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可治老年人急迫性尿失禁
本报讯 (记者田晓青)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刘志顺、刘保延等用电针疗法在短期内可使老年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膀胱最大容量增加、抑制逼尿肌的无抑制性收缩,从而减轻尿频、尿急症状,缓解和治疗尿失禁。
刘志顺等采用前瞻性随机平行分组对照、评价者盲的方法进行了为期3年的临床研究。他们将80例(重度尿失禁69例、中度11例)患者随机分入电针针刺治疗组(40例)和药物配合膀胱训练组(40例,对照组),分别用电针针刺肾俞、次、会阳、三阴交的方法,以及国际公认的药物(普鲁苯辛或心痛定)配合膀胱训练方法进行治疗。采用国际公认的临床症状积分及尿流动力学评价方法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电针治疗中重度老年急迫性尿失禁的近、远期疗效。
结果显示,根据失禁程度量表评价,电针组近期治愈率35.0%、有效率45.0%、总有效率80.0%,而对照组分别为2.5%、35.0%和37.5%,二组比较差异显著(P< 0.001)。电针组远期(1年)总有效率为77.2%,而对照组为33.3%,两组差异显著(P< 0.05)。电针组在治疗第4天35%有效、60%治疗第7天起效、75%第15天有效,而对照组分别为2.5%、12.5%和25%(均为P< 0.001)。电针组平均治疗17.0次,23.0天;而对照组除3例外,疗程均为30天。
尿流动力学评价结果:电针组治愈13例,总有效率82.8%;对照组治愈3例,总有效率55.0%(P< 0.05)。进一步分析显示,电针组治疗后膀胱最大收缩压由(61.85±23.2)cmH2O降至(48.82±15.3)cmH2O(P< 0.05),13例逼尿肌不稳定者,治疗后有6例逼尿肌无抑制性收缩消失。对照组没有这样的变化。对两组膀胱顺应性低下患者尿流动力学指标分析表明,电针组治疗后膀胱充盈初始感觉阈由(90.21±43.6)ml升至(120.05±63.7)ml,有增加的趋势(P=0.066);膀胱最大容量由(150.17±87.6)ml增至(212.57±129.4)ml,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5)。这一结果表明,对膀胱顺应性低下患者,电针治疗可以提高膀胱充盈初始感觉阈,推迟初次尿意的出现时间,增加膀胱最大容量。对照组无类似的作用。
研究者称,上述穴位电针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近、远期疗效好,起效快,疗程短,与病程长短无关,操作方便,无副作用,是治疗老年急迫性尿失禁的理想方法。
编后 在去年12月召开的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振吉提出,“十五”期间,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科研设计要科学、严谨,要与国际接轨,要体现随机、双盲、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原则。即使针灸研究难以体现双盲,也应体现盲法。在采访中,我们高兴地看到,广安门医院的科研人员在遵循上述原则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中医药临床研究正逐步向“某方治某病疗效百分之多少”的简单模式告别。我们坚信,只有在临床试验和临床观察中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才能使中医临床疗效研究取得真正的突破。, 百拇医药