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p患者发生壶腹周围腺癌与基因突变有关
本报讯 瑞典Björk等报告,基因检测可预示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患者的十二指肠腺瘤病结局,并为疾病的监测和治疗提供指导。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直结肠癌的癌前病变,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5q21。预防性结肠切除术和直肠结肠切除术可显著降低直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仍可发生十二指肠癌和硬纤维瘤,并成为接受正规治疗FAP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壶腹周围腺癌已成为FAP人群越来越重要的临床问题。已有研究表明,FAP基因(APC)的特定种系突变可预测该病的病程。
Björk等在瑞典FAP登记处找到265例FAP病人,其中79个FAP家族中的180例FAP患者于1982~1999年共行了537次内镜检查并记录在案。观察期从出生直至最后一次内镜检查或发现Ⅳ期十二指肠腺瘤、壶腹周围腺瘤或癌。并行组织病理学、分子遗传学、PCR和逆转录PCR及电泳分析。(Gastroenterology 2001, 121 ∶1127)
结果显示,134例(74%)患者发现十二指肠腺瘤。60岁和75岁累积十二指肠腺瘤罹患率分别为80%和98%,几乎100%,提示所有FAP病人最终都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腺瘤。14例(7.8%)患者发现Ⅳ期壶腹周围腺瘤,60岁累积罹患率为20%。十二指肠最常见的病变——无蒂腺瘤样息肉较少癌变,但壶腹周围腺瘤容易发生恶变,5例(2.8%)诊断为壶腹周围腺癌,60岁累积罹患率为10%。同时发现,Ⅳ期壶腹周围腺瘤容易癌变,故定期行内镜随访有一定好处。
基因分析发现了15种(88%)APC基因突变(共17种),其中12个位于外显子15的密码子1051下游。10个Ⅳ期壶腹周围腺瘤家族中,9个发现有种系突变,且每个家族的基因突变位置各不相同,主要位于APC基因的3个不同区域:外显子7和8中的密码子262和283的5′末端附近、外显子15中的密码子1061至1170区域以及密码子1533。发生大多数突变的APC蛋白质区域,包含3~15个氨基酸重复序列,它与多功能蛋白β-Catemn有关。APC基因链终止突变是严重壶腹周围病变的先决条件,而关于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APC基因相似区有突变的家族内和家族间不仅存在广泛的遗传异质性,还存在广泛的表型异质性。
研究者强调,Ⅳ期壶腹周围腺瘤极易癌变,因此必须重视。APC基因外显子15中的密码子1051的下游区似乎与严重十二指肠病变有关。
茅枫, 百拇医药
FA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直结肠癌的癌前病变,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5q21。预防性结肠切除术和直肠结肠切除术可显著降低直结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仍可发生十二指肠癌和硬纤维瘤,并成为接受正规治疗FAP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壶腹周围腺癌已成为FAP人群越来越重要的临床问题。已有研究表明,FAP基因(APC)的特定种系突变可预测该病的病程。
Björk等在瑞典FAP登记处找到265例FAP病人,其中79个FAP家族中的180例FAP患者于1982~1999年共行了537次内镜检查并记录在案。观察期从出生直至最后一次内镜检查或发现Ⅳ期十二指肠腺瘤、壶腹周围腺瘤或癌。并行组织病理学、分子遗传学、PCR和逆转录PCR及电泳分析。(Gastroenterology 2001, 121 ∶1127)
结果显示,134例(74%)患者发现十二指肠腺瘤。60岁和75岁累积十二指肠腺瘤罹患率分别为80%和98%,几乎100%,提示所有FAP病人最终都会发展成为十二指肠腺瘤。14例(7.8%)患者发现Ⅳ期壶腹周围腺瘤,60岁累积罹患率为20%。十二指肠最常见的病变——无蒂腺瘤样息肉较少癌变,但壶腹周围腺瘤容易发生恶变,5例(2.8%)诊断为壶腹周围腺癌,60岁累积罹患率为10%。同时发现,Ⅳ期壶腹周围腺瘤容易癌变,故定期行内镜随访有一定好处。
基因分析发现了15种(88%)APC基因突变(共17种),其中12个位于外显子15的密码子1051下游。10个Ⅳ期壶腹周围腺瘤家族中,9个发现有种系突变,且每个家族的基因突变位置各不相同,主要位于APC基因的3个不同区域:外显子7和8中的密码子262和283的5′末端附近、外显子15中的密码子1061至1170区域以及密码子1533。发生大多数突变的APC蛋白质区域,包含3~15个氨基酸重复序列,它与多功能蛋白β-Catemn有关。APC基因链终止突变是严重壶腹周围病变的先决条件,而关于基因型-表型的相关性研究表明,APC基因相似区有突变的家族内和家族间不仅存在广泛的遗传异质性,还存在广泛的表型异质性。
研究者强调,Ⅳ期壶腹周围腺瘤极易癌变,因此必须重视。APC基因外显子15中的密码子1051的下游区似乎与严重十二指肠病变有关。
茅枫,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