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国内信息
编号:159471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数量增高者预后较差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2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本报讯 (驻地记者 伍贤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类风湿专科高洁生教授等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一项研究发现,血小板数量增高的RA患者病情严重、治疗效果明显较差。

    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血小板不仅具有凝血和止血功能,而且还参与炎症和免疫反应。活化的血小板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与风湿病的发病密切相关。为探讨血小板数量与RA病程、疾病活动程度及预后判断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对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RA分类标准诊断的45例血小板数量增高(初诊时血小板数量> 300×10

    9/L)的RA患者(增高组)和79例血小板数量正常(初诊时血小板数量≥ 100×109/L至≤ 300×10

    9/L)的RA患者(对照组)的血小板、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Stoke指数、手腕X线照片分期和疗效等14项指标进行了检测及比较分析。所有受试者均排除冠心病、糖尿病、血栓栓塞性疾病、有慢性或严重其它疾病患者、4周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者或正在服用影响血小板药物(如地高辛、甲基多巴、阿司匹林等)的患者。

    结果显示,增高组与对照组之间外周血白细胞数和RF阳性病例数均无显著差异。增高组的CRP、血沉、RF、关节胀痛指数、关节压痛指数、Stoke指数、休息痛评分、发热症状发生率、关节外表现率和晨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 0.001~0.05);增高组的血红蛋白和握力又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在血小板增高组中,血小板数量≥ 450×10

    9/L的RA患者(14例)与血小板数量> 300×10 9/L 至< 450×10

    9/L 的RA患者(31例)比较,前者的发热症状发生率、CRP、血沉和Stoke指数均显著高于后者 (均P< 0.01~0.05)。

    经6个月相同治疗后,血小板增高组RA患者症状完全缓解、显效和有效者合计为76.5%,而血小板正常的RA患者为91.7%,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全部受试的RA患者血小板数量与血红蛋白(r=-0.272, P< 0.01)和握力(r=-0.334, P< 0.001)呈显著负相关,与晨僵、休息痛、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RF、CRP、血沉和Stoke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210~0.546,均P< 0.001~0.01)。

    研究者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小板数量增高,提示病情严重、预后较差,血小板数量与RA病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RA活动性、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简便有效指标。,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