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外科 > 心血管外科
编号:159062
慎重选择术式提高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21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低位腹主动脉、髂动脉闭塞是血管外科常见病,病因多数为动脉粥样硬化。对于无介入治疗指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手术治疗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其常规术式是腹主动脉-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主—髂(股)转流术],优点是:符合正常解剖途径及血液动力学,远期通畅率高。但对于高龄患者,特别是全身状况较差,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肾病等慢性疾病的病人,该手术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风险高,术后恢复慢,患者往往难以承受手术的打击,手术死亡率较高。对于此类患者,我们认为可考虑解剖外途径手术,优点是简单易行、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风险低、术后恢复快,可明显减低手术死亡率。

    我科近17年来共收治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闭塞及(或)髂动脉闭塞267例病人,其中男216例,女51例;年龄23~87岁,平均62.8岁。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者262例、大动脉炎者5例。267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主-髂(股)转流术145例,髂-股转流术40例,股-股转流术45例,腋-股转流术37例。转流血管均采用进口PTFE人工血管。本组手术有效率为96.51%。手术死亡率为3.5%(9例),死亡时间在术后0~7天。此9例死亡患者均系早年在我科施行手术者,年龄在67~87岁,其中75岁以上者7例;均伴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塞、肺气肿等,或伴有较大面积的下肢缺血坏死。手术方式均为主-髂(股)转流或髂-股转流术。死亡原因分别为: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急性心肌梗塞2例,急性脑出血1例,呼吸功能衰竭1例,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近年来,我们除了加强对此类病人的围手术期管理、积极治疗各种伴随疾病外,重新审视此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了简单易行、致生理紊乱较小的股-股转流或腋-股转流术,取得了此类患者手术死亡率降为0的满意效果。
, http://www.100md.com
    178/258例(69%)的生存病人得到完整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17年,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9个月。有146例患者的转流人工血管通畅良好,通畅率为82%。另32例(18%)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11年(平均3年5个月)内转流人工血管闭塞,其中主-髂(股)转流者3例,髂-股转流者1例,股-股转流者15例,腋-股转流者13例。可明确的闭塞原因有:过早停用抗凝、祛聚药物;转流人工血管局部受压;自身血管病变进一步加重;高温季节腹泻、呕吐等原因引起脱水、血液浓缩等。从随访结果看,主-髂(股)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较高,而腋-股、股-股转流的通畅率相对较低,可能与后者术式为解剖外途径,原本患肢动脉流出道差,转流人工血管过长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尽量避免发生上述可能导致闭塞的因素。 选择术式的原则是:对于腹主动脉闭塞或(和)双髂动脉闭塞的患者,我们有两套备选方案:a主-双髂(股)转流术;b腋-双股转流术。对于单侧髂动脉闭塞的患者我们也备两套方案:a主-单髂(股)转流术或髂-股流术;b股-股转流术。不难看出,a套方案均需进腹或腹膜外切口,较复杂,手术时间长,对患者打击较大,风险相对较高,易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长。而b套方案无需进腹,较简单,手术时间短,对患者打击较小,风险相对较低,不易出现并发症,术后恢复时间短。
, 百拇医药
    关于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经验,我们认为下列所述可作为选择手术术式的基本依据:(1)患者年龄大于75岁;(2)主髂动脉有严重钙化;(3)既往有反复心绞痛发作史或有心肌梗塞病史;(4)既往有脑梗塞或脑出血病史;(5)伴有不易控制的高血压、糖尿病;(6)伴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肺功能障碍者;(7)伴有肝肾功能障碍;(8)伴有恶性肿瘤或其它严重疾病;(9)体形过度肥胖,特别是腹部过度肥胖;(10)远端流出道差,伴有大面积的肢体缺血坏死;(11)伴有精神障碍,不能配合治疗者。凡具备上述任何一条的患者均不应选择a套手术方案,以b套方案为佳,可增加手术安全性,降低死亡率。反之则应尽量选择a套方案,以增加转流人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

    总之,主髂动脉闭塞症有可能引起下肢重度缺血,特别是高龄、伴有严重其他重要脏器疾患者,甚至可危及生命。人工血管转流术目前仍然是治疗该病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能否选择正确手术方式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 http://www.100md.com(吴庆华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