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岳
医学发展到了明代,流派之争比较剧烈。首先是“温补派”反刘完素、朱丹溪学派的斗争。温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张景岳。他提出“阳非有余,而阴则常不足”、“人体虚多实少”的论点,主张治病以扶植元气为主。他的主张为后来一部分人所支持,并被尊为温补派的宗师。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由于他处方惯用熟地,故人们称他为“张熟地”。他的先世居住在四川绵竹县,明初以军功起家,食禄千户,世授绍兴卫指挥,而择居于县城会稽之东,就为会稽(浙江绍兴县)人。生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一五六三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O年)。他自幼喜爱医学,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研读《内经》。十三岁,他随父游京城,不仅遍交“奇才异能之士”,而且跟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空闲时,还“穷研书史”。到了壮年,张景岳做军中参谋,欲展才能,谈兵说俞,壮士逊其颜色。后来,他又游燕冀间,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转游数年,无所成就,加上亲老家贫,只好“翻然而归”。这时,他已年将花甲,“功名壮志,消磨殆尽”,因而尽弃所学,而致力于医学的研究,探隐研神,医技日进,名日彰,终于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医家。
, 百拇医药
张景岳一生,花的时间最长用的心血最多的,应是刻苦钻研、精心类辑《内经》这件事上。
张景岳对《内经》推崇备至。认为其文义古远深奥,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就大而言阴阳变化,小而言草木昆虫,音律象数的起始,藏府经络曲折,都详尽指出且陈述其具体内容。他还指出《内经》的意义在于“垂配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因而“与天地同,与日月并”。他治病一以《内经》为据,小试则小效,大试则大效,无所不试则无所不效。他的朋友叶秉敬,因苦心诵著,脾肾耗损,患泻泄二十年。一般医家诊断为火盛,而张景岳独以为火衰,就用参、术、桂、附剂,培补命门之火。张景岳这个治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惟独叶秉敬却深信不疑,坚持服药五年而不中断,竟使疾病全愈,脾肾也随之复元。叶秉敬为此特意问张景岳:“你是怎么别出心裁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呢?”张景岳意味深长地答道:“这归功于《内经》。”叶秉敬听后赞叹地说:“景岳已得其精髓”了。
尽管张景岳那样推崇《内经》,但是当时一般人“目医为小道”,视《内经》为无用之物,甚至从医的人,也置《灵》《素》为罔闻。张景岳认为,这种情况是严重的,发展下去势必导致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类经》自序)。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文奥衍,研阅较难。就是说,《内经》的文字深奥,内容庞杂,读起来非常难懂。唐代虽有王冰注释《素问》,发明玄秘尽多,但是,遗漏处也不少。例如,有避难不注的;有注释与原义不符的;有注释不便检阅的。何况《灵枢》尚未注释,使人无不感到遗憾。后来,不少医家注释《内经》也只是顺文敷演,难懂之处仍不能明断,精要之处仍得不到阐发。张景岳认为这样的注释没有什么益处。于是他专心致志研究《素问》、《灵枢》两书。开始他是把《内经》中的重要章句摘录下来,作为个人学习之用。日子久了,摘录多了,反而觉得《内经》中所言是金石,字字有珠玑,结果,竟不知哪句可摘,哪句不可摘。因而他奋起鼓念,决定自己来整理、注释《内经》,以便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使学者了然,一见便得趣,从而对研究《内经》能提高一步,深进一层,真正熟悉本原,不至于误己误人,使之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张景岳汇编注释《内经》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到底如何编注,他思前想后,确实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他完全打乱《内经》原来的体例,按性质将经文分类,然后加以注解。往往以《灵枢》启《素问》之微;以《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互通精义。同时,综核百家,剖析幽隐,把经文分成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共三百九十条,汇分三十二卷。此外,还附有《类经图翼》十五卷,以佐诠释。此书由于把《素问》和《灵枢》两经“合而为一”,并分类编注,所以叫《类经》。张景岳认为这样类编,可以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
张景岳编写《类经》,据说是四易其稿,历时三十年而成。此书洋洋数十万字,出版后,盛行于世,影响颇大。西安叶秉敬赞叹此书为“海内奇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条理井然,易于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这些评价,是符合事实的。在医史上,它不失为一部对《内经》的整理和注释比较好的著作。
张景岳对古代医经,特别对《内经》钻研深透,所以,他临证明审,诊断准确,能抓住主要矛盾,用药精当。他强调看病施治,贵在精一,认为医生用药犹如用兵,治病如治寇攘,因而疗效很高。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张仲景、李东垣,甚至称他为“医术中杰士”。
, 百拇医药
王家有个儿子才一岁,其母随手拿一枚铁钉给他玩,误塞入口,吞到喉间出不来。其母倒提儿足,想倒出铁钉。小儿反而鼻孔喷血,情况非常危急。小儿的父亲号呼求救。张景岳一看,先叫其母将小儿抱正,只听小儿哇哇大哭,便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小儿父母更惊,逼索方药不止。张景岳检视《神农本草经》,见有“铁畏朴硝”一句,便想了一个办法治疗。他用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并研为末,然后用熟猪油、蜜糖调好,让小儿服下。不多时,小儿解下一物,大如芋子,润滑无棱,药护其外,拨开一看,铁钉就在里边——那是钉鞋用的蘑菇钉。小儿父母非常感激,询问是怎么一回事?张景岳解释道:“我用的是芒硝、磁石、猪油、蜜糖。这四样东西,互有联系,缺一不可。芒硝如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附在铁钉上,磁石如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逐出铁钉,这些东西如果不用猪油就不润滑,不用蜜糖小儿又不愿吞服。结果,四样东西同功合力,便裹护着铁钉出来,所以,吞入一格铁钉,出来就象一个芋子。”小儿父母听了,忙说:“有理!有理!”
