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论
刘完素,字守真,约生于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金·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人,以阐发火热病机、善治火热病证,名噪一时,成为河间学派的开山。他的学术思想实渊源于五运六气,故其所著的《素问玄机原病式》中,竟以五运六气来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病机十九条。并说:“治病之法,以其病气归于五运六气之化,明可见矣。”
六气之中,火居其二,病机十九条之中,火热居其九,他通过“兼并同化”的理论,力倡“六气皆能化火”之说,及其著《宣明论》,用药亦多主寒冷,从而对热病的方治而自成体系者,实自河间始。
刘完素的弟子有穆大黄、荆山浮屠、马宗素等。荆山浮屠一传于罗知悌、再传于朱震亨。于是河间学说便由北方而传到南方了。火热为阳,亢盛之后,必伤阴精,其论治多以补阴为主,而开后世滋阴一派的先河,是河间之说至震亨而已渐变。
传朱震亨学说的,先后有赵道震、赵以德、戴原礼、王履诸人。惟原礼尝著《推求师意》一书,畅发朱震亨之学颇为盛行。如这时的虞抟、王伦、徐彦纯、刘宗原等,无不景从震亨,并能取长补短,不拘一格,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诸氏之学,虽不局限于丹溪,究其说一归于丹溪,故仍属于丹溪一派。
略先于震亨而宗河间者,有瞧州张从正,以及葛雍、镏洪、麻九畴、常德等。从正阐发河间六气病机之旨,尝有“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之论,但无论其为风为火,或湿或燥,总是不应留在人体的邪气,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故其治法一以攻伐去邪为宗,是河间之学传至张从正,又为之一变矣。
近人陈无咎,与朱震亨同为义乌人,私淑丹溪、河间,办丹溪学社于上海,但并不见其倡言火热以及“阳常有余,阳常不足”之说,惟其创制新方,必崇《内经》,颇具有刘、朱“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的遗意。
河间学派的师承授受关系,如下表所列,而其阐发学术的主要内容,则不外乎三个方面。
——赵道震
穆大黄 ——赵以德
刘完素 荆山浮屠—罗知悌—朱震亨————虞诚斋
马宗素 麻九畴 ——戴原礼
…张从正 ——王 履
…葛 雍 常 德 ——刘叔渊—刘 纯
…镏 洪 … 李之范 ………汪 机—程庭彝
………王 纶
注: 直接师承, ………虞 抟
…间接师承。 ………徐彦纯
………陈无咎, 百拇医药
六气之中,火居其二,病机十九条之中,火热居其九,他通过“兼并同化”的理论,力倡“六气皆能化火”之说,及其著《宣明论》,用药亦多主寒冷,从而对热病的方治而自成体系者,实自河间始。
刘完素的弟子有穆大黄、荆山浮屠、马宗素等。荆山浮屠一传于罗知悌、再传于朱震亨。于是河间学说便由北方而传到南方了。火热为阳,亢盛之后,必伤阴精,其论治多以补阴为主,而开后世滋阴一派的先河,是河间之说至震亨而已渐变。
传朱震亨学说的,先后有赵道震、赵以德、戴原礼、王履诸人。惟原礼尝著《推求师意》一书,畅发朱震亨之学颇为盛行。如这时的虞抟、王伦、徐彦纯、刘宗原等,无不景从震亨,并能取长补短,不拘一格,主张“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诸氏之学,虽不局限于丹溪,究其说一归于丹溪,故仍属于丹溪一派。
略先于震亨而宗河间者,有瞧州张从正,以及葛雍、镏洪、麻九畴、常德等。从正阐发河间六气病机之旨,尝有“风从火化,湿与燥兼”之论,但无论其为风为火,或湿或燥,总是不应留在人体的邪气,邪留则正伤,邪去则正安,故其治法一以攻伐去邪为宗,是河间之学传至张从正,又为之一变矣。
近人陈无咎,与朱震亨同为义乌人,私淑丹溪、河间,办丹溪学社于上海,但并不见其倡言火热以及“阳常有余,阳常不足”之说,惟其创制新方,必崇《内经》,颇具有刘、朱“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必也《素》《难》诸经。”的遗意。
河间学派的师承授受关系,如下表所列,而其阐发学术的主要内容,则不外乎三个方面。
——赵道震
穆大黄 ——赵以德
刘完素 荆山浮屠—罗知悌—朱震亨————虞诚斋
马宗素 麻九畴 ——戴原礼
…张从正 ——王 履
…葛 雍 常 德 ——刘叔渊—刘 纯
…镏 洪 … 李之范 ………汪 机—程庭彝
………王 纶
注: 直接师承, ………虞 抟
…间接师承。 ………徐彦纯
………陈无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