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针灸治疗 > 针灸知识
编号:152486
刮骨疗毒为何不痛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2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三国演义》中生动地描述了一个非麻醉下开刀的故事:关羽率兵攻打樊城,胳臂中了曹兵的毒箭,青肿不能动。

    部下请来名医华佗,华佗看后认为要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然后敷药,再用线缝往伤口,否则胳膊难保。

    关公笑曰:“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于是饮酒数杯,然后一面与马良弈棋,一面伸臂让华佗治疗。

    华佗割开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关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细察这一过程:首先,关羽闻箭毒已直透入骨,需要刮除,并没有因此而恐惧,并以大无畏的精神来藐视疼痛,继而又以坚强的意志忍着疼痛,接受开刀刮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疼痛的阈值,使小痛不痛,剧痛减弱而可以忍耐。同时,关羽还有意无意地运用了心理防御机制上的转移法。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去医院打针,护士边打边与你交谈,于是什么时候把针扎进去的你都不知道;又在你皮肤上挠挠划划,药推完拔了针你也不知道,这就是无痛注射法,它靠着操作者的熟练手法和转移病人注意力而取效。

    推而广之,一个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一切痛苦都可通过 此法加以转移。比如,当某事缠绕心际难以摆脱,不良情绪不能排遣时,可借其它活动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使精神松弛;走夜路心惊胆战,唱个歌,哼支曲,可以 壮胆,消除恐惧;亲人亡故,心情悲痛,外出旅游散心,情绪可以得到调整。这些都是心理防御的转移法。

    关羽.与马良下棋、饮酒、谈笑,便是转移法的具体应用,当然,酒精在血液中达以一定的浓度时,对神经系统也能起一些镇静麻醉的作用。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就为刮骨疗毒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可见,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忽视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的巨大作用。,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