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1603
“杀人场上学医道”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18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关于解剖,早在我国商周时期就有文献记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有“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

    史书记载,在汉、宋两代先后有太医对死刑罪犯尸体进行解剖,观察人体内脏及血液循环,或作测量,或详细描述,甚或绘成五脏图。

    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礼教国家,《孝经》曾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大众的心目中,解剖人体是大逆不道,甚至医界也以解剖人体为耻辱,致使解剖学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停滞不前。在这种背景下,王清任冲破世俗观念,亲临死人堆,获取人体解剖学知识,因而有人讥讽他是“杀人场上学医道”。其勇于探索的精神着实令人敬佩。

    王清任,字勋臣,清乾隆道光年间河北玉田人。二十余岁开始先后在北京、唐山、沈阳等行医。

    他深知解剖学对诊疗的重要意义,认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人夜行”,因此十分重视人体解剖学。他发现前人关于人体解剖的记载不仅少,而且还有错误,于是决心探个究竟,为此作了许多实地观察和记录。

    当时医生不仅没有条件作尸体解剖,就是连实地观察也十分困难。为了学习解剖知识,王清任想了许多办法。古代“义冢”由于缺乏管理,常有尸体外露者,王清任就以此为观察对象。野外观察,冬寒夏热,尸臭难闻,非常艰苦。他三十岁那年,唐山暴发传染病,病孩死亡甚多。王氏不畏疾疫,在稻地镇亲眼观察小孩尸体三十余具,获得颇为宝贵的儿童解剖知识的第一手资料。他效仿前人,多次前往刑场,观察处斩犯人尸体。此外,王清任还作了一些动物解剖实验,来验证所观察到的人体解剖结构。王氏治学严谨,求真执著,为弄清人体“膈膜”,除了观察之外,还亲自走访知情人镇守哈密的领兵恒某。四十二年的风雨寒暑,王清任终于将所了解到人体内脏解剖结构绘成了图形,并载入他所撰写的《医林改错》一书。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的确有一些新的发现。例如,关于人体主要动静脉的位置、形状和分布,包括左右颈动脉、锁骨下动脉、主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左右髂总动脉、左右肾动脉、下腔静脉等。

    由于对人体脏腑解剖结构和人体气血学说有较深的研究,王清任在临床上擅长治疗血瘀证,创立了三十余首活血化瘀的方剂,其中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至今仍为临床治疗血瘀证的常用方剂。

    王清任是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勇于实践和有独创精神的医家。我们不仅要学习他在解剖学方面的成就,更要学习他探索科学的勇气和求实创新的精神。,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