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症状 > C > 肠痈
编号:152323
以红藤煎为主方治愈肠痈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国传统文化网
     丁××,女17岁。

    初诊:1965年4月5日。

    主诉:患者于1965年4月4日清晨,过食余夜剩余韭菜猪肉蒸包,于下午三点突发少腹疼痛,痛不可忍,晚间呕吐酸苦水,连吐三次,吐清水盈盆,遂于当晚九点赴某乡医院急诊,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拟转省某医院做手术,但患者父母不愿接受手术治疗,遂于4月5日晚八时半来山东中医学院门诊,要求中药治疗。

    诊查:患者腹疼隈作,右下腹部疼甚,按之痛加剧,腹皮略急,右足喜踡曲,发热而不恶寒,面色赤红如醉,恶心呕哕,不思进食,二日未大便,脉沉滑而数,舌苔白腻。

    辨证:脉证互参,可知暴进冷食之后,又负重过劳,以致肠道积滞,气血凝瘀而化热,遂面痈肿。

    治则:宜泻热解毒化瘀通利法,方宗红藤煎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处方:大红藤30克 生大黄9克 炒桃仁12克(打) 冬瓜仁30克 青连翘12克 净双花30克 蒲公英15克 紫地丁15克 粉甘草6克

    二诊:4月7日。服止方药两剂,泻下四次,腹痛消失,按之坦然,但仍肠鸣不适,胃呆纳少,脉滑苔薄白。此乃肠道炎肿虽消,而吸收能力尚未恢复,再宗前义,佐以和胃之品。

    处方:大红藤30克 连翘15克 金银花15克 熟大黄9克 冬瓜仁30克? 炒桃仁9克 炒谷芽12克 炒神曲9克 橘皮6克 粉甘草4.5克

    三诊:4月10日。腹痛痊愈。惟大便挟脓液,无血而后重,日入而两次,食欲不振,面红转淡,身热静止,脉转沉濡,已无数象,苔淡黄而腻。胃肠湿热停滞未尽,拟法疏导化滞,除湿清热。

    处方:大红藤18克 生薏仁24克 炒桃仁9克(打) 冬瓜仁24克 炒杭芍12克 炒神曲9克 炒槟榔6克 广木香4.5克 酒黄芩6克 熟大黄6克 ? 炒谷炒谷芽9克 生甘草3克

    经追记,服上方药三剂后即恢复工作。

    [点评]急性阑尾炎一症,属于中医学肠痈范畴,在治疗方面,应根据痈肿初起、尚未成脓,或痈已成脓及痈已溃破等不同阶段分别辨证施治。脓尚未成,法当急下,以通壅结;痈已成脓,则宜活血行瘀,排脓消肿(如薏苡仁汤、仙方活命饮等);若痈已溃破,又宜托毒,调理气血(如牡丹皮散、参芪内托散等)。本例是由饮食不慎,寒温失调,加之体劳过度,致使湿热结滞肠道而形成急性痈肿,在尚未成脓之际,故宜急下通滞,采用红藤煎合大黄牡丹皮汤加减,以泄热解毒、化瘀导滞。病在初起,急性发作,如处理恰当,效果是令人满意的。这种保守疗法,可以免除手术的痛苦,同时,也可避免肠粘连的后遗症。

    红藤又名省藤,苦平无毒,为治急性肠痈之有效药。《景丘全书》之“肠痈秘方”即用红藤一两,黄酒煎服。本例采用的红藤煎(红藤、银花、连翘、乳香、没药、地丁、延胡、大黄、丹皮、甘草)原方有乳没,因患者尚有呕恶,乳没虽有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但有碍胃助呕之弊,故去而不用。历次实践证明,红藤治肠痈确有卓效。加蒲公英者,以其具有解毒消肿之效,用之为佐,对急性痈肿更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感染性皮肤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