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气管、支气管疾病 > 上呼吸道感染 > 普通感冒 > 常识
编号:152526
感冒(一)[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22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小儿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肺系疾病,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咳嗽为特征。发病率高,四时皆有,而以冬春两季为多,发病年龄以婴幼儿最高。本病有轻重不同,轻者称为伤风;重者称为重伤风或时行感冒,有流行趋势。感冒症状较轻,预后良好,病程中可出现挟惊、挟滞、挟痰的兼证。其禀赋不足、体质娇弱的小儿,容易反复感冒,甚至引起心悸、怔仲等病证。 杨仁斋在《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中描写本病的临床证候:"感冒风邪,发热头痛,咳嗽声重,涕唾稠粘"。《幼科释迷·感冒》解释感冒为:"感者触也,冒其罩乎",是指感受外邪,触罩肌表全身,概括了病名及其含义。

    本病西医学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反复发作者称为金复呼吸道感染,有流行趋势者称为流行性感冒。

    [病因病机]

    感冒病因,系由感受外邪,侵袭于肌表所致。在气候突变,寒温失常,坐卧当风,沐浴受惊,调摄不当时容易诱发本病。
, http://www.100md.com
    外邪之中,冬春以风寒、风热为主,夏季多为暑湿。邪从口鼻肌表入侵,病位在肺。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开窍于鼻,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肌表受邪,膜理开合失司,而致畏寒发热;鼻咽受病,气道不畅,故鼻塞流涕,咽红,咳嗽。暑邪感冒,多有高热无汗,胸闷泛恶。暑为阳邪,必兼挟湿,暑在肌表,其证高热为主,挟湿内阻脾胃,见胸闷,泛恶。时行感冒,邪毒较重,侵入肌表,兼犯经络,其证发热,恶寒,头身皆痛,甚则化热入里,产生变证。

    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筋脉未盛,肝常有余,若高热炽盛,热灼筋脉,兼有惊叫,惊惕,抽风惊濒的挟惊证候;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乳食停积,留滞中焦,兼有腹胀,吐泻等挟滞证候;若外邪未彻,肺络失宣,易使津液停留,酿液为痰,痰阻肺络,兼有咳嗽,痰多等挟痰证候。

    此外,禀赋不足、体质娇弱的小儿,感冒会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寒热往来,鼻流清涕,自汗盗汗,此乃肺脾俱虚,卫外不固,因虚受邪,邪少虚多,称为虚证感冒。
, 百拇医药
    [诊断]

    1.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咽红为主要症状,多兼咳嗽。如有兼证,可伴呕吐,腹泻,腹胀,或高热惊厥,咳嗽,痰吼。

    2.四时均有,多见于冬春,常因气候骤变,寒热失调而发病!

    3.全身症农较重,呈流行趋势者为流行性感冒。

    4.每月反复感冒2次以上者,多见于虚证感冒。

    5.外周血象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单核细胞增加。

    6.对呼吸道分泌物作直接荧光抗体检查,可快速诊断。病毒分离阳性。

    [鉴别诊断]
, 百拇医药
    1.肺炎喘嗽 初起可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梯,咽红,咳嗽等类似感冒的证侯,发热较高,伴气急痰喘,鼻翼煽动。两肺听诊可闻细湿啰音,胸透见斑片状阴影。

    2.麻疹、水痘、奶麻 初起有发热,咳嗽等症,麻疹眼泪汪汪,口颊粘膜充血,有柯氏斑;水痘皮肤有斑疹、丘疹、疤疹;奶麻则发热2-3天,热迟疹出而愈。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风寒、风热 凡咽红,喉蛾肿大,舌红,苔白而干,多为风热证候。虽见恶寒,鼻塞,流清涕,也为寒包热郁或寒热挟杂的证候;若咽不红,流清涕,舌淡红,苔薄白为风寒证候。

    2.辨暑热、暑湿 暑邪感冒,暑热偏盛者,发热较高,无汗或少汗,口渴烦躁引饮;暑湿较盛者,胸闷泛恶,体倦神萎,身热不甚,小便混浊,食少,舌苔腻。

    3.辩虚实 风寒证、风热证感冒均为实证;若反复感冒,每月至少2次以上,平时体质较差,容易出汗,畏寒,则为虚证。, 百拇医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