿瘤患者。它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大出血危险,为医生赢得更多的时间,使手术变得简单和容易。
记者:您估计,人脑损伤修复是采取脑部局部断血方法还是全身断血方法?
江基尧:猴脑实验手术结果显示,采用脑部断血方法对病人其他脏器没有损害,更为有利。
记者:何时可在临床上应用?这项手术的费用贵不贵?
江基尧:一例猴脑手术大约3万多元。这项手术难的是需要多科室协同作战,牵涉到神经内外科、麻醉科、心脑电图监测、各脏器生化监测等。下一阶段,我们将寻找合适的病人进行临床实验。(据解放日报报道)(汪敏华), http://www.100md.com
一只4岁的雌性猴的一次手术,也许将挽救千百万脑损伤病人。上月中旬,长征医院、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联合攻关,在世界上首次使一只大脑在超低温下完全阻断血流达80分钟之久的实验猴“死而复生”。这项神经外科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引起了市民的好奇:“死”猴是如何复苏的?猴脑能复活,人脑也能复活吗?
日前,主持这项市科委重大课题研究的上海长征医院教授江基尧通过手术画面介绍了他们是如何让“死”猴复活的:
一只体重4.5公斤的4岁雌性实验猴躺在手术台上,两眼圆睁,周身插满管子。江基尧等医生在它的脖子两旁切开两道口子,让颈动脉暴露于外,一侧结扎,另一侧引入体外循环机。然后大脑血液断流,以每分钟20-30毫升的速度,向颈动脉内连续灌注4℃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替代血液在脑内循环后,再从颈静脉中汨汨流出,经体外循环机过滤椎动脉渗漏而进的少量血液后,再回灌股动脉。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实验猴的脑温从37℃渐渐下降,最后,跌至12.9℃,此时,脑电波已变成一根直线。而它的体温则是33℃,比正常体温仅下降4℃,心跳、血压如常,其余重要脏器一如既往工作。80分钟后,猴脑恢复血流。手术一小时后,实验猴的麻醉药性渐渐解除,它四肢伸展,一骨碌坐了起来,抓起一只苹果就大嚼起来。
, 百拇医药
有趣的是,脑断血80分钟而不死的实验猴,在预实验时却已死过一回。这只猴本是第3次预实验动物,结果,连它在内的3次预实验都失败告终。
第1次,是因为进生理盐水的颈动脉粗而出水的颈静脉细,进出不平衡,导致手术失败,第一只预实验猴子“光荣”了;第2次是手术时不仅结扎了颈动脉,连向小脑和脑干部位提供10%左右血液的椎动脉也从血管内介入栓塞,结果,第二只预实验的小猴当即出现偏瘫等脑功能障碍,手术再次夭折。第3次预实验时,现在实验成功的小猴上手术台,科技人员用的麻醉药物竟然无效,怎么也无法让这头4岁的小母猴“醉生梦死”,无奈之下,静脉注入20克杜冷丁,小猴过量吸毒,当即呼吸骤停,血压剧跌。科技人员整整抢救了2个小时,最后用强效解毒药——纳洛酮,才使小猴起死回生,“腾”地一下从手术台上坐了起来,睁着迷茫的眼睛看着一头汗水的科研人员。
经历失败后,长征医院江基尧教授、昆明医学院附属二院徐蔚副江教授和福州总医院杨朋范副教授等科研人员不断探索,设计出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增加一条股静脉作生理盐水的另一出口,使进出平衡;脑供血量仅10%的椎动脉不结扎;寻找合适的麻醉剂及剂量。知恩图报的小猴休养一段时日后,正式实验手术时再上手术台,果然不负众望,创造了超深低温下脑部断血80分钟而存活的世界记录。
, 百拇医药
研究背景:超深低温成“保护神”
在常温下,人和动物的大脑血流阻断极限是5-8分钟,超过这一极限就会因脑缺氧而死亡。这只实验猴为什么能断血80分钟而不死呢?
保护神就是超深低温。科技人员发现,脑温每降低1%,细胞的耗氧量就降低4%,脑温比体温降低20℃,脑细胞几乎不耗氧。因而,脑温越低,越能使脑细胞延长缺血缺氧的耐受时间,也越能保护脑神经元。在1个月内,江基尧等科研人员成功地让5只实验猴在超深低温下,脑部断血50-80分钟而后复活。经历了长时间缺血缺氧考验的5只实验猴,并没有出现弱智痴呆状,行为、能力同术前一模一样。
低温保护,是个古老的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医学专家就发现,危重病人在冬天比夏天容易存活。现代医学研究低温医学是在上世纪一战期间,且是在不道德和残忍中进行的:德国曾把俘虏扔到冰天雪地里,在战俘活活冻死的过程中观察血压、脉搏及各脏器变化。上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在作脑损伤治疗实验时无意发现,同样是颈动脉结扎,有的实验动物术后照样欢蹦乱跳,有的却长眠不醒。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是麻醉的作用,越是体积小的动物,经麻醉后体温下降越多越快,也就越容易复活。而一些大型的实验动物体温降得慢,如再碰上位手脚麻利的医生,三下五除二完成手术,反而死得快。于是,医生们尝试降温方法救治脑损伤病人,1989年,江基尧教授在世界上首次用30℃左右的亚低温方法,成功地进行了脑损伤救治。
, 百拇医药
其后,江基尧和他的伙伴们在朱诚教授指导下,探索保护和修复脑神经元的更高境界。1995年,长征医院开始进行了10例狗脑超深低温状态下断血50分钟的手术,科研人员让实验狗全身降温,脑温和体温均下降至10℃以下,血液全部用生理盐水置换,结果,10只实验狗术后虽然“汪汪”会叫,回复术前神态,但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却全部而亡。经解剖发现,10只实验狗均死于心肺衰竭。由此,科研人员发现,心肺冷不得,而脑细胞却很抗冻。受此启发,科研人员设计了一条全新的技术路线:脑温与体温分离,让脑部处于超深低温状态下断血复苏,并最终在实验猴身上获得成功。
应用前瞻:人脑损伤修复有新路
记者:猴脑复活,对人脑损伤修复有何意义?
江基尧:猴脑与人脑在解剖学上差异极小,血管造影等几乎与人类一致。可以说,在实验猴身上成功的脑部手术,在人脑手术中也有可能成功。
, 百拇医药
记者:这种超深低温下的脑部断血再复苏的手术,适用于哪些脑损伤病人呢?
江基尧:特重型颅脑伤、巨大动脉瘤和颅底肿瘤患者。它能减少手术过程中大出血危险,为医生赢得更多的时间,使手术变得简单和容易。
记者:您估计,人脑损伤修复是采取脑部局部断血方法还是全身断血方法?
江基尧:猴脑实验手术结果显示,采用脑部断血方法对病人其他脏器没有损害,更为有利。
记者:何时可在临床上应用?这项手术的费用贵不贵?
江基尧:一例猴脑手术大约3万多元。这项手术难的是需要多科室协同作战,牵涉到神经内外科、麻醉科、心脑电图监测、各脏器生化监测等。下一阶段,我们将寻找合适的病人进行临床实验。(据解放日报报道)(汪敏华),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