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华名医 > 医家思想 > 清代
编号:151851
何梦谣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月2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何梦瑶,字报之,号西池,广东南海人。约生于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二十八年(公元一七六三年)。他十岁能文,十三能诗。由于他少时多病失学,几次考试落第。二十九岁受业于学使惠士奇,三十八岁“始成进士”。

    为了不虚度光阴,掌握保护身心健康的本领,在治经习史之余,便诵歧黄家言,对医学进行刻苦的钻研。此外,他对文学、音乐、数学也有很深的研究。《广东通志》称他“旁通百家,而尤以诗名”。当时广东学使惠志奇很赏识他的才华,称他为“南海明珠”。又因为他当时与劳孝舆、吴世忠、罗天尺、苏珥、陈世和、陈海六、吴秋一时并起,又被称为“惠门八子”。他历任广西义宁、阳朔、岑溪、思恩县官和奉天辽阳州牧。据史书记载,他据官清廉,“治狱明慎”,革除宿弊,颇有政绩。在广西任职期间,曾亲临历来官吏不敢到的“深箐叠嶂”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僮族同胞之间的“仇杀数十年”的械斗问题;又曾机智地处理了七里半发生的所谓“民反”事件。他做奉天辽阳知州两年“不名一钱”,“贫不能具舟车”,只好悬壶自给。官场的生涯并不能使他心满意足。这在他的诗中都有反映。
, 百拇医药
    何梦瑶治学态度严谨,读书勤奋认真。他有一首诗,名叫《秋夜读书有感》,可为例证。诗中说,“金风吹梦出书帷,寂历空山霜叶飞。下榻耳闻三鼓尽,上楼身护一灯微。何能字句争鱼鲁,不道文章起是非。唤杀纸中人不醒,半帘秋色独依依。”这主要反映了他对当时处境的不满和苦闷心情,但也看出他即使在那种情况下,还坚持伴着微灯,苦读到“三鼓尽”的治学精神。不过,在治学上,他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学术上的流派能取不偏不倚的态度。他认为医学上的流派,不管他们的意见怎么不同,都是源于古代的经典著作,都是针对某种实际情况相对地提出来的。因此,后人继承各派的学说,不能各执一见,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取长补短,结合实际,有机地统一起来。明代医家王肯堂对金元四大家就能做到“无所偏倚”。何梦瑶对此很是推崇,认为他的著作《证治准绳》是“近代书之冠”。他除了认真诵习,还考虑到医书“文繁而义晦,读者卒未易得其指归,初学苦之”(《医碥》自序)。因此,他以《证治准绳》为蓝本,“芟其繁芜,疏其湮郁”,再加上个人的见解,编成了一本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相结合的医学普及读物,名叫《医碥》,共七卷,以杂病证治为主要内容。他在书里,毫无成见地综合了张仲景、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各派学说,分析病证,深入浅出,不执不泥。这是他的医学代表作。对此后人有较高的评价,说“其根究病源,常有深透数重之见,其辨论杂证,更有不遗毫末之思”(《三科辑要序》)。此书的论述,反映了何梦瑶对学术论争的公允态度。同时,他对当时盛行的“不问何证,概从温补”的张景岳提倡的温补之说,很反感。他认为这是以偏纠偏,恰似“惩溺而群趋火坑”,是不足取的。因此,他在《医碥》这个书名上,有意用了一个“碥”字,指在水旁斜着伸出来的山石,既把它作为初学医者的阶梯,又使它含有对时医痛下砭石的意思。
, 百拇医药
    由于何梦瑶不抱成见地学习各家学说的长处,所以他的医学见解,格外精深,医术也很高超。据《广州府志》记载,他在广西任职期间,遇疫病浒,便立方救疗,挽救了不少百姓的性命。上司特将其防治疫病的方法经验推广到其余各县。他在辽阳,也经常为百姓治病。有个男子叫王洪,“病风年余”,颠颠狂狂,力大无比,竟把一个人投入火中,烧得周身没有一块完肤。何梦瑶给伤者敷上药,过了几天,就痊愈了。然后,他坐在公堂上,叫人把王洪抓来,缚在庭柱间。王洪且骂且歌,狂性未减。围观的人水泄不通。何梦碧先用刑,使他恐惧,后施以汤药,叫两人提着他的耳朵从口中灌了进去。一会儿,病人大吐大泻,病状也随之消失了。围观的人对他的医术大为佩服。还有一个例子就是何梦瑶的同乡朋友赵林临,孩子病了两个多月,越来越凶险,请来的医生个个束手无策,只好准备后世。恰好何梦瑶告假回乡,赵林临就请他诊视。何先后处以大承气、白虎、小柴胡汤数十剂,如鼓应桴,立即见效。赵林临问何梦瑶道:“其他医生都说,我那孩子阳虚,应该扶阳,非参附不用,而你独返之,什么缘故呢?”何梦瑶回答说:“这个道理不是庸医所能明白的。这些人乱引《易经》经文,动辄就扶阳抑阴。《易经》说,阳是君从,阴是小人。按此固须扶抑。而医学上说的阴阳,只是指气罢了。气不是正就是邪。正气虚,不论阴阳都应当扶。相反,邪胜,不论寒热都应当抑。怎么能牵强附会经文而迷惑自己呢?”这些药例表明,何梦瑶在医理理论和诊疗技术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总而言之,他既是一位有名的功臣,也是一位名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其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一切,并学会这些,变为自身的财富,这才是最重要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