张景岳由于钻研《内经》达数十年,打下了坚实的攻学理论基础,所以,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又写出了《景岳全书》这一巨著。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充分体现了张景岳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明创造。
, http://www.100md.com
此外,由于他从事医学研究,思想开放,敢于质疑,勇于革新,因此,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有不少的创见。他初创了“温补学说”,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的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的为阳,既失而难复的也是为阳。他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攻邪必先扶正,反对轻率地使用寒凉药和攻伐方药,而以温补为宗。他治疗虚病,也多以补肾为主,极力推崇薛立斋常用的八味丸即肾气丸。《金匮要略》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等炼成蜜丸补火,六味丸补水的办法,认为能独得其妙,并在以上方剂的基础上,化裁出左归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炼成蜜丸和左归饮、右归饮等名方,以作治疗命门(肾)元阴和无阳衰微的主方。
张景岳活了七十八岁。在临终那一天,他自题其像,召集三个孩子进行教诲,然后带着微笑而去世。他的弟子对人的去世感慨很多。
总之,他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我们现在研究医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称其为“医术中杰士”是当之无愧的。, 百拇医药
张景岳,名介宾,字会卿,别号通一子。由于他处方惯用熟地,故人们称他为“张熟地”。他的先世居住在四川绵竹县,明初以军功起家,食禄千户,世授绍兴卫指挥,而择居于县城会稽之东,就为会稽(浙江绍兴县)人。生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一五六三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O年)。他自幼喜爱医学,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研读《内经》。十三岁,他随父游京城,不仅遍交“奇才异能之士”,而且跟从名医金英学医,尽得其传;空闲时,还“穷研书史”。到了壮年,张景岳做军中参谋,欲展才能,谈兵说俞,壮士逊其颜色。后来,他又游燕冀间,出榆关,履碣石,经凤城,渡鸭绿,转游数年,无所成就,加上亲老家贫,只好“翻然而归”。这时,他已年将花甲,“功名壮志,消磨殆尽”,因而尽弃所学,而致力于医学的研究,探隐研神,医技日进,名日彰,终于成为有重大影响的医家。
, 百拇医药
张景岳一生,花的时间最长用的心血最多的,应是刻苦钻研、精心类辑《内经》这件事上。
张景岳对《内经》推崇备至。认为其文义古远深奥,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就大而言阴阳变化,小而言草木昆虫,音律象数的起始,藏府经络曲折,都详尽指出且陈述其具体内容。他还指出《内经》的意义在于“垂配之仁慈,开生民之寿域”,因而“与天地同,与日月并”。他治病一以《内经》为据,小试则小效,大试则大效,无所不试则无所不效。他的朋友叶秉敬,因苦心诵著,脾肾耗损,患泻泄二十年。一般医家诊断为火盛,而张景岳独以为火衰,就用参、术、桂、附剂,培补命门之火。张景岳这个治法,受到许多人的反对,惟独叶秉敬却深信不疑,坚持服药五年而不中断,竟使疾病全愈,脾肾也随之复元。叶秉敬为此特意问张景岳:“你是怎么别出心裁治好别人治不好的病呢?”张景岳意味深长地答道:“这归功于《内经》。”叶秉敬听后赞叹地说:“景岳已得其精髓”了。
尽管张景岳那样推崇《内经》,但是当时一般人“目医为小道”,视《内经》为无用之物,甚至从医的人,也置《灵》《素》为罔闻。张景岳认为,这种情况是严重的,发展下去势必导致盛盛虚虚,而遗人夭殃,致邪失正,而绝人长命(《类经》自序)。造成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文奥衍,研阅较难。就是说,《内经》的文字深奥,内容庞杂,读起来非常难懂。唐代虽有王冰注释《素问》,发明玄秘尽多,但是,遗漏处也不少。例如,有避难不注的;有注释与原义不符的;有注释不便检阅的。何况《灵枢》尚未注释,使人无不感到遗憾。后来,不少医家注释《内经》也只是顺文敷演,难懂之处仍不能明断,精要之处仍得不到阐发。张景岳认为这样的注释没有什么益处。于是他专心致志研究《素问》、《灵枢》两书。开始他是把《内经》中的重要章句摘录下来,作为个人学习之用。日子久了,摘录多了,反而觉得《内经》中所言是金石,字字有珠玑,结果,竟不知哪句可摘,哪句不可摘。因而他奋起鼓念,决定自己来整理、注释《内经》,以便发隐就明,转难为易,尽启其秘,使学者了然,一见便得趣,从而对研究《内经》能提高一步,深进一层,真正熟悉本原,不至于误己误人,使之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这就是张景岳汇编注释《内经》的目的。
