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本草纲目药草 > 总论
编号:156296
从《本草纲目》探讨中医成才的内在因素
http://www.100md.com 《中国中医药报》 第1730期
     当我们重温李时珍的《李草纲目》,赞叹其博学鸿才之时,常思考其成才之道,从李时珍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热爱专业锲而不舍

    李时珍出生于世代行医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民间医生,其父李言闻更是当地一个名医,著有《人参传》、《蕲艾传》等书。李时珍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小爱好中医药学,喜读各种医药书籍,有时还随父兄外出治病或采集中草药,学到了不少医药知识。其“幼多羸疾”,且科举失利,遂立志医学,为民解除疾苦。思贵专一,学贵有恒,李时珍专于医学,目标明确,意志坚定,“长耽典籍,若啖蔗饴”,“渔猎群书,搜罗百氏”,苦心钻研,终于写成了《本草纲目》,这种求索精神堪称国内外科学史上的典范。

    二、最佳时期刻苦自砺

    一些调查资料表明,科学家创造力的最佳年龄大多在27~45岁之间,中医成才的最佳年龄在什么时候呢?笔者初查了宋、元、明、清百余个有据可查的医家,发现30~60岁是多数医家最成熟的时期,这时取得的成果也比较多。如李濂27岁写《医史》,唐容川33岁著《血证论》,吴鞠通40岁撰《温病条辨》,陈自明47岁编《妇人大全良方》。《本草纲目》成书时,李时珍虽已年近花甲,但实际上他30岁时就开始编写,至60岁时已三易其稿。李氏一生所以卓有成效,和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优势不无关系,因此中青年人应该珍惜自己创造发明的黄金时期,刻苦磨砺攻关夺隘的本领。
, 百拇医药
    李时珍“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隐幽”。为著《本草纲目》他除了撷取历代四十种本草专书的精华之外,还参阅了古今医药书目360多种,并能取长补短。例如关于远志的特征,历来记载不同,《本草经集注》说远志叶小,而《开宝本草》则说远志叶大。李时珍通过实地调查观察,发现“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宏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集了诸家之长,补了各说不足,可称善学前人,又超越前人。

    人类的知识在积累中增长,在承传中创新。李氏除了精研医药书籍之外,还细读了经、史、子、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内容,为著《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有成就的科学家,其知识结构均能和当时社会的文化发展相适应,既要有医药知识,又要对经史文哲等学科有较深的造诣,其它诸如天文、地学、气象、农学、数学等自然科学也应有所涉猎。总之,只有取百家之长,才能走创新之路。

    三、医药结合注重实践
, http://www.100md.com
    综观古今医药大家,不仅精通医理,而且熟谙药理。张洁古精研药性,李东垣受业于张洁古门下,“尽得其学,益加阐发,人称神医”。李时珍汲取了前人医药结合的经验,对本草学细加研究,认识到只有谙熟药理,用药才能切中病情。

    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丰富的医疗实践是历代医家的成功之本,因此研究中医药就不能离开医疗实践和科学实验。李氏不仅“考古证今,奋发编摩”,更勤于实践,实地考察。李氏还极力反对“臆度疑似,殊无实见”的不良学风,对每样药物的产地、别名、伪劣鉴别、炮制要点都详加叙述,对许多药物的功用主治,进行了实践验证。如《神农本草经》谓生姜:“久服去实气,通神明”,唐宋以来均以此为准,惟陶宏景、孙思邈持异议,李氏就亲自服姜试验,果然也得了眼疾。因此,他主张生姜不能长服,若“食姜久,积热患目”。理论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以证实,人的创造性活动才能有新的发展。

    四、扬长避短求实创新
, 百拇医药
    李氏在科举路上屡遭挫折,但在中医药上却成就裴然,这就是扬长克短。李时珍25岁时进入太医院,虽然诊疗实践的机会少了,但他有条件研读了大量平时难于查找的书籍,拓宽了知识面。可见,只要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挖掘各种有利因素,奋力进取,就会有所建树。

    科学的生命在于创新,中医药的发展也在于创新。李氏厘正了旧本草的许多谬误,如南星、虎掌本是一物,而《开宝本草》却误分为二;泽漆、大戟原是二物,不少本草却合而为一。李氏还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药物的新功能、新特点,如曼陀罗花用于麻醉,半边莲治蛇咬,土茯苓疗梅毒,延胡治心痛,银花可退热等,均颇具创见。他敢于探索变革、开拓进取,既继承了古代的医药和文化遗产,又荟萃了当时新发现、新理论,还参考采纳了《通鉴纲目》的编写方法,“采其精粹,正其谬误”,经过27年艰苦努力,终于著成了闻名国内外的药物学巨作——《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纠正了“旧本玉石水土混同,褚虫鳞介不别”等情况,采用了新的科学分类方法。特别是他按自然生态习性,把草分为山草、湿草、水草、石草四类,把一些茎中含有白色乳汁的大戟科植物,如大戟、甘遂、泽漆等归纳在一起论述,这种归类方法,确是相当先进的,国外要到1753年才开始运用这种植物分类方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时珍能做到这些,确是难能可贵。

    《本草纲目》新增药物374种,书中还保存了许多早已失传的医药及文物资料,如《人参传》、《何首乌传》、《字说》等珍贵书籍,在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贡献。李时珍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为中国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草纲目》刊行不久,即被译成英、法、德、俄、日等10多种外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李时珍不仅为我们创造了极其宝贵的医药财富,而且也为研究中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医药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尽快地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中医药人才是当务之急,我们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中医药的辉煌做出贡献。, 百拇医药(黄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