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58460
我国将扩大基因领域的国际科研合作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6日 新华社
     我国人类基因研究的“一小步”正在融入国际基因科研合作的一大步。出席今天开幕的2002年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说,我国人类基因研究已经告别举步维艰的起步阶段,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以提升我国基因研究水平。

    陈竺说,在此次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上,一系列中外联合进行的基因研究计划相继公布:由日、德、美、中等国科学家共同合作开展的黑猩猩基因研究已经启动,并有望在下月完成第22号染色体的测序;中法合建的生命科学和基因组研究中心昨天在上海宣告成立,双方建立联合学术和评估委员会,成为两国在中国最大的科研合作项目。在本届大会上,由中日学者共同倡导发起的探讨建立“亚洲人种基因SNP数据库”的研讨会也将吸引众多亚洲基因学者参加。其它合作项目也将陆续进行。

    “无论是从人类基因的测序、图谱绘制,到目前开展的功能基因、SNP目录解析工作,各国科学家的联合攻关都是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大因素。”陈竺指出,开展国际合作对我国基因科研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他说:“国际基因研究是一项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差距、填补科研鸿沟的计划。”
, 百拇医药
    陈竺介绍说,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参与了不少国际基因合作研究项目,包括承担绘制1%的人类基因组图谱,和其它10个国家、地区共同参与从1998年启动的国际水稻基因组测序计划。2001年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还与美国环境与职业健康研究所联合举办了国际环境基因组学和药物遗传学大会。

    但是,我国在国际基因科研合作中也设立了“禁区”。陈竺指出:我国提倡平等互利的合作,反对资源掠夺;在基因的收集方面强调遵守“知情同意原则”,不允许外国机构用金钱购买基因;基因商品化之后,各国应遵循“权益共享原则”,必须以公益性回馈的方式返回一定的收益给基因提供方。

    陈竺说,我国完成人类基因图谱1%测序工作后,将所有数据向全世界开放,正体现了无偿、公开的原则,我国基因学者对某些公司垄断基因资源的企图表示反对。

    前来参加此次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的基因学者表示,中国拥有独特的基因富矿,整体遗传资源占全球的10%左右,并拥有许多相对隔离的人群和大家系,这对寻找疾病相关基因具有重要意义。他们认为,中国政府1998年制定的“有关人类遗传资源的管理办法”并非某些外国媒体解读的“关门政策”,而是鼓励健康、互利的合作,将基因研究领域的合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 百拇医药
    背景: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和国际人类基因组织

    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是由国际人类基因组组织主办的一年一度的全球性学术大会,各国科学家聚集一堂,就人类基因研究进行广泛的交流,并探讨国际合作。

    国际人类基因组大会至今已举办了7届。前6届会议分别在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英国等国举行。今年选择在我国召开,也是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标志着我国在人类基因科研领域地位的提高。

    国际人类基因组织成立于1989年,旨在促进和协调全球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工作,制定统一标准,促进交流与合作,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学术组织,其成员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1996年开始至今,每年举办一次全球性的人类基因组大会,成为这个领域最盛大的研究会议,每年都有近千人参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