, 百拇医药
到底如何编注,他思前想后,确实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他完全打乱《内经》原来的体例,按性质将经文分类,然后加以注解。往往以《灵枢》启《素问》之微;以《素问》发《灵枢》之秘,相为表里,互通精义。同时,综核百家,剖析幽隐,把经文分成摄生、阴阳、藏象、脉色、经络、标本、气味、论治、疾病、针刺、运气、会通十二类,共三百九十条,汇分三十二卷。此外,还附有《类经图翼》十五卷,以佐诠释。此书由于把《素问》和《灵枢》两经“合而为一”,并分类编注,所以叫《类经》。张景岳认为这样类编,可以条理分,纲目举,晦者明,隐者见,一展卷而重门洞开,秋毫在目。
张景岳编写《类经》,据说是四易其稿,历时三十年而成。此书洋洋数十万字,出版后,盛行于世,影响颇大。西安叶秉敬赞叹此书为“海内奇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它,条理井然,易于寻览,其注亦颇有发明。这些评价,是符合事实的。在医史上,它不失为一部对《内经》的整理和注释比较好的著作。
张景岳对古代医经,特别对《内经》钻研深透,所以,他临证明审,诊断准确,能抓住主要矛盾,用药精当。他强调看病施治,贵在精一,认为医生用药犹如用兵,治病如治寇攘,因而疗效很高。当时人们把他比作张仲景、李东垣,甚至称他为“医术中杰士”。
, 百拇医药
王家有个儿子才一岁,其母随手拿一枚铁钉给他玩,误塞入口,吞到喉间出不来。其母倒提儿足,想倒出铁钉。小儿反而鼻孔喷血,情况非常危急。小儿的父亲号呼求救。张景岳一看,先叫其母将小儿抱正,只听小儿哇哇大哭,便断定铁钉已入肠胃。小儿父母更惊,逼索方药不止。张景岳检视《神农本草经》,见有“铁畏朴硝”一句,便想了一个办法治疗。他用活磁石一钱,朴硝二钱,并研为末,然后用熟猪油、蜜糖调好,让小儿服下。不多时,小儿解下一物,大如芋子,润滑无棱,药护其外,拨开一看,铁钉就在里边——那是钉鞋用的蘑菇钉。小儿父母非常感激,询问是怎么一回事?张景岳解释道:“我用的是芒硝、磁石、猪油、蜜糖。这四样东西,互有联系,缺一不可。芒硝如没有吸铁的磁石就不能附在铁钉上,磁石如没有泻下的芒硝就不能逐出铁钉,这些东西如果不用猪油就不润滑,不用蜜糖小儿又不愿吞服。结果,四样东西同功合力,便裹护着铁钉出来,所以,吞入一格铁钉,出来就象一个芋子。”小儿父母听了,忙说:“有理!有理!”
张景岳由于钻研《内经》达数十年,打下了坚实的攻学理论基础,所以,他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又写出了《景岳全书》这一巨著。这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全面的综合性医学著作,充分体现了张景岳在继承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明创造。
, http://www.100md.com
此外,由于他从事医学研究,思想开放,敢于质疑,勇于革新,因此,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都有不少的创见。他初创了“温补学说”,提出“阴常不足,阳本无余”的著名论点。他认为人的生气以阳为主,难得而易失的为阳,既失而难复的也是为阳。他主张补益真阴元阳,攻邪必先扶正,反对轻率地使用寒凉药和攻伐方药,而以温补为宗。他治疗虚病,也多以补肾为主,极力推崇薛立斋常用的八味丸即肾气丸。《金匮要略》方。由干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牡丹皮、桂枝、炮附子等炼成蜜丸补火,六味丸补水的办法,认为能独得其妙,并在以上方剂的基础上,化裁出左归丸。由熟地、山药、山茱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炼成蜜丸和左归饮、右归饮等名方,以作治疗命门(肾)元阴和无阳衰微的主方。
张景岳活了七十八岁。在临终那一天,他自题其像,召集三个孩子进行教诲,然后带着微笑而去世。他的弟子对人的去世感慨很多。
总之,他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为我们现在研究医学留下了宝贵的财富,称其为“医术中杰士”是当之无愧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