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
中医儿科学的起源,据我国古代文献记载,远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已有小儿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内经》中也有关于小儿体质、生理特点、疾病诊断等记载。如《灵枢·逆顺肥瘦》指出:“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素问·奇病论》提出:“人生而病巅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巅疾也。”《汉书·艺文志》载有妇人婴儿方19卷。此外长沙出土的西汉墓《五十二病方》帛书中有“婴儿病痛”、“婴儿瘛”的记载。这些文字的记载都反映了中古时期医家已认识到多种小儿疾病,孕育着中医儿科学的萌芽。
从秦到两汉时期,儿科虽未形成专业,但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曾以“下气汤”治婴儿“气鬲病”,又有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2岁小儿“下利病”。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对儿科学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继东汉之后,小儿医学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又有所进展。《隋书·经籍志》所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立出儿科、产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有关小儿医学的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和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 百拇医药
至唐代,政府设立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设少小科,学制为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相传第一部儿科著作《颅囟经》也在此时流传,书中首创“纯阳”理论,并对小儿脉法及惊、痫、疳、痢、丹毒等病的证治方药论述较详。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介绍小儿疾病多至6卷,共255候,对小儿疾病的病源认识和证候的描述都很详细,对儿科学系统理论的形成有很大启迪。
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本着“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观点,重视小儿优生,指出先天十月怀胎的胎养,是保证下一代健康聪慧的重要条件,生后须注意小儿优育,指出婴幼儿护养至关重要。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孺方”2卷,并将疾病分为9门,是最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后世认为儿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唐代,“少小婴孺方”是至为重要的史料。
两宋年代,中医儿科专业得到巩固与发展,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科,其中设小方脉。已产生专业儿科医家和专科著作,理论体系及临床疾病的防治也日趋成熟。钱乙是北宋年间的儿科名医,专业儿科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他善于将中医理论与儿科临床实际相结合,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造与发明。其学生阎孝忠整理的《小儿药证直诀》,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记载了他丰富的临床经验。该书在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影响下,首创五脏辨证,提出治法方药,区分五脏的寒热虚实证候,创制泻白散、导赤散、地黄丸等五脏补泻方剂。钱乙在实践中根据儿科特点总结出面部望诊的经验,如“目内证”、“面上证”等,现仍为儿科诊断的重要方法。并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的认识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区别了麻疹、天花、水痘等出疹性疾病。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指出痫的特征为"口作五畜声"。惊风有急惊与慢惊之分,提出急惊用凉泻,慢惊用温补的治疗大法。钱乙还重视小儿脾胃病的调理,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在方药的应用上,以丸散膏丹剂型为主,方便小儿服用,还善用张仲景的麻黄汤、白虎汤等,其创制的异功散、七味白术散、六味地黄丸等著名方剂,不但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其他学科也广为采撷。钱乙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儿科医家所尊崇,并对整个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待续), 百拇医药
从秦到两汉时期,儿科虽未形成专业,但对小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已有医案记载,如西汉名医淳于意曾以“下气汤”治婴儿“气鬲病”,又有东汉名医华佗曾以“四物女宛丸”治2岁小儿“下利病”。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医学上的成就对儿科学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继东汉之后,小儿医学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又有所进展。《隋书·经籍志》所载南北朝医药书中专门立出儿科、产科、妇女科等医事分科,同时也出现了有关小儿医学的专著,如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2卷,徐叔和的《疗少小百病杂方》37卷等。
, 百拇医药
至唐代,政府设立太医署,由“医博士”教授医学,其中设少小科,学制为5年,促进了儿科专业的发展。相传第一部儿科著作《颅囟经》也在此时流传,书中首创“纯阳”理论,并对小儿脉法及惊、痫、疳、痢、丹毒等病的证治方药论述较详。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一书介绍小儿疾病多至6卷,共255候,对小儿疾病的病源认识和证候的描述都很详细,对儿科学系统理论的形成有很大启迪。
唐代杰出医学家孙思邈,本着“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的观点,重视小儿优生,指出先天十月怀胎的胎养,是保证下一代健康聪慧的重要条件,生后须注意小儿优育,指出婴幼儿护养至关重要。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首列“少小婴孺方”2卷,并将疾病分为9门,是最早记载儿科理法方药的专篇,总结了唐代以前的儿科诊疗经验。后世认为儿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源于唐代,“少小婴孺方”是至为重要的史料。
两宋年代,中医儿科专业得到巩固与发展,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9科,其中设小方脉。已产生专业儿科医家和专科著作,理论体系及临床疾病的防治也日趋成熟。钱乙是北宋年间的儿科名医,专业儿科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他善于将中医理论与儿科临床实际相结合,在前人基础上有所创造与发明。其学生阎孝忠整理的《小儿药证直诀》,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记载了他丰富的临床经验。该书在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的影响下,首创五脏辨证,提出治法方药,区分五脏的寒热虚实证候,创制泻白散、导赤散、地黄丸等五脏补泻方剂。钱乙在实践中根据儿科特点总结出面部望诊的经验,如“目内证”、“面上证”等,现仍为儿科诊断的重要方法。并将小儿体质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对儿科四大证(痧、痘、惊、疳)的认识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区别了麻疹、天花、水痘等出疹性疾病。对惊风和癫痫作出明确鉴别,指出痫的特征为"口作五畜声"。惊风有急惊与慢惊之分,提出急惊用凉泻,慢惊用温补的治疗大法。钱乙还重视小儿脾胃病的调理,提出“疳皆脾胃病”的著名论点。在方药的应用上,以丸散膏丹剂型为主,方便小儿服用,还善用张仲景的麻黄汤、白虎汤等,其创制的异功散、七味白术散、六味地黄丸等著名方剂,不但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其他学科也广为采撷。钱乙的学术思想为后世儿科医家所尊崇,并对整个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后世称其为“儿科之圣”。(待续),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中成药 > 儿科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