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理论书籍 > 中医药基础 > 中药基础知识 > 概述
编号:156352
中药简史
http://www.100md.com 《中药基础知识》
     一、中药的起源

    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与生产活动中,无意识地发现某些动植物对人体会引起某种药效反应或中毒现象,从而使人们懂得在寻觅食物时有所辨别和选择。为了同疾病作斗争,上述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启发人们有意识地试验、观察、口尝身受,实际体验,逐渐创造并积累一些用药知识,并经不断总结和交流,逐步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

    二、中药学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感性认识阶段,最初的简朴药物知识由口耳相传发展为文字记载。这一时期未见中药学方面的专著。

    (二)秦汉时期

    理性认识的初期阶段。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出现。该书成书于东汉末年(公元二世纪),共三卷,载药365种,总结了汉以前药学知识和经验,初步建立了中药学基本理论,是我国最早的珍贵药学文献。
, http://www.100md.com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本草经集注》及《炮炙论》出现,标志着综合本草模式的初步确立及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本草经集注》作者梁·陶弘景。该书成书于公元500年左右,全书七卷,载药730种,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对魏晋以来300余年间药学的发展作了总结。《炮炙论》作者雷斅,开创新分支学科炮炙学。

    (四)隋唐时期

    是医药学有较大发展的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1)首次依靠国家和行政力量对本草学进行整理,从而产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作者是李责力、苏敬等22人,成书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载药844种,首创图文并茂形式;

    (2)陈藏器的《本草拾遗》把各种药物功用概括为十类,从而提出著名的"十剂",首创按临床功效分类的方法;
, 百拇医药
    (3)中药学新分支学科《食疗本草》产生;

    (4)外来药及地区药专著《海药本草》产生;

    (5)开始使用动物组织、器官及激素制剂。

    (五)宋代

    (1)雕板印刷的应用,促进了以国家规模对大量本草著作的修订刊行;

    (2)1080年首设国家药局"熟药所",并由医官编纂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制定了制剂规范;

    (3)总结了"十八反""十九畏"等配伍禁忌。

    (六)金元时期

    (1)张元素、李东垣等著名医家注重对常用药物奏效原理的探讨,建立了一整套法象药理理论;
, http://www.100md.com
    (2)元代王好古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性理论,写了《汤药本草》。

    (七)明代

    (1)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以毕生精力编成《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的医学成就,载药达1892种,附方11000多个。改绘药图,订正错误,新增药374种,并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分十六纲、六十类,是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此书是我国科技史上极其辉煌的硕果。由于综合了十六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的范围,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

    (2)专题本草较大的发展;

    (3)人工载培药物技术达到很高水平;

    (4)药物有效成分制取法萌芽(乌头制取乌头碱);
, 百拇医药
    (5)《神农本草经》辑复。

    (八)清代

    (1)1765年,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刊行,载药921

    种,其中新增药716种,大大丰富了我国药学宝库;

    (2)研究本草之风盛行,大批草药专著出现。

    (九)民国时期

    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间,中药学的发展受到阻碍,解放前甚至濒于被人为消灭的境地。但在志士仁人努力下,本草学在继承和发扬方面仍有新的发展。如中医学校建立,涌现一批适应教学和临床应用需要的中药学讲义;药学辞典类大型工具书出现;本草学的现代研究开始起步等。

    (十)当代本草的成就
, http://www.100md.com
    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扬,中医药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1)积极进行中医药文献的整理刊行;

    (2)中药新著数量多,门类齐全,从各个角度将本草学提高到崭新的水平;

    (3)政府多次组织各方面人员对中药资源进行大规模调查,编写了全国性的中药志、药用植物志、药用动物志及地方性中药志一批,使目前中药总数达到了8000种左右;

    (4)随着中医院校的建立,中药教育形成了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不同层次培养的完整系统。为适应中药教育的需要,各种中药教材也多次编写修订,质量不断提高;

    (5)中药的现代研究,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6)促进了中药鉴定、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等分支学科的发展;

    (7)1997年江苏新医学院编的《中药大辞典》出版,载药5767种,不仅选载了历代本草书籍中的大量资料,而且对现代中草药研究成果作了有选择的收录。这是我国目前最大的中药学工具书之一。

    (十一)展望未来

    古老的中医药与现代先进的科技相结合,使中医药在基础理论,中成药的剂型,和中医药治疗当今疑难疾病等方面将有重大突破。通过热爱中医药的科学家、学者和大众的共同努力,可望使中药的发展有更大的进步,研制出更多由中药精制提取的"量小,高效,安全,可控"的中成药剂型,力争攻克癌症、艾滋病等当今的疑难恶症,使中医药崛起,扬威于世界。